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生命起源:传统观点被颠覆 在地球现存的45亿年中,前7亿年被称为冥古代,冥古代过后.或许它才摆脱了它的古希腊名字——冥狱(hell)。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9,(3):F0002-F0002
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栏目——一个专门收集由卫星及航天器拍摄的各类地球图片——”地球天文台”(Earth Observatory)评选出一组过去几年曾在该栏目发布过的优秀地球卫星图片(20幅)。并附有详细的说明在其栏目中公布。本刊选摘了其中的大部分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在银河系中,无论是相互间能进行质量转换的X射线双星还是聚集在分子云中的有机分子,到处存在着一些特性和起源都不很清楚的天体。其中,有一个令我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地球是如何在45亿(±5000万年)前形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除了其...  相似文献   

5.
1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有关现代进化论创始人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的专门议题,标志着庆祝达尔文两个重要的周年纪念的开始[达尔文于1809年的2月出生(诞辰200年),其阐述进化论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的全名是:论借助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出版(出版150年)。在达尔文有生之年,该书一共再版了6次——译者注。]这两个周年纪念在全世界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张志飞 《自然杂志》2006,28(5):0-I0003
2006年5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与英国剑桥大学S.Conway Morris教授等人合作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早寒武世的文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演化》。他们在地球动物界“仲春时代”发现的“春光虫”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原始的一类真后生动物(图1);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他们提出了关于动物界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假说(图2)。  相似文献   

7.
地球气候的历史,就是寒冷期(冰期)和温暖期(间冰朝)互相交替的历史。在1万年前的上一个冰期里,冰川覆盖了地表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星球最终逃过了被完全冻结的厄运?这对于气候学家来说是个谜.因为他们认为,在过去的2400万年里,气候的变化应该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降,使地球越来越冷,最后变成一个大“冰球”。  相似文献   

8.
蒋崧生 《自然杂志》2007,29(2):102-106
3He的来源至今被地球学家解释为在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即原始起源。但是这原始起源学说在解释有的地学问题已受到了挑战,例如:①有的金刚石中的反常高的3He/4He 比值;②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中脊的热液气孔喷出的热流的3He/4He比值具有近似恒定的峰状分布。作者最近对火山湖水中氚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火山口形成的土耳其Nemrut湖和德国Laacher湖底部同时注入有来自地幔的氚(3H)和3He。这二者都是核聚变(d-d反应)的产物。氚的半衰期为12.4年,地球形成时的氚早已不存在。地球深处由已知常规核反应生产的氚含量小于0.01TU (1TU相当3H/H=10-18),处于探测限以下。地球深处释放的氚表明其可能来源于核聚变。作者认为产生3H和3He的核聚变可能发生在地幔和地核的交界处的高温高压下富集氢的介质。由此推论:地球深处的3He并非一定是“原始起源”。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2,(6):5-5
2012年3月25日,电影《泰坦尼克》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伦乘坐深潜器抵达地球最低点——10843米深的“挑战者深渊”,成为单人成功挑战地球最低点的第一人(请参见本刊2012年第2期《再度挑战“挑战者深渊”》一文)。  相似文献   

10.
技术能拯救地球吗?(上)JesseH.Ausubel著王乃粒译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表明:即使是在污染加重的情况下,技术也能修复环境。技术已使我们能够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和改造地球。1909年Pear乘雪撬到达北极,而在1911年Amundsen又到达...  相似文献   

11.
仝号 《世界科学》2007,(5):15-16
2007年2月下旬,在1日金山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大会5个议题中的第一个,关注的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恒星、行星与地球在这种情况下,贝特(Bethe)首先计算了热核能源.值得注意的是,极大量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此后的10年左右内迅速完成的.使恒星模型建立在客观的和定量的基础上。建立恒星模型的一个重要副产品是焦弗雷(Geoffrey)和马伽若特·伯比车(M...  相似文献   

13.
傅承义 《科学通报》1965,10(9):778-778
引言地球有无起源的问题,按照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过还可举出具体的论据。天文观测表明,字宙间的星体并不都处于相同的生命阶段,有新生的,也有衰老的。地球本体上,也正在进行着许多不可逆的过程,例如潮汐的摩擦作用,岩石中放射性物质的蜕变生热等,在短期间看来,影响不大,但若倒推几十亿年,这些影响的积累,便足以说明某个时期以前的地球,不可能和现在的一样。永恒不变的地球是不可能的!因此,它的起源不是一个无可讨论的问题。地球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样,是一个时常引人深思,但现在尚未完  相似文献   

14.
“黑色烟雾”或许解答了蛋白质形成的可能过程,但核酸的来源却无法解释,科学家估计在地球形成蛋白质的同时,太空中其他星球已经出现了核酸的片断,并随着陨星陨落到了地球,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地球上产生了第一代可以繁殖的生命物质。为此,科学家需要了解能使不同生命要素——蛋白质、核酸(DNA、RNA)、糖等相互结合的外部环境条件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作用力促使它们相互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15.
观测地球     
观测地球RobertF.Servise著刘元希译1991年9月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发送了一个重7.5吨的叫做地表较高大气层研究卫星(UARS)的庞然大物,密切监视着地球上空已被耗损的臭氧层。月内传感器显示,使臭氧耗尽的化学物正在令整个北美、欧洲惊讶...  相似文献   

16.
地球是什么?诗人说她是颗蓝宝石;天文学家说她是一颗不大也不小的行星,围绕着一颗普通的恒星运转;一些环保主义者赞美她是人类的母亲;生物学家相信她是宇宙中生命的唯一家园。然而对地球最准确的科学定义。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马尔温·赫恩顿(Marvin Herndon)说。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与发展的新走向《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编委、副研究员张志强地球科学,不管是固体地球科学,还是流体地球科学,其根本任务是认识地球,研究地球和其它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探索其他天体对地球影响的基本规律,揭示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  相似文献   

18.
Newto.  P 刘学礼 《世界科学》2000,(3):37-37,36
现在,环境科学家与决策者应当达成共识,以取得一些成就,而不仅仅是达到期望中的目标。由此,一个基本框架就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产生了。 当论及地球环境变化时,科学家与决策者几乎没有实际的相互作用,原因是不难理解的,决策者热衷于作出种种决定,尤其是在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作出耗费不菲的决定。可是,由于地球系统的错综复杂和令人费解,科学家们常常只能就一系列可能性问题进行概述。 目睹这些能影响人类起源的温室气体的发散情况,有影响的科学建议所产生的后果涉及到很广的范围,其中包括可能发生的意外警告。《东京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球生命起源"同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 《自然杂志》2004,26(5):286-290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也是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现有主要学说及其引证材料和相关事实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提出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地球形成同源的假说,即"生命地球同源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试以生命起源研究或争论中的一些关键和核心问题--如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问题、时间问题、有机演化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等为焦点,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同源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并以此来解释生命起源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而就"同源说"提出的不同于现有生命起源学说的一些观点和论点进行综合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射了一枚空间飞行器——斯塔达斯特(Stardust),旨在收集、研究慧星的尘埃。“斯塔达斯特”飞行器的使命能够进一步扩大科学家对太阳系历史甚至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童星可能含有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原始物质;一些人还相信,远古时代降在地球上的管星尘埃在生命的起源方面“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童星是由大冰球和尘埃组成的,它以高达每秒9000)米、比射出的子弹快大约10倍的速度飞行,要想捕获快速飞行的童星尘埃却颇为棘手。那么,“斯塔达斯特”飞行器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