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领先产业集群的比较研究,可以将面向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概括为三个层次、十二种类型。我国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中采用政府主导型和准行政机构主导型的模式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众多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园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上海的产业调整与城市景观的优化。如何加快科技企业成长,如何集中整合政府服务资源和市场服务资源,建立无围墙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多媒体平台")是由上海市科委和长宁区政府于2004年共同出资组建的,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多媒体平台是为服务上海市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而建设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同时也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多媒体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建设》2020,(1):38-38
浙江已在平台、工厂、园区等多个层面,为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准备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尽管共享制造仍属新兴概念,但浙江省在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积极发展共享经济的过程中,已在平台、工厂、园区等多个层面,为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准备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科委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支持体系"作为"科教兴市"中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之后,各区县主动地对接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类科技载体建设,构成政企互动的服务网络;制定了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科技公共服务政策,形成政府专项资金的聚焦重点;整合和调动、统筹区域内各类创新服务资源,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使平台服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已作为一种资本走向国家与地方发展政策的前沿,引起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的中心,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框架显现、研究日趋成熟,为了进一步发展,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厦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做以一定的分析,尤其在政府服务、企业推动和集聚区建设方面,思考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纵横》2012,(3):22-24
活动一:正式启动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科技活动周期间,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沈阳绿谷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举行。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是以生物药学、生物光学、生物材料、基因组学、细胞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以眼科产品研发为突破点,拥有众多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的生物医药开发与服务平台。该平台建设过程中,已为各单位提供服务40余项、技术咨询86次,正式启动后将进一步整合与聚集辽宁省眼科医药创新和眼科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力量,促进本土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沈阳市眼科医药创新体系,从而服务并推动全市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太原科技》2014,(11):80-80
近日,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信息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在太原开通。这是全国首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信息服务的大型专业平台,标志着山西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山西省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称,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山西省着力打造的山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惠企"工程。平台将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上海确定重点推进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后,作为上海创新资源和服务的集大成者,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平台与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进行"无缝"对接,真正成为上海城市转型、科学发展的公共助推器?为此,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小到网站主页设计、大到整体推进布局的一系列探索,据记者获悉,平台管理中心最新的动作,是针对九大领域每个产业推出相应专题,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资源集散池"。本期"研发平台"栏目,将结合权威人士对当前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的分析和判断,关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如何助力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探寻平台与产业发展之间"相生相荣"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潘慧  刘震 《广东科技》2014,(15):48-49
东莞市横沥镇模具产业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横沥镇积极响应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扶持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而组建的。作为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和中国模具制造名镇,横沥镇十分重视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欲借平台优势打造3D技术产业集聚区。为进一步了解平台建设情况,本刊记者走访了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之模具产业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总结了湖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的需求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并分析了湖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湖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在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共享云平台的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HNCORS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应急测绘数据快速采集与服务平台4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思路与解决方案,为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陕西省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迫切。在分析陕西省平台建设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资源整合与流动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在平台组织机构的构建、体制机制的建设、运作模式的选择、法规政策的制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影响因素的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因素。得出联盟匹配性、沟通、信任、联盟投入度与产业平台的基础性服务、研发服务、服务质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应改善联盟匹配程度,促进联盟内成员相互沟通,提高联盟内成员信任度,加大联盟投入可有效改进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发展所需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各地贯彻《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精神,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和上海市新的发展规划中,新材料产业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重视高度。作为政府扶持产业、推动科学发展的助推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也在不断思索着如何贴近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服务。新材料的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对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有着什么样的要求?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的专家陈士信先生。这名在新材料领域有着颇深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老先生,诚恳地与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6.
科研范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研范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数字平台构筑了科技创新的新基座。文章分析了科技发展对科研范式变革的新要求,数字化转型引领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提出数字平台赋能科研范式数字化变革的构想,并基于“未来实验室”提出数字平台赋能科研范式数字化变革的具体实践。研究成果有望为各科研机构的科研数据治理和科研组织模式管理提供参考,为提升我国战略科技创新力量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区域特色突出,平台企业在新形势下发展面临新机遇。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并采用数字经济研究框架分析了平台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文章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态势呈现出“4+5+N”的分布特点,其发展模式包括技术引领型、老树新枝型、从零到一型、模式创新型四大类型。平台企业可从战略谋划、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新基建、数据要素价值化等六个方面着手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平台是利用产业孵化器的区域网络或全国网络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层次的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增进信息沟通、提高融资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人才培训、提供管理咨询、辅导帮助创业、营销开拓市场和政策法律服务8种作用。目前国内外3种常见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分别是政府支撑模式、产业园模式和共享共建模式。在详细探讨这些平台作用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凡 《华东科技》2011,(1):74-75
被誉为"城市创新资源集散中心"的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6年来,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从简单的仪器、数据信息共享服务,逐渐发展到拥有18个区县服务中心、30余个园区服务站、20个行业协会服务站,加上遍布全市的数百家服务加盟机构组成的影响力覆盖全市范围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毛良玉 《科技信息》2010,(3):I0046-I0046,I0107
在信息化浪潮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建设如火如荼。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规划和实施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只有明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总体规划及体系结构,才能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校园,保证高校数字化校园运行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