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多样化的状态,它又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据科学家估计,目前全球生物物种的数量大约在500万至3000万之间,至今只有140万物种为人类所认识,至于被人类利用的那就更少了。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上有12个国家属于高度生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物资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生物多样性系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多样性.众多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存与其它物种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其它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话,人类也将无法生存下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杨仁帆 《科技信息》2009,(2):267-26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使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8,(1)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几百万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概念: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也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人类提供食品、木材、药物、各种工业原料以及人们休息的环境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全球的生态平衡亦有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技》2014,(4):25-25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正因为有了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获得食物、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物种长期演化的产物,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从地球上生命诞生和物种形成以来,在38亿年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作为基因载体的物种通过基因突变和重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晨 《科技信息》2008,(21):49-49
目前,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与人类健康的联系正受到广泛的重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丰富的物种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能源,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药物资源,是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生态系统方面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 ,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的一个新科学概念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郭辉军研究员于 1995年创意地提出。生物多样性分为自然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 ;自然生物多样性在 30亿~ 40亿年前生命的出现就已存在 ,而农业生物多样性是随着人类在 30 0万年前出现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 ,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有 4个层次 ,即作物品种遗传多样性 (种内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包括半家化栽培、栽培种和受到管理的野生种 )、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  相似文献   

10.
人类才是破坏生态体系的源头,是生物入侵的源头,也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源头。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因为,到了世界只剩下人类的那一天,生物多样性丧失将不再是诸多消亡物种的黄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在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上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并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价值,且某些价值尚未被人类发现或利用。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从自然、人为因素和制度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建立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测度体系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容量、通量和质量,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测度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容量指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类型、物种数的绝对多度和相对多度.物种丰富度是衡量生物多样性容量的较好的指标.通量是指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在生态系统类型或物种组成上的相似性与连通性,可以采用β多样性来衡量,如Cody指数和Li指数.当保护区之间的通量值较低时,需要进行整体插值,建立新的保护区.质量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的价值、特色与脆弱性,可以采用Li质量指数来测度.最后,讨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容量、通量和质量的保护区群网规划,认为通过保护区群网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更多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在人类直接或间接引入下,转移到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之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经济构成威胁或损害的物种、亚种、低级生物物质及其可能存活并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相似文献   

15.
金臂金龟     
人类的存活全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不论是我们吃的食物或者药物,穿的衣服,用的许多物品,燃料乃至呼吸的新鲜空气,居住的环境和欣赏的大自然都是仰赖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如果持续减损,生态系统恶化,人类亦无法在地球上生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的综合资源,经自然界长期演化而来,它不仅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主要包含了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等相关内容,在初步分析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比较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探讨我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行动,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李东平  李晓兵 《甘肃科技》2008,24(10):87-90
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世界性缺水的加剧,荒漠化、沙尘暴、洪水、干旱、疾病的肆虐,可耕地、环境的退化,濒危物种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等,环保、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保健及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能量、促进生物能源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作用,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为生物多样性及日益减少的资源撑起了储存的仓库(Jonathan Silvertown等,1999)。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孙儒泳),近年来又提出了景观多样性。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干扰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I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生物有机体及其与环境之间复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和各种有关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的幅员辽阔,生境复杂,气候多变,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及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国家经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所有物种和物种所在生境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遗传信息的总和,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差异的多样化.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和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