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Cu-5Al合金施加直流、交流和脉冲电场,发现Cu液中溶质Al的活度系数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其趋势不同程度地减小。为研究溶质Al活度减小的原因,对合金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淬火。淬火后的金相组织观察表明,电场作用下溶质在合金溶液中沿某一个方向聚集,这为揭示活度的本质及活度在电场下变化的原因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液态金属中存在短程有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有栅极场板的绝缘体上硅p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SOI-p LDMOS),提出了一种新型表面电场解析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场板边缘效应对电场分布的影响,验证结果显示新模型能更好地符合Medici数值仿真结果.此外,基于所建立的器件表面电场模型,研究了栅极场板长度(包括多晶硅场板和金属场板)及漂移区掺杂浓度对器件表面电场分布和击穿特性的影响,进而对SOI-p LDMOS进行了优化设计.流片测试表明,所建立的新型表面电场解析模型能够很好地指导器件参数设计,实现了器件耐压和导通电阻的最佳折中. 相似文献
3.
尚逸飞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19(2)
针对液氮冻结过程中存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采取在供液铜管上分段打孔及改变打孔方式和位置的方法,设计了四种供液管改进方案,并对这四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分别分析其冻结温度场的均匀性和冻土发展速度,同时将改进方案与传统供液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案优于传统方案;四种方案中尤以方案三的效果最好,其管壁温度分布最均匀,冻土发展均衡且发展速度较快,液氮消耗量较少.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决液氮冻结均匀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电容层析成像中场域的一种新剖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从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399-403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敏感场受多相流介质分布的影响,即软场特性为图像重建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重建图像质量,对敏感场分布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采用有限元法,通过对敏感场域采用两种不同剖分形式的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域剖分形式,对敏感场分布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说明利用不等间距的剖分或可以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尚逸飞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101-104
针对液氮冻结过程中存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采取在供液铜管上分段打孔及改变打孔方式和位置的方法,设计了四种供液管改进方案,并对这四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分别分析其冻结温度场的均匀性和冻土发展速度,同时将改进方案与传统供液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案优于传统方案;四种方案中尤以方案三的效果最好,其管壁温度分布最均匀,冻土发展均衡且发展速度较快,液氮消耗量较少。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决液氮冻结均匀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液态金属扩散系数是液态金属最重要物理参量之一,也是金属材料设计与工业生产应用的必要参数.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测量液态金属互扩散系数的技术——滑动剪切技术,该技术避免了传统长管测量技术中升温过程的影响,能够显著地提高测量互扩散系数的精度.利用该技术测量了1023 K时Al70Cu30-Al90Cu10扩散偶的扩散系数,发现扩散系数在所研究的成分范围内呈现出有规律的成分依赖趋势.该结果为理解扩散的微观机制和其结构依赖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载流子的注入对液晶盒中电压的影响,构建了光折变液晶系统中表面电荷调制的载流子注入模型。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液晶中的载流子向表面聚集,形成界面双电层。该双电层屏蔽了大部分的外加电场,使外加电压基本上都降落在界面双电层上。非均匀光照射时,在光亮区,来自于ITO电极的电荷将越过界面,产生载流子复合。而处于暗区的表面电荷密度基本保持不变,界面电荷层继续屏蔽外加电场,在液晶体内形成了与光强空间分布相对应的空间电荷场。基于以上模型,给出了界面附近的载流子和电场的动态演化过程,理论分析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阴极设计的精度,本文在考虑流场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气泡率、温度、压力以及流速等因素对电解加工的影响,建立了电解加工间隙的数学模型,完成了叶片叶盆电解加工的阴极设计,同时对加工间隙中电场强度的分布进行了仿真,并和根据单纯考虑电场作用的模型所设计的阴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时考虑流场和电场两因素时,间隙内的电场强度比单纯考虑电场因素时的电场强度大9%,其分布和叶片型面变化接近,说明考虑流场特性的阴极设计模型更能够真实的反映加工工件型面的变化,更加符合电解加工实际物理过程的本质,从而提高了阴极设计的精度,减少了阴极修正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理想二元混合液的特性阻抗卢义刚,仝杰,董彦武(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27岁,讲师)在功率超声中,往往需要寻找阻抗匹配材料.液体介质的特性阻抗是判断其能否作为耦合剂的主要依据.因此,如果能给出混合液的特性阻抗与各组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