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学会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有了交往与交流,就能实现互动。互动模式下的师生都在成长。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与互动,终极目标是为了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8,(5):106-111
传统高校师生关系经历了从"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再到"师生双主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基于师生交往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模式的师生交往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理想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出以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由于沟通手段的缺乏而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师生、师师、生生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多主体多向互动,因而教育的主体间性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一直是现代高校教育创新的难点。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融合发展,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共享性成为高等教育嬗变的标志性特征,也为高校主体间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融合;二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共识性与生成性融合;三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交互性与发展性融合。  相似文献   

3.
王淑萍 《科技信息》2010,(29):I0326-I0326,I0330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在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渊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交往的过程中一种同质的态度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创新与整合功能。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情感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师生交往中的两个主体,两者的交往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把握大学师生交往的现状进而提出有效的师生交往策略,我们推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卷”,对安徽师范大学的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信任教师,相信同教师的交往能促进自身的学习,希望同教师结成友好的师生关系。但是交往双方由于主动性不足,师生交往仍处于一个较为浅层的水平。我们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改进现阶段师生交往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学学术已获得广泛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已纳入国家制度管理范畴,在此场域的微观层面,至少存在支持体系、交流合作和师生主体间性三种对话关系向度。通过对“八个统一”要求下的思政课教学学术进行深入发掘和诠释,发现思政课教学学术具有六个“变”的特征。研究认为,高校须在组织保障上架构制度语境,改革质量与学术评价制度;在共同体平台建构学术语境,建设学术生态环境;实施建立教学学术研究联盟和大中小一体化学术共同体及创新师生交往主体间性意义生成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教育中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要建构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重点从知识观方面强调如何重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8.
季培珍 《科技资讯》2006,(12):114-114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师生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和互动,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关注他们的具体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对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找出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研究"交流-互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新的角度看待师生的课堂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展现课堂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英语教学强调设置情景互动教学,师生、生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1.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的核心。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应从改进师生间交往的方向、维度,实现由单向单维到多向多维的改变;改善师理论生间的交往方式,实现由专制型向民主型的转变;增进师生间交往的时空频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改变课堂气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等方面改善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发展及各观点学说的利弊 ,提出了“二主体双边多向互动”的观点 ,并分别从教学论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认为教师在“学习主体”的生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发挥着“教授主体”的作用 ,指出两个主体的交往不单纯是“双边”的 ,还应该是“双边多向”的。最后 ,文章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若干问题,如部分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机灌”代替“人灌”的现象,师生有效互动与学生的实质参与减少,师生情感交流与学生主体作用弱化等.这需要正确处理好整合中的三个关系即“扬”与“弃”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师生互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本文主要对如何促成师生有效互动进行了客观分析,探索提出师生互动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房杰 《科技信息》2009,(16):240-240
随着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师生互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本文主要对如何促成师生有效互动进行了客观分析,探索提出师生互动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产生积极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参与意识,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很多,我们从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教师教学有效性观念淡薄,师生互动缺乏教师的情感交流与支持,学生缺少在课堂上的真正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并相应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构建知识,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课程改革实施"问题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变革.根据课程改革目标,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提出了“问题教学”的概念,着重探讨了“问题教学”的内容及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已经把培养学员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作为动态目标放在一个极其重要位置上,教学互动强调教员和学员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师生在互动与交流中实现多种多样的视界融合,不断修改自身的视界点和思维。《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互动式教学可采用情境设立式、课堂讨论式和课堂练习式等方式,并要注重互动前的充分准备和互动后的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重庆公租房建设彰显了本土公共交往的智慧,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良性循环。公共交往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互动交往,有什么样的公共交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公共交往的法治化要求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现有效交往的法治规则与法律保障的交往实效两者的统一。公共交往提供了一个动态过程式的行政法治化进路,反映了行政法基础理论本土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