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体系构建和术语工作是制定任何标准的基础,在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场景中,构建概念体系和术语工作面临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不同而难以达成共识的巨大挑战。文章梳理了ITU-T FG-DPM在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和项目组成员之间达成通用概念共识构建统一术语及定义的经验,通过规范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采用术语多维度协同视角来构建统一的数据处理与管理概念体系,促进了工作组和项目组内外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领域数据处理与管理方面达成共识。文章对多学科多领域场景的概念体系构建和术语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并不局限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  相似文献   

2.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由于多学科视角及各种研究进路的介入而呈现广泛且复杂的讨论态势。但是,以米勒体系作为线索,仍可探寻其理论演进的踪迹:"科学观"方面,从传统的实在论走向多元科学观的并存;"公众观"方面,对公众的多样化、主动性及其具体情境的认知;"理解"方面,对其内涵的扩展与自身情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概念体系构建和术语工作是制定任何标准的基础,在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场景中,构建概念体系和术语工作面临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不同而难以达成共识的巨大挑战.文章梳理了ITU-T FG-DPM在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和项目组成员之间达成通用概念共识构建统一术语及定义的经验,通过规范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采用术语多维度协同视角来构建统一的数...  相似文献   

4.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续三)(ISODIS7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5 概念体系551 概念体系的性质一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术语集是许多概念之称谓的集合,这些概念(称谓)形成了该领域的知识结构。这些概念根据概念之间建立的相互关系又构成了相应的概念体系。每个概念在一个体系中的特定位置取决于该概念的内涵(即构成该概念的独有的一组?..  相似文献   

5.
术语与人类的进步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随着语言的产生,出现了专业用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新概念,因此就存在着创立或确定术语的需要,并且存在着用不同语言的术语来表示相同概念的问题。但是,任何一种语言,其词根数与需要表达的概念相比,都是少到极点的。就汉字而论,在《康熙字典》中虽然收有47073个,而用汉字要表达的概念却难以统计,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因此,大多数的概念不得不利用字或词的组合或利用转借术语来表达。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如果不通过标准化的方法进行统一,势必在不久的将来引起交流的严重障碍。在当今世界,制定统一的术语标准,使概念和术语统一起来,是正确无误地进行各种交流的重要保证。制定术语标准,首要的工作是为标准建立概念体系,能否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概念体系,将成为影响术语标准质量及后续工作的重要因素。影响国际交流最重要的障碍就是由于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概念体系不一致,只有使概念及概念体系标准化,才能克服这种困难。在技术交流和情报交流活动中,由于概念、概念体系的不合理,不但造成了大量重复无效劳动,浪费了人类的才干,而且最终将导致“术语的爆炸”和“术语的挑战”。为了搞好船舶术语标准化工作,本文拟就如何建立概念体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1、建立概念体系,必须正确区分概念、定义和术语三者之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所持有的一种想法,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东西;定义是用语言将概念叙述下来,使相对应的概念简洁化、明确化,以加深人们对概念的认识;术语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概念的规范化符号,以加速人们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客观事物。所以,应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概念既然是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东西,而概念体系的内容又必须是概念,那么如何表述概念体系呢?通常,在建立概念体系时,对于一个有确定意义的概念,可以先赋予它一个临时表现符号——临时术语(或名称),藉此表现概念,列入概念体系,在定义工作完成之后,再根据定义的实际情况为概念确定最后的标准术语。这样,不但使建立概念体系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而且也使概念所对应的术语准确、合理。2、正确地分析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概念体系的重要保证。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会与其他概念发生联系,对于一个确定的概念,只有弄清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确定其是否属于要建立的概念体系之中。从内涵上来分,概念之间有隶属关系和非隶属关系,在隶属关系中,又分为属种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属概念或整体概念是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种概念或部分概念是小概念或下位概念。从外延上来分,概念之间有下列4种关系。①全同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全等的;②包含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之中;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是相同的,而另外的部分则不相同;④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然不同。弄清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标准的概念体系。3、概念体系应符合标准名称所表示的领域。一个标准仅能收入与该标准概念体系相对应的概念,体系之外的概念应由其他标准收入。每一个术语标准的名称作为一个主题其适用的领域界限和范围是很明确的,而我们的标准化工作范围也只能限制在这个领域内,建立起符合该领域的概念体系。正象买车票一样,当明确了何时去何地时,也就确定了需要买何种车票,也只有购买了符合购买目的的车票,才能正确无误地按时到达目的地。同样,给标准建立概念体系,当确定了标准项目的名称之后,也就明确了标准化的工作领域范围,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将概念列入体系,才能建立起一个符合标准化目的的、科学合理的概念体系。领域之外的概念既使想列入体系也无法在体系内找到它的位置。假如真的能将领域之外的概念在体系内找到合适的位置时,那么,所建立的概念体系将不符合标准名称所反映的主题范围。正象购买的车票如果不符合购买目的将无用一样,这样的体系将不是该标准的标准化对象。建立概念体系必须严格遵守符合标准名称所反映的领域这一原则,凡领域以外的概念,不论其在该领域的重要性程度如何,不论其是否经常使用,也不管在别的标准中是否已作为标准化对象收入,一律不收入本标准的概念体系。4、每个概念在概念体系中应有确定的位置。一个概念,当被确定是属于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之后,就应给它在概念体系内找一个合适位置。为概念确定位置,主要依据它与相关联的其他概念是何种关系。如果一个概念在本标准概念体系中找不出它应有的位置。那么该概念就可能不属于这个概念体系,应分析其原因。正象某人在电影院找不到他应坐的座位,则他肯定是个无票者,理所当然应被清除出场一样。建立概念体系时,凡是在概念体系中能够有确定位置的概念,它就是该标准的标准化对象,反之则不是该标准的标准化对象,而不论该概念的重要程度如何。同时,还应注意,不能几个概念共占一个位置,也不能一个概念占有几个位置,否则,所建立的概念体系将不符合标准化的目的。5、建立概念体系,应认真分析研究简单概念和复合概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概念从结构上可分为简单概念和复合概念。简单概念是表现客体的最基本形式,无内部结构,不能再继续分解,具有确定的意义。它所对应的是单纯词——简单术语。如“人”、“动物”、“船”、“社会”等。简单概念是科学技术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任何其他概念都是由简单概念复合组成的,表现简单概念的术语构词力最强,因而应作为术语标准化的主要对象。复合概念是由简单概念复合组成的,具有内部结构,可以分解,同时也与包含简单概念的命题相呼应,表现复合概念的通常是复合词——词组,短语或句子。如“电容量变化与轴旋转度数的百分比恒定的可变电容器”、“整体沉淀自升式钻井平台”、“单自由度陀螺仪”、“龙骨吃水”等。根据复合概念的特征以及上述例子可知,复合概念是否能作为术语标准化的对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用任何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科技资料都是由简单术语复合组成的句子或短语组成的,而术语标准化最显明的特点就是不能把句子或短语作为标准化对象,否则,就要对无数的句子进行标准化,使标准化工作更加复杂化而无法进行。因此,由句子或短语所表达的概念不能作为标准化的对象。对于表达复合概念的词组,应分析情况,区别对待。有些复合概念的含义是其组成成分的几个简单概念含义的简单叠加,甚至其术语就是定义的缩写。如“单自由度陀螺仪”,其含义“只有一个自由度的陀螺仪”正好是简单概念“单自由度”和“陀螺仪”的含义之和,故当两个简单概念作为标准化对象列入概念体系之后,它就没有列入体系的必要了。虽然从广义上看它仍然是复合概念,而从表现形式上讲,只能算作复合词或复合语,而不能作为复合术语对待。这类概念收入词汇汇编或手册之类的参考书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大篇幅地进行解释,但最好不要收入标准,即使想收入标准,也没有定义的需要。有些复合概念的含义与其组成成分的简单概念含义的相加之和并不相等,或者根本就没有关系,其含义仅为它本身所有,这时不收入标准加以定义就不易为人所理解,而且从其组成成分上也无法看出其真正含义。如“龙骨吃水”其含义是“自通过龙骨底缘线(最低点)或其延伸线且平行于设计水线的平面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至任一水线的距离。”这个含义仅仅属于“龙骨吃水”,与简单概念“龙骨”和“吃水”含义的相加之和没有关系,因此,这类复合概念应作为术语标准化的对象。6、普遍概念是术语标准化的对象,单独概念不能收入术语标准。概念从外延上又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的外延是一个特定事物,即其指称对象只有一个,其表现形式是名词中的专有名词,不能作为术语对待。如“北京”、“国际十进分类法”、“相对论创始人”等。单独概念既使不下定义也不会误解,而且也无法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而没有标准化的意义,不能收入术语标准,普遍概念是反映由若干分子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这些分子可以是相同的,亦可以是类似的,由于其指称对象是一类,所以具有代表性,具有标准化的意义。另外,此处再简单地阐述一下名词和术语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标准中,有些称为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术语,十分混乱。名词一般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桌子”、“国家”等。是从词汇分类的角度来看的,此外还有形容词、动词等。而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每一术语都有在各该学科中严格规定的意义。如“商品”、“分子”、“船舶阻力”等。是从术语学的角度来看的。由于术语是表现概念的一种规范化语言符号,因而它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亦可以是由几种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名词仅是术语中的一种,不能与术语混为一谈。既然是进行标准化,将概念作为标准化的对象,因此表现概念的只能是术语而不是名词或名词术语。7、船舶术语标准,主要收入在船舶行业专用的概念。各行业共用的概念,当在船舶行业具有特殊含义时,允许收入标准。制定船舶术语标准,其工作领域应限制在船舶行业内。船舶行业是一个各专业综合的行业,专业多,概念广,到底哪些概念可以收入标准呢?一般应收入在船舶行业专业的概念,主要问题在于专用,有些概念虽然也经常大量使用,但由于其归属的主科不是船舶行业的某专业,即不是我们专用的,因而不能作为船舶术语标准化的对象。譬如在船舶的科研、设计与建造等各个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象数学、物理、建筑、冶金等学科或专业的概念,但由于这些概念的主科是其他学科,船舶行业仅仅是使用而已,不能作为船舶行业专有的概念。有些概念虽然以其他学科为主科,船舶行业是借用的其他行业的类似概念,但由于在借用过程中,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已成了船舶行业的专有概念。对于这类概念,虽然各行业都使用,也应在船舶术语标准的概念体系中留有适当的位置。如“梁”、“肋骨”等概念,在最初都属于借用概念,在现在,它们已经成了船舶行业概念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成员,理所当然亦应收入船舶术语标准。建立船舶行业整个大的概念体系是如此,建立船舶行业各专业的概念体系亦应如此。8、制定国家标准,不收入军用专有概念。凡军民通用的概念,收入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中已收入的概念,若在军船领域有特殊含义时,可同时收入军用标准。制定船舶行业的术语标准,要做到在整个船舶术语标准体系中,凡属于船舶行业专用的概念都应一个不漏地纳入船舶行业的整个大的概念体系中,但应注意科学性和系统性,该纳入军标的就纳入军标,该收入国标的就收入国标,不能各自自成体系,否则不但会增加大量的重复无效的劳动,同时也缺乏科学性,使用不便,同时也给今后建立术语数据库带来很大的麻烦。就是说,凡属于军用专有的概念,不能在国家标准中出现;这不但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同时也与保密有关。但对于军民通用的概念,不收入军标收入国标,不但科学合理,而且也使用方便。但对于个别概念,虽然术语的表现形式相同;但由于军民的习惯不同,其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统一时,允许两类标准都能收入。为标准建立概念体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对于一项具体的标准,首先应分析标准名称所反映的主题范围,弄清标准化对象的适用领域,然后将所收集到的有关概念加以汇总,认真分析研究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和上述的原则建立概念体系。上述原则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概念,单凭哪一条原则确定其是否收入标准是不恰当的,必须综合分析,以达到最佳的标准化目的。  相似文献   

6.
“审定科技名词的任务是给科学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1]我们在审定工作中,是分学科一个个地进行审定。面对一个学科如何着手全面铺开进行审定?经过几年来工作的摸索,我们体验到对一个学科,按学科的门类、分支关系,确立一个审定框架,对审定工作起着“牵牛要牵牛鼻子的作用”。这个学科审定框架就是术语学理论中提到的概念体系。谈到概念体系,我们就需了解何谓概念和概念体系、描述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命名——术语,以及如何构成概念体系,名词公布的表述方法。在科技名词审定中,我们就是用建立的概念体系来“牵引”整个审定进程。一、概念与概念体系任何事物都有其属性特征。例如:原子核——它处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电子——它是带负电的一类基本粒子。它有确定的质量和确定的电量。这些属性反映了原子核、电子的特征。反映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属性特征所构成的思维结构就是概念。用词语对概念的描述就成其定义。对一个概念确定其名称,即给出表示此概念的术语,就是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任务——订名。事物的属性特征有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如上所述的原子核、电子的特征,是属于原子核、电子自身的,而不是对另一个事物的关系。这类特征即为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是以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而来属于事物。例如:束缚电子——原子核外,受核场的作用,围绕着核运动的电子。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脱离原子的束缚而自由运动的电子。在与核的关系上出现不同特征的电子,这些特征反映了事物的属性。还有人把它们分得更细,有起因特征、目的特征、等价特征等。不论如何区分,从术语学理论看,定义概念所选择的特征类型,基本取决于要建立的概念体系的性质和用户的实际要求。概念体系是由许多概念通过一定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我们可把概念体系比作一幢大楼。这幢大楼里,概念是砖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灰浆。砖块由灰浆的粘合构成大楼,即概念通过概念间特有的关系,组成概念体系。为了造出“大楼”,需要一张专门设计的图纸。图纸设计的宗旨如上所述,是这幢“大楼”的性质和“大楼”用户的实际需要。在我们的审定工作中是分学科进行审定,学科的性质基本上确定了概念体系的类型和概念的特征类型。如数学学科,属于假设推论体系,含有大量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自然科学,属于观察事物分类产生的体系。其中有的学科,如物理学,它既有观察、实验的部分,又含有逻辑推理、抽象思维部分。技术学科,属于观察并作出实践而产生的体系。其中有的学科,如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等,由于高技术的发展,包含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它们亦包含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假设、推论成份。体系的基本性质由学科的性质确定,体系中的概念通过层级关系和非层级关系组成完整结构[2],亦有人称之为概念通过逻辑关系和本体论关系组成体系。[3]1.一个上位概念,它有一个或多个下位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层级关系。例如:在此并列的下位概念还可再分出它的下位概念。层级关系又可分有种属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如上例“流量计”概念是种属关系。“流量计”概念的外延包含了所有的下位概念,它的内涵是各类流量计的共同特征。上位概念的内涵加上一个附加特征构成下位概念。上位概念为宽概念,下位概念为窄概念。全部的下位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即各种“流量计”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基础。有人把这类建立在概念相似性基础上的种属关系称之为逻辑关系。整体部分关系表现在上位概念对应一个整体,下位概念对应整体中的某个部分。例如:2.非层级关系指一群概念含有一定的有序特征组成顺序关系;或是一组概念为了某个目的实现人为安排或经验的划分组成特定的实用关系。例如:放射性元素衰变链:母核—子核—子子核,它组成顺序关系。自动控制技术中的这种非层级关系在边缘学科领域和综合应用学科领域用得越来越广。如果以在时间或空间上相互接近的事物来划分,它们的概念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接触、相邻的基础上。有人把在这基础上建立的概念关系称之为本体论关系。显而易见,上述的非层级关系和层级关系中整体部分关系都可称之为本体论关系。在概念体系中存在着以上所述的几种关系类型。在局部的领域内可用其中一种关系类型处理。但在我们审定的学科范围内,每一个学科几乎都含有各种不同的概念特征类型,因此建立起的体系是多种关系类型混合的概念体系。如表1(文末另附)自动化学科概念体系框架,它就是混合型概念体系。对于某一学科领域来说,构成种种类型混合的概念体系并非是唯一的结构。随着制定体系目的不同,制定人的学术观点不同,定出的体系不尽相同。如物理学名词(基础部分),最初概念体系框架定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核物理与狭义相对论、实验六大类。“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群亦无可非议。但考虑到正是“实验”有其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实验所引出的著名定律,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由此引出的新概念在各分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抽出“实验”作单独一分支体系,反而使各子体系结构残缺。重新调整后,这些物理学名词(基础部分)的概念体系框架为:通类,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电学,光学,近代物理学,测量与误差。在这框架下,“实验”归属于各有关部分。如“光学”中重要的基本的概念折射定律、反射定律,是由实验得出(它也可由光的电磁理论导出)。由此引出一系列基本词:入射线、反射线、折射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也引出一系列仪器(部件):反射镜、球面镜、凸面镜……等。在各子体系中,列入“实验”部分的内容,由概念间的关系引出一系列基本词和部分密切有关的实验仪器(部件),顺理成章。使概念间的关系更清晰,更明确。我们相信,这调整后的概念体系框架,即使只服务于名词审定工作,它也并非是唯一的、最好的结构,只是我们用它给完成这批名词的审定工作带来了方便。二、概念体系的建立建立怎样的概念体系,它决定于学科领域的范围和建立体系的目的。首先,在我们分学科的名词审定中,明确了各学科的主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纵横交错,这就要适当的确定边界。虽然在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规定了副科使用主科的名词,应与其保持一致。但有些学科,如物理学与力学。两个学科中均有的牛顿力学,它既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力学的基础,很难分清主、副。在我们审定工作中,经协商由物理委员会收入、审定,力学委员会从“理论力学”以上开始收词,这就初步划清了“边界”。同时,在同一学科领域中,由于认识观点的不同,对学科领域的范围划定也会不同。如“数学”的收词范围,有人主张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都应归入数学;也有人认为只收入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包罗万象,“手伸得太远”。经过讨论,考虑到当前我国学术界的状况,除纯粹数学以外,把统计学、运筹学也归入数学、而信息论、控制论只收其数学基础部分。为此初步划清了与有关技术学科的“边界”。概念体系是个工具,建立它不是目的。作为工具来说,应明确它是为什么目的而使用。在我们的工作中,建立它是为了进行名词审定,目的是非常明确。但怎么建立,使它能在审定过程中发挥作用,这却是在过程中不断认识、提高。自动化学科在开始工作,就着手收集词条。想到的就收了,有的方面收得很细,有的方面又有较大遗漏。词条零散、杂乱、收词人觉得心中无数,工作显得拖沓,不好开展。这样的局面僵持一年左右,在总结这一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自动化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一点建议”[4],初步明确了:1.名词术语的审定任务是给科学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词;2.为了搞好审定工作,必须建立一个自动化名词术语体系。经过一年的徘徊,从实践中认识到审定框架制定的必要性,而此框架正是从学科概念体系出发而定出的工作框架。经过专人的仔细琢磨研究,审定委员会专题讨论“框架”问题,提出表2所示的框架结构。此框架按当前自动化技术本身所包含的各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按其在概念上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归属分类。同一类现象的概念,同一类设备的概念,一般放在同一个体系内。同一个子体系内的术语,按其概念特征分类,分有层级关系和非层级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术语体系。它是个混合型概念体系。在这体系结构下,整个自动化学科分为14大部分,覆盖了全面,克服遗漏某专业部分的可能。同时,把14部分给14个人分工负责,使工作能落实,保证了审定工作的进程。最后各部分组合起来,组成完整的术语体系。但这次的框架结构,受到学会现有专业委员会建制影响较大。而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并非完全按学科体系的划分,受到各方面因素(包括财务、行政、专业发展的历史等)的影响。在工作中发现,按表2(文末另附)的结构,有的部分基本概念交叉重复。在此结构下,不利于审定中发现和处理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问题。因此大家在进一步框架讨论中,脱开专业委员会的制约,对框架作进一步调整。在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作出部分的合并,对审定的工作框架来说宜粗不宜细。调整后的框架为表3(文末另附)。在此框架下,基本上完成了系统性的收词和审定工作。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进一步考虑更便利于分门别类征求各方专家的意见。特别考虑到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再一次对框架作了修订调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检索、查询;为了术语数据库建成之后,便利术语数据的补充、更新、修改,提出章、节的双层次。每个词列出编码,则为三节编号。最终定出的“自动化名词术语体系”(表1)。同时完成了第一批自动化名词的审定,并作出输进术语数据库的名词术语的编码及排列。从上述自动化名词术语审定完成的全过程看来,适当的术语概念体系所建立的审定框架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它规定了审定工作的范围,划出清楚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审定工作的分工和进程安排。由于分工明确,步骤清楚,收词范围确定,能极大提高审定工作的速度。第二,它表明了概念的类型、位置及概念间的关系,因此在以概念订名上掌握了主动性。有助于一义多词(同一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定名)、一词多义(不同概念的相同订名)的更好识辨。第三,它有助于订名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能更好地作出术语的排列,有助于检索、查询,组成术语库合理的数据形式。三、概念体系的表述概念体系表述基本要求是尽可能简单、清楚、符合逻辑,能方便地比较概念间的关系,并要考虑到能删改、增加概念。具体的表述方法有直线图(树形图)、方形域图、列表方式等。本文不打算叙述各类表述方法,只简单谈一点审定工作中,确定了框架,其术语的排列问题,也即是各术语在概念体系中的布局。初看起来很简单,只要按相关概念前后串起来即可。在具体的排列中,每个概念在体系中有确定的位置。但在概念间的联系上是多维的。例如电子,它出现在“电学”的子体系中,它又联系着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等多个分支学科的概念。在概念体系上作立体的多方面的联系,可表述清它的位置与排列,但在公布名词的一维列表式排列上给人以困惑,如何既有多方的“相关”,又有“一维”的排列关系。经多个学科审定工作的实践过程看来,我们认识到审定工作要确立合适的概念体系,从中定出审定框架,但概念体系与审定框架并非等同。概念体系明确各概念的位置、关系,为概念定名给予明确指向;审定框架却宜粗不宜细,各子体系的建立不追求完整、齐全,给各概念关系的交叉留有“活动”余地,也就解决了公布名词的一维排列问题。尽管如此处理,有些词仍是各子体系(或几个子体系)重要的基本词。为了公布上同一词不重复的原则,还是适当选定于某个子体系中。一则,单个名词的排列表,毕竟与文章中词与词连接关系不同;二则,对查询来说,我们列出了英汉、汉英的索引提供使用,解决了按章、节查询不便的问题。表2一、控制理论二、大系统三、复杂系统四、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五、过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应用六、系统工程七、空间运动体控制八、生物控制论九、电气自动化十、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十一、机器人十二、经济与管理自动化十三、系统仿真十四、三遥表3一、控制理论二、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三、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四、计算机应用五、电气自动化六、空间与运动体控制七、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与机器人八、经济控制论与管理自动化九、系统仿真十、生物控制及其它  相似文献   

7.
精确、完备、系统的概念体系是学科良好发展的重要根基。长久以来,建筑学科存在着基本范畴不清晰、核心概念不明确、概念定义模糊、概念关系不明、概念未成体系、概念使用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研究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借鉴,也给广大建筑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诸多困扰。文章运用聚类思维,将建筑学科本体范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概念汇总,按照“建筑本体要素、建筑影响要素、建筑构成要素”的逻辑,对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分类,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概念和术语体系。通过概念体系的构建,旨在加强建筑学科领域概念使用的精确性与规范性,提升学科理论知识表达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形成对建筑学科的整体、清晰认识,从而促进学科走向成熟、系统和科学。  相似文献   

8.
军事概念体系的建立是军事术语体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军事概念是军事认识客体在军事认识主体心理上的反映,军事概念体系反映相应的军事知识体系;概念用定义描述,被赋予约定的指称;概念的特征是构成概念的任何特点、属性或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层级关系和非层级关系,正是基于这些关系,才有可能把军事领域的各专业知识概念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军事概念体系.军事概念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一系列交互作用的操作,它们反映出该体系建立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专业领域知识结构的分析是术语学认知维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术语学理论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一部分.一个基本知识单位可以表示为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组合,或者是概念、概念属性与属性值的组合,这种结构化的认知方法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以被获取、表示与利用的形式化实体,也为高效知识传播途径构建、多语种术语知识库构建和专业领域知识化...  相似文献   

10.
军事概念体系的建立是军事术语体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军事概念是军事认识客体在军事认识主体心理上的反映,军事概念体系反映相应的军事知识体系;概念用定义描述,被赋予约定的指称;概念的特征是构成概念的任何特点、属性或关系;概念之间存在着层级关系和非层级关系,正是基于这些关系,才有可能把军事领域的各专业知识概念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军事概念体系。军事概念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一系列交互作用的操作,它们反映出该体系建立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概念体系和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术语(集)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探讨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构建相关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即从术语、概念与定义的相互关系入手,明确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分析概念体系构建的含义及其作用,并以术语“词汇学”“词汇意义”为例,对这两个术语进行概念图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术语学是一门综合了信息科学和语言学等,专门研究概念的定名、应用,以及概念的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对于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我缺乏研究,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科技术语,可以说是门外汉。但是作为一名语言工作者,我对逐步建立起以汉语、汉字为特点的科技术语体系非常赞同。故而,在这里,仅就建立汉语科技术语标准化体系,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一、必要性和可能性科技术语中仅限于专业科技人员及情报资料人员使用的,可采用国际科技术语。科技术语中,不只限于专业科技人员及情报资料人员使用的,生产科技产品的工人、经营科技产品的商业人员、进行科技知识教学的教师、学生乃至使用科技产品的用户都要懂得、都要使用的,就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科技术语标准化体系。这样易于广大人民接受,便于传播信息。(其中包括少数必须使用的外来译音词)另外,汉语丰富的词汇,灵活多样的构词方式,为建立汉语科技术语标准化体系提供了可能性。二、遵循的原则1.单义性:一条术语反映一个概念,其内涵及外延、其本质结构及表面特征应该十分清楚,不能混淆。2.系统性:几个并列的概念术语,应该有一个较大的、高层次的概念术语概括。3.简约性:术语必须简短、精练,易学、易读、易记。4.准确性:术语用语必须准确、贴切。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科技术语中,表示外来译音词的汉字必须固定,否则易引起误解、歧义。2.对于表示外来译音词的汉字,只能听其音,不必究其义,否则会出笑话。3.已有相应的汉语科技术语通行,不必再使用外来译音词。4.在制定、使用某一术语时,必须检查这条术语同本学科或其它学科已使用的术语是否重复,以保证术语的单一性。5.某些科技术语有时被借用在一般语言中表示比喻意义,我认为这不影响科技术语的标准化及纯洁性。四、关于科技术语的研究及其机构建设问题术语标准化工作,全国有一个委员会,各学科也有委员会。为了使这门新兴的学科有所发展,应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设立专门研究机构。人员的组成,既要吸收各学科的专业工作者,又要吸收语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认知术语学认为,概念是思维对客体进行范畴化而形成的知识节点,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即为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系统化认知.文章以认知术语学的核心方法论原则为切入点,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在思维、现实和符号三者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式认知处理的过程,明确专业领域知识在译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多模态媒介在提高译者概念认知准确性和概念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系统科学研究中出现的复杂体系问题,从体系的定义和系统工程研究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整理了体系工程的定义,提出符合我国研究实践的体系工程概念、内涵及研究目标,并通过对比体系工程与系统工程的不同阐述了体系工程的特性。然后,在基本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当前体系工程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体系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技术方向。最后,总结全文,指出体系工程研究潜在的应用领域,展望了体系工程研究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我们审定自然科学名词,既然是附以相应的英文名词,那就应与英、美的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相一致。这种认识,对基础科学而言也许是对的,因为世界各国在此领域中的概念体系基本相同。但是,对技术科学而言,这种认识就值得商榷了。在技术科学领域中,各国的概念体系并不都相同,比如英、美的概念体系就与我国和前苏联不同。我国几乎所有学科在50年代都从俄文翻译引进了一整套名词。虽然自60年代以来我国改用了自编教材和技术规范,但是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仍与50年代相同,至今仍是如此。这就是说,我国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与前苏联基本相同。我们以这套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培养了四十年科技人才,在生产、科研实践中也使用了四十年之久。假如现在我们审定技术科学名词要改为与英、美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相一致,那就会给我国科技人员造成概念混乱,因之难于被接受。现以冶金行业、机械行业及涉及制造机械(包括仪器仪表)的各个行业都会使用到的金属热处理这个领域的几个名词为例,来说明我国(和前苏联)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与英、美的差异。一、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概念及其名词,英、美则没有例1:例2:二、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名词,其概念与字面对应的英美名词并不相同例3:英文名称temper brittleness直译为汉文也是“回火脆性”,但其定义与上不同,只是指汉文的“可逆回火脆性”而言。例4:英文名称tempered martensite直译为汉文也是“回火马氏体”,但其定义与上不同,它是汉文的“回火马氏体”、“回火托(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三者的总称。三、我国(和前苏联)习用的名词,其对应的英文名词早已被废弃例5:与此对应的英文名称tempered troostite早已被废弃。例6:与此对应的英文名称tempered sorbite早已被废弃。四、与我国名词所表达的概念(定义)相同的英文名词,由于命名原则、方法和习惯等的不同,在字面上与我国名词并不对应:上列实例明显反映出我国(和前苏联)的概念体系以及命名原则、方法和习惯等与英、美的差异。所以我国审定技术科学名词,从总体上说,应以我国习用的概念体系(及其术语体系)为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习用的名词,都不能改动。对于(i)与现行国际通用标准不符的;(ii)词不达意的;(iii)造成混淆的;(iv)已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现状等的汉文名词(实例见下表),都是应该予以改动的。对于英、美和其它国家(德文、法文、日文等)的名词,在保持汉文术语体系的前提下,应适当地予以吸收。 注:例7-18例所列的十三个概念的定义(和有关注释)以及汉、英、德、法、俄、日六种文字中的每一文种的所有同义名词,请参看《金属学及热处理词典》(程肃之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①1991年11月19日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术语协调会,会议认为ISO公布的retative atomic mass比原英文名atomic weight概念更明确,可以取而代之,但中译名仍沿用“原子量”,没有改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编辑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冬奥组委冬奥术语平台V3版409条英文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对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进行认知解析,构建其以隐喻映射为认知起点,意象图式为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为认知过程的认知图解。基于此图解对隐喻概念域的映射匹配,隐喻概念域的映射转移和隐喻概念域的映射缺失的三种隐喻跨语方式下的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的英汉跨语认知实现路径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察,并对三条跨语认知实现路径分别对应的直译或音译、借译和描述性翻译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例析,为隐喻型冬奥体育术语翻译和冬奥语言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简单阐述,提出了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摘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深入,浙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这也对浙江科技创新和科技决策支持体系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从科技决策支持体系的理论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着重对浙江科技决策支持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加快推进浙江科技决策支持体系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只有在人的群体中不同成员之间存在理解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可能共同生活。但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有时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事物(客观存在)并不是像其本身存在的那样,直接用语言予以表示的,而是借助于其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或逻辑命题(概念生成物),即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予以表示的。此外,某个语言符号不只表示一个概念,而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某个语言符号生成物也不只表示一个逻辑命题。正因为如此,就出现了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生成物的多义现象(多义性)。另一种情况是,几个不同的语言符号又可以表示同一个概念,几个不同的语言符号生成物又可以表示同一个逻辑命题。由于上述原因,在科学、技术和专业领域的实践中,借助于民族共同语有时就不可能在人们之间达到单义的理解。共同语的“一词多义”或“一句多义”的缺欠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这种问题也存在于专业领域中对术语的理解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共同语的灵活性或语境排除语言上的多义现象。一方面存在着语言层次中的语言符号与概念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在逻辑学与本体论领域中,即在思维与存在的领域中,还存在着概念与客观事物的对应关系。由一个事物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概念。由一个事物生成物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逻辑命题。不同的逻辑命题使得哲学家和不同领域的专家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为了排除语言上的多义现象,既要调整语言中的词法规则,也要调整语言中的句法规则。在术语领域中对词汇进行的广泛研究终于导致术语学理论和术语科学的形成。这些研究首先表现在普通术语学原则与方法的理论方面。普通术语学原则的理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卓有成效的应用。为了排除句法学方面的多义现象,人们发展了数理逻辑语言。在数理逻辑语言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单义语言符号句法学和形式化语言。专门语言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为了排除多义现象,专门语言的理论也得到了发展。这种理论使得专门语言中的句法得到严格调整。专门语言的理论必定与术语学原则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被协调的概念和概念符号是专门语言的理论基础。普通术语学的原则适用于一切专业领域,并且几乎适用于任何语种。除普通术语学原则外,还存着专业术语学原则。专业术语学原则适用于诸如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医学等个别专业,并适用于某些语种。一、基本概念与原则从严格的逻辑学意义上讲,基本概念是不能由上位概念派生的最终概念,就是哲学中所说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所指的范畴)。从术语学意义上讲,某种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是该专业的一系列出发概念,也就是该专业领域的概念基础。这些出发概念可以由一个专业引入另一个专业。从严格意义上讲,原则是不能被证明的最高逻辑命题。从哲学意义上说,原则是不必解释就能明白的公理。一般说来,专业领域中的原则是不能派生的出发命题。在专业领域中,人们通常把原则作为起点。由原则派生出其他命题。每个专业都是由逻辑命题的体系构成的。这些命题又都出自原则。从严格的逻辑学意义上说,基本概念表现为人的思维整体。普通术语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是普通术语学的原则。术语工作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普通术语学原则理论的目标是通过基础研究建立起关于普通术语学原则的协调体系。这个体系是拟定术语工作计划的基础。术语工作有各种不同形式。一般的理论应能协调有关术语的一切工作,以便使术语数据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成为可能。二、历史的简要回顾国际合作,首先是科学领域的合作,后来是技术领域的合作,曾经导致某些国际专业组织的诞生。这种合作在技术领域中又导致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人们早已认识到术语在相互理解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曾经建立起某些关于术语命名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实际上延缓了术语学的创建。术语研究者们早在17世纪和18世纪已经编制出若干各自领域的术语汇编,如瑞典科学家林奈1735年编写的生物学术语集。到19世纪,必须确定名称的概念愈来愈多。当时,人们已经看到,概念的命名绝非单独的个人能够做到的。为了给概念命名,一定要制定出一整套命名原则。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及其他一些学科中概念的命名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捷克、苏联、德国、奥地利等国的术语研究都对术语进行过广泛的基础研究,因而产生了术语学中的布拉格学派、魁北克学派、苏联学派和维也纳学派。原苏联学者洛特的研究成果早已汇集在供原苏联科学院术语工作中使用的术语学巨作之中。奥地利的术语研究在维斯特1931年发表的著作《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中的国际语言标准化》为国家标准化组织国际联合会第37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7委员会奠定了术语工作的基础。维期特从事的工作促使一系列国际术语原则标准的出现。这些原则标准既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基础,又是很多国家的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基础。承担术语学原则这方面工作的有:国家级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际专业性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某些专业委员会。关于国家级的和国际的原则标准在许多公开出版物中已经做过介绍。三、术语学原则理论的基础普通术语学的理论是术语学原则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的基础是由下列理论知识构成的:①客观事物的理论②概念的理论③概念符号的理论④术语汇编的编纂理论⑤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对应理论这里介绍一下概念的理论、概念符号的理论、术语汇编的编纂理论、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对应理论中的一些要点。1.概念的理论概念是与客观事物对应的思维生成物。概念是用于形成逻辑命题,并使事物条理化的思维单元。概念的内涵是与事物性质对应的概念特征的全部。概念反映的是拥有共同性质的事物。这种事物可称为格式化事物。由一个事物在一个专业领域中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概念,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又可以形成表示不同见解的不同概念。例如,在化学家、水文学家和水力学家看来,“水”这个概念就各不相同。某个概念的外延是直接位于这个概念之下的属于同一抽象层的下位概念的全部。与客观事物性质对应的概念要素就是概念的特征。概念的内涵愈小,其外延就愈大。内涵较小的概念,其上位概念的内涵就更小,直至达到作为某个专业出发概念的基本概念。内涵较大的概念,其下位概念的内涵就更大,如果概念系列不被切断,直至达到与个别事物对应的个别概念。由某个概念出发,向上和向下形成的概念间关系称为概念层级。可以直接划分出下一级概念的概念是上位概念。在概念层级中,除基本概念外的某个概念可通过概念特征的变化构成概念体系中的并列概念。某个概念的并列概念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被限定的概念特征构成的。几个并列概念同属于一个上位概念。每个专业领域都是由一些概念体系组成的。这些概念体系又都开始于基本概念。某个概念的外延表现为这个概念层级中所列举的下位概念。概念体系本身决定了该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任何一个概念的概念外延。概念体系应该是全息体系。这就是说,概念的整个体系应该反映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愈是上位概念,其概念的特征就愈多。基本概念则拥有概念的全部特征。概念的特征可分为性质方面的特征和关系方面的特征。关系方面的特征还可分为应用特征和来源特征。反映事物的形式、大小、材料或硬度等的概念特征是概念的性质方面的特征。概念的来源特征反映的是事物生产者、发明者或其他来源的概念特征。概念作为逻辑命题的组成部分是一切科技领域中的知识基础。概念不同于逻辑命题。逻辑命题是符号层次上的陈述,是符号的生成物,对概念的描述和在逻辑学意义上给概念下定义,是不能混合的两回事。概念的定义可反映出某种见解,而对概念的描述只是对概念特征的说明。概念是思维单元。逻辑命题才是知识单元。2.概念符号的理论概念符号本身也是客观事物,是与其代表的事物或概念对应的事物。在交际过程中应该使用已经约定的符号,即其语义已经得到协调的符号。符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名称功能。符号是其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名称。符号的另一种功能是语义功能,即符号表示概念。在逻辑学或知识工程中使用某种符号时,对符号的功能要特别予以说明,应该指出某种符号代表的是事物,还是概念。例如,如果使用双引号《 》,其中的词语是指事物,如果使用单引号< >,其中的词语则指概念。在术语工作中使用的符号属于书写符号。所谓书写符号就是通过写、画、印、刻的手段形成的符号,可分为概念符号和事物符号两种。语言中的单词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由形式(书写形式与语音形式)和语义构成的综合体。符号的语义在逻辑命题中就是民族共同语中的概念。一个符号可表示一个概念,也可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概念符号包括:形式为词语的名称(指普通名称,即通名)、语义符号、缩略符号、(阿拉伯数学等)数字符号。此外还包括用作通名的专用名称(专名)。普通名称的形式既可以是简单词,也可以是复合词,还可以是词组。术语学中的概念符号差不多都是普通名称。由于语言中的单词数量有限,而概念却多得无法统计,所以不可能仅仅形成单词与概念的对应关系。名称的构成应该反映出概念的内涵。概念的特征表现在名称的要素上面。几乎每种品词都可充当名称要素,即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等都可用作名称的要素。名称的构成应该符合其所属语种的构词法和词组构成规则。在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着源于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国际通用名称。在术语工作中,还要提供出与上述名称对应的本民族语名称。收集并整理上述国际通用名称有助于确定与其对应的本民族语名称。缩略符号(缩略词语)是名称和名称要素的重要源泉。现在,已经有愈来愈多的语义符号用作概念符号。语义符号是非文字符号,既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合的。正像单词句法学的存在一样,也存在着语义符号句法学。用作概念符号或概念符号要素的还有专名和数字符号。在术语学中,专名(如人的家姓)用作概念符号或概念符号要素,并不是指称某个发明者或发现者,而是指称某种单位(如功率单位),或者指称与发明者、发现者相关的概念,如德语名称Dieselmotor(柴油机),Voltmeter(电流计)中的Diesel(狄塞尔)和Volt(伏特)均为家姓。术语学中的概念符号还可以是示意符号。示意符号也是非文字符号。与语义符号不同,示意符号本身可以表明其语义。示意符号既拥有事物符号的功能,也拥有概念符号的功能。语义符号和包括图画符号在内的示意符号在术语学中拥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形式为词语的名称应该是语言上正确的,恰如其分的,简短的并有派生能力的,还应是单义的,即要尽可能体现出名称与概念之间一对一的对应关系。3.术语汇编的编纂理论传统的和使用计算机编纂的术语数据汇编,其最小的单位是每个术语的数据登记。术语汇编中的术语数据由术语数据和术语附加数据两个部分组成。术语数据包括:①概念符号或主题词②概念或事物的描述③概念(事物)关系或主题词关系概念符号包括:形式为词语的名称(其中有优先名称、允许使用的名称、已废弃的名称、曾用名称和新构成的名称)、与本民族语名称对应的某种外语名称、名称的变体、用作术语的专名、缩略符号、数字符号和语义符号。形式为名词的名称,要采用其语法上的基本形式。通过对概念的描述,指出概念的内涵。对概念的最重要的描述是对概念和概念外延的限定及对概念的说明。某些概念,还要写出其分子式。有些概念要用图示作为概念描述的手段。要指出概念在其所属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对于事物,要按照事物的类别予以描述。要说明事物的存在状况、空间状况、时间状况及事物的来源。基本概念的概念外延,要用表明概念体系的图示予以说明。在小型的术语汇编中,这种图示可以从略。在术语的数据登记中,还要注明登记人、序号和登记日期。术语的附加数据包括:权威性的概念符号、语种符号(只出现在多语种的术语数据登记中)、国家符号(指使用同一语种的不同国家)、术语的使用范围(专业领域或公开出版物)和术语的分类符号。还要注明资料来源及资料可靠程度。术语的登记要在概念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每登记一个术语,都应该有上述的术语数据。术语数据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术语数据中的某些符号,如表示语种或表示国家的符号等在国际上应该协调一致。4.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对应理论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如果若干个别事物拥有某些共同的性质,那么由这些事物形成的概念就会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拥有共同性质的某些事物就是拥有共同切割物的事物。这种事物可称为格式化事物。严格说来,概念是与其反映的格式化事物直接对应的,并不直接与其反映的个别事物相对应。与概念对应的概念符号应能体现出概念的最重要的特征。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应该尽可能是一一对应关系。下图是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之间对应关系的常见模式。=事物1=事物2=事物n△=格式化事物(由,…构成)○=概念=概念符号1=概念符号2=概念符号n如果上面常见的模式中不存在概念符号…的话,就会出现单义性的对应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概念符号…便成为概念符号的同义符号。5.维斯特的术语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确认的维斯特的术语模式体现了普通术语学原则理论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术语模式表明客观事物—概念—概念符号的概念—概念符号之间的关系。这个模式如下图所示:a1,a2个别事物;A1,A2由a1,a2形成的个别概念;A概念(拥有A1,A2的共同特征);B概念符号的概念;B1,B2由b1,b2形成的个别概念符号的概念b1,b2个别的概念符号。客观事物—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多种多样。这是因为,由于目的不同,由一个事物可以形成几个概念。这就涉及所谓格式化事物的问题。如果一定数量的事物拥有共同切割物,即拥有某些共同性质,这些性质又与由事物形成的概念的特征相应,就可由这些事物构成格式化事物。请见上图中的A。按照维斯特的术语模式,概念符号的概念—概念之间的永恒对应是在人们之间取得单义理解的前提。概念符号的概念是构成有少许不同的一切个别的概念符号的模型。关于原则的理论是制定统一的术语学原则、规定和方法的理论框架。在国际专业组织、区域性国际专业组织和国家级专业组织中,术语学原则、规定和方法应有助于人们编纂统一的科技术语汇编。鉴于术语工作服务于各种不同目的,往往还要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原则、规定和方法。承担术语学原则这方面工作的有:专业性组织、标准化组织、科学院和某些专业委员会等,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第37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第1分委会、德国标准化研究所(DIN)的术语标准化委员会(NAT)、奥地利标准化研究所的第33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在原苏联,由原苏联科学院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承担这项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37委员会是以联络实体的身份为这项工作提供服务的。除了普通术语学原则外,还有诸如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和化学等个别专业的术语原则。在这些学科中各有自己专业的术语学原则理论。专业术语学原则要由相关的专业组织拟定。某个专业的术语学原则是用于协调该专业的术语及其命名方法的。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投入这项关于术语学原则的共同性工作。当前,还要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让人们对术语学原则这方面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内涵及其对于科技的需求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文物科技体系的概念;并从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域与环节、可移动性与材质两个维度,对文物科技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为进一步系统梳理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需求,制定发展路线图,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如何有效促进文物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