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氨基酸是生命系统中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分子中的氨基酸是金属离子重要的配位体之一。我们测定了甘氨酸、精氨酸等六种氨基酸与金属离子Zn~(2+),Cd~(2+),Hg~(2+)的~1H和~(13)C NMR谱,从而探讨它们的配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前后,氨基酸的~1H和~(13)C谱的化学位移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此可揭示过渡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形成配合物的配位点,进而可研究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成键规律。  相似文献   

2.
超分子配合物-苯六甲酸钆(Ⅲ)的结构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功能体系的科学。苯六甲酸作为一类多齿配体,在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中具有相当灵活多变的配位性质。无论主族金属离子象Ca、Al,还是过渡金属离子如Cu(Ⅱ)、Ni(Ⅱ)、Co(Ⅱ)、Y(Ⅲ)和Mn(Ⅱ)等都已有合成报道。苯六甲酸根阴离子作为一种多齿配体,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与金属配位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配合物。随着阳离子性质和反应条件的不同,苯六甲酸根阴离子上的6个羧基中的2到6个可能会失去质子,与金属离子形成多核链,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接成一维带状或二维层状的超分子结构。本文通过改良了的文献方法首次合成了稀土离子Gd(Ⅲ)与苯六甲酸所形成的三维网状超分子,并对其结构和性质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人们测定并确定了一些痕量元素为生命活动所必需,从而促进了生物化学与无机化学的相互渗透。事实表明生命体内大量非金属元素如C、H、O、N的化合物的生理代谢过程是受痕量金属所调节控制的。有关金属离子和机体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沟通了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科,逐步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一生物无机化学。1970年后,这门学科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1985年先后已开过两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8月在长春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学术讨论会。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很广,概括地说,生物无机化学是一门将无机化学(主要是配位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生物体系,研究无机元素(特别是金属)及其化合物与生物体系(及其模拟体系)的相互作用的学科,从宏观的元素循环,环境污染、药物、营养学到微观分子水平的生物体中的金属酶,金属蛋白等的结构,反应和功能均属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范围。其主要目的是探索金属离子与机体内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因为这些物质直接参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功能,因此也可以认为生物无机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甚至量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的现象、起源和进化。  相似文献   

4.
由生物分子构筑的生物金属有机框架(Biologic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Bio MOF)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多孔材料,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的一个分支.自然界中有无数多种生物分子可以作为桥连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这些分子成为设计优良生物相容性的Bio MOF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了核碱基、氨基酸、肽和蛋白质作为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Bio MOF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含氮元素的有机配体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可与金属离子配位后形成多种结构复杂的配合物。研究多种因素对于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探索合成配合物的条件,总结有机配体的结构、配合物的结构以及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材料化学和配位化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苯骈三氮唑作为配体的配合物,从阴离子角度来说,可分成有机羧酸和无机多酸衍生物。从结构角度来说,可分为四方晶系、六方晶系、正交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五种晶系类型。全面总结了苯骈三氮唑基配合物的光电效应、磁性、电化学、吸附以及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6.
瓜环具有接近电中性的空腔和负电性羰基端口的结构特征,这不仅能使瓜环(空腔)包结不同的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结配合物,还能使瓜环(端口)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配合物,从而形成了以瓜环主客体化学为主流、瓜环配位化学为辅的瓜环化学格局。然而金属离子的存在可能影响瓜环主客体相互作用,或竞争削弱瓜环主客体相互作用或协同促进瓜环主客体相互作用,从而使原有瓜环主客体性质发生改变。本文抓住这一特性,对国内外以及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研究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拟开展"瓜环基主客体探针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和响应"的研究课题,为瓜环化学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3种Ln(Ⅲ)离子与1,10—二氮杂菲(phen)和肉桂酸(HCA)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UV、IR、^H NMR和XPS等的研究,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n(phen)(CA)3(H2O(Ln=Ce(Ⅲ),Nd(Ⅲ),Eu(Ⅲ)离子),phen及CA^-均以双齿整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位数为8.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抗炎作用和在霜剂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N,N‘—二羧甲基大环醚双内酯与铜(Ⅱ)、钴(Ⅱ)的4个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确证,得到了两种组成的配合物:一种为ML·HNO_3·3H_2O,配体中羧氧、叔胺氮直接配位金属离子.另一种为MHL·NO_3·2H_2O,酸式盐。4个配合物中的醚氧或酯氧通过与配位水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来束缚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9.
胆红素的结构、发光与配位化学(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胆红素及其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的研究概况,阐述胆红素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机制,胆红素分子的结构、发光与配位化学,探讨胆结石的形成机理和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4种氨基醇取代吡啶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甲基-2'-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比较分析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Zn(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4种锌(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型(ML),其中酰胺键的N原子和吡啶环的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Zn(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1,10-二氮杂菲(phen)、加替沙星(HGA)与Nd(Ⅲ)的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等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Nd(phen)2(GA)3·H2O,配体phen及GA均以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位数为10.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及配体与DNA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作用,阻止其复制或表达而起到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言对于某金属离子来说,多基配位体形成的络合物(螯合物)比配位数相等的同种给予原子的单基配位体形成的络合物要稳定。这种事实无论是基于化学热力学的焓和熵变,还是基于络合物结构理论,都有比较详细的定量计算和定性解释。多基配位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为螯合效应(C·E·)。为了定量地描述螯合效应的存在和大小,G·Schwarzenbach 在1952年提出了一个 c·E·  相似文献   

13.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C_4H_4N_2O_2S)和相应的稀土硝酸盐Ln(NO_3)_3·6H_2O(Ln=Ce;Sm)合成了2个配合物[Ln L_3(H_2O)_2]n,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分析表明:2种晶体属于异质同晶型,同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每个中心金属离子Ln(Ⅲ)与5个噻二唑甲酸根(L~-)中的6个羧基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上的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8,形成一个三角十二面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4.
金属离子与EDTA配位稳定性的拓扑指数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元素键参数拓扑指数,并计算了54 种金属离子的拓扑指数,用于关联金属离子与EDTA配位稳定常数研究,得到了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引言 H·Sigel曾系统地研究过第一过渡系后部金属离子的许多1:1:1混合配位络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性质的关系,发现不同配位体之间的匹配对络合物稳定性影响极大,并提出了著名的配位体间的相互选择作用(discrimination)。但对非过渡元素离子则研究很少。非过渡元素与过渡元素结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可能存在着某些不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元素键参数拓扑指数计算了36种金属离子的拓扑指数,用于关联金属离子与氨三乙酸(NTA)配位稳定常数的研究,得到了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使用方酸(H_2C_4O_4)和2,2’-联吡啶(C_(10)H_8N_2)为配体合成了3种中性一维配位聚合物[M(C_4O_4)(C_(10)H_8N_2)(H_2O)_2]·2H_2O(M=Zn_(2+)Cd_(2+) or Cu_(2+)).所有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进行了表征.在这些配位聚合物中,金属中心离子和参与配位的两个吡啶环氮原子、两个方酸氧原子和两个配位水氧原子共同构成了六配位的伪八面体结构.其中拥有d10电子结构的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在荧光发射光谱中的374.5nm和464.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强度.同时通过Z扫描技术研究了铜离子配位聚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金刚烷胺水杨醛Schiff碱配体(C17H21NO,以HL表示)与5种过渡金属(Ⅱ)的新的配合物[MCl2(HL)2](M=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H NMR谱和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键合情况,并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根据表征结果和参考文献得出:每一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与2个Schiff碱配体中的酚羟基氧及2个氯离子发生配位,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 4 - [(N,N-二丙基 )氨基 ]苯甲醛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 (HL)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并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 (IR)、紫外 (U V- Vis)、熔点、摩尔电导率等进行了表征分析 .配合物的组成为 ML2 [M=Ni( ) ,Cu( ) ].在与金属离子配位时 ,配体由硫酮式转变为负一价二齿配体通过 S和 β- N与金属离子螯合 ,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3个新的含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盐的金属配合物,[M(imbz)2]*nH2O[M=Cu(II)、Ni(II)、Cd(II),imbz-=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根,n=1或2],用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磁化率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imbz-通过咪唑氮原子和羧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了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