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与建设》2012,26(3):426-426
城市等级划分,最近有了新提法。日前,全球知名房地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将全国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1.5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3)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相似文献   

2.
《工程与建设》2012,26(5):686-686
城市等级划分,最近有了新提法。日前,全球知名房地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将全国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相似文献   

3.
研究城市中体育场地的空间分布对于改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体系自我优化和健 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长沙 市主城区体育场地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 明:(1)长沙市体育场地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且具有梯度等级效应,呈现出中心集聚、四周分散的 特征;(2)长沙市体育场地被划分为分属5个不同等级的17个集群,噪声点零散分布;(3)长沙市体 育场地空间异质性是不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小区核密度、人口密度及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较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长沙市体育场地优化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的重庆市植被覆盖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8年、2007年Landsat5 TM和2000年SPOT2影像,以Erdas和ArcGIS软件为主要工具,对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研究.首先提取重庆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再利用等密度模型将植被指数转化为植被覆盖度,并按照相关标准进一步划分植被覆盖等级结构;其次从面积和植被覆盖景观格局指数中的区域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方面进行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形势严峻;②在植被等级结构中,2级和5级一直呈现增长趋势,1、3、4级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低植被覆盖有向高植被覆盖等级转移的趋势;③在市区,由于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和旧城改造等原因,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5.
《工程与建设》2012,26(6):812
城市等级划分,最近有了新提法。日前,全球知名房地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将全国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1.5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3)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相似文献   

6.
在对江西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江西省城市体系的对策:(1)提高城市化水平,完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2)突出自身优势,构建合理、高效的职能结构体系;(3)调整空间结构,着力培育赣中北城市集聚区.  相似文献   

7.
刘薇  陈东升  杨振 《科技信息》2010,(18):385-386
本文在深入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定位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就城市GPS控制网的布网原则、等级划分、作业方法及成果整理要求进行了探讨。通过全面质量控制以确保城市GPS控制网测量成果符合现行测量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0年到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从人口、人均GDP、劳动生产率角度运用指标分级技术、空间聚类、空间统计学方法来对全国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对各等级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其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各等级城市与地理位置、区域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5年的统计数据,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全国各等级城市的布局与发展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冯彦 《黑河科技》1997,(1):21-22
元葱全苏国家标准:27166─861、外观:葱头成熟、健康、洁净、完整、未发芽、无损伤。表皮干燥,颈长2─5厘米。无线虫和螨虫污染。2、葱头尺寸:椭圆形葱头─—不小于3厘米。其他形状的葱头─—不小于4厘米。3、包装:箱、箱托盘、网袋、麻袋。4‘标记:每一包装都应有标签标明:1)品名、等级、采集日期;2)发货人;3)包装日期;4)到达站;5)合同号;5、品质证书:1)发货人;2)到达站;3)合同号;4)品名、等级;5)产地;6)安全卫生检验结果;(a)重金属:铅一0.5毫克/千克锦一0.03毫克/千克砷一一ru.2毫克/千克汞一(.…  相似文献   

10.
《工程与建设》2011,25(4):513-513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6日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是:香港(1)、上海(2)、北京(3)、深圳(4)、台北(5)、广州(6)、天津(7)、大连(8)、长沙(9)、杭州(10)。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地增长及其效益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为例,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现状,将重庆各城市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次区域中心城市3个等级;采用城市用地扩张系数指标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用地增长状况,并将各城市用地增长划分为快速增长型、增长型、稳定型、紧缩型、快速紧缩型等5种基本类型;采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城市新增用地效益指数指标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用地增长效益状况,并将各城市用地增长效益划分为高荷载负效益递增及递减型、低荷载负效益递增及递减型、低荷载正效益递增及递减型、高荷载正效益递增及递减型等8种基本类型;最后提出促进城市用地理性增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定位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就城市GPS控制网的布网原则、等级划分、作业方法及成果整理要求进行了探讨。通过全面质量控制以确保城市GPS控制网测量成果符合现行测量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交通事故等级划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采用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新增)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等级的划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要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仪表系统(SIS)进行SIL等级划分的现状;介绍了定性分析法SIL等级划分的方法和参考依据;提出了石油化工企业典型工艺单元或设备的SIL等级划分建议和进行SIL等级划分应采取的步骤或程序.  相似文献   

15.
藏猪起源和品种遗传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测定四川、云南两地藏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Tf,Pa,AmI,Cp)所得的结果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为依据,计算了标准遗传距离和遗传独特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保护等级的划分.结果表明:(1)四川藏猪和云南藏猪属同一品种,均起源于亚洲野猪;(2)利用品种遗传独特性划分保种等级,四川藏猪排在第五位,且仅用45.4%的品种,对最大基因频率的保护程度可达98.97%.  相似文献   

16.
介绍群落生境的概念及其在城市生态再生中的作用,讨论了城市群落生境构建的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城市中残留至今的乡土群落生境;(2)打破现代城市传统土地利用格局,构建城市生态基础;(3)努力构建城市群落生境网络;(4)积极采用生态园林绿化的新技术;(5)广泛动员和组织市民志愿参与.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区与河流水生态野外调查基础上,以辽河流域的清河、汎河两条典型一级支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了由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藻类香农多样性指数(DAA)、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生境指数、水文指数10个指标构成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清河与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区中,水生态健康等级1个(Ⅳ-5-4),亚健康等级6个(Ⅳ-5-1、Ⅳ-5-2、Ⅳ-5-3、Ⅳ-5-9、Ⅳ-5-10、Ⅳ-5-11),一般健康等级3个(Ⅳ-5-12、Ⅳ-5-13、Ⅳ-5-14),较差健康等级1个(Ⅳ-5-8)。清河与汎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状态从其上游河流源头至下游入辽河干流汇入口呈现逐渐恶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与流域人类活动强度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灰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珠三角物流经济中心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划分问题.通过合理划分物流区域,确定物流经济中心城市层次结构,根据城市的不同等级确立相应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实现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聚类分析方法在城市等级结构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划分是一个多指标的分类问题,采用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内15个城市进行了规模等级的划分,克服了以往单一指标分类的不足,得到了更科学、客观、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据1951~1994年的年降水量资料,用AR(p)模型预测全省17个代表站1995~2000年的年降水量,并用综合法得机相应的旱涝等级划分中的指出AR(p)模型作未来2~3年年降水量预报是可行的,效果较好,综合划分旱涝等级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