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将多义词教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隐喻、转喻以及文化语境等相关研究结合起来,提出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义项扩展的内在动因,并通过语义关系网和映射关系图将多义词义项延伸的理据性直观地呈现给学习者,从而帮助其提升学习多义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隐喻和词汇的概念和关系,分析英语中多义词、复合词及成语等是如何借助隐喻产生的。由此得到启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汇习得,这样学习词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义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体现出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多义词产生的原因,揭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隐喻和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指出多义化过程是借助隐喻和转喻两个认知手段来实现的,并通过Anderson的语义网络理论和Stein等的准确添加理论探讨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进而得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并指出运用隐喻思维是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义词的隐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还是种思维模式,它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隐喻在词义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英语词汇的多义性,大量的词义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用隐喻理论揭示多义词的产生和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而认知隐喻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重要的认知理据之一,这为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途经。这一新的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还有待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对这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统计结果显示,采用隐喻教学法的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的控制组的成绩。这一结果表明,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因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隐喻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进而着重讨论隐喻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在以下方面: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对比英汉词汇的隐喻意义的文化差异;剖析英汉词汇的隐喻意义蕴含的价值观念;剖析英汉词汇的隐喻意义蕴含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9.
张羽  刘孟兰 《科技信息》2008,(1):186-186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运行机制的探讨,将该理论具体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分析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探索培养隐喻意识与英语词义扩展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曾楚芝 《科技信息》2012,(22):183-183
本文以多义词in为例,通过分析in的语义结构,阐述隐喻的语义扩展功能,提出在外语词汇的教学中,借助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解释多义词的语义结构;并提出在二语教学中普及隐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隐喻理论的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把它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今隐喻研究已经突破了修辞范畴,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隐喻的功能,阐述了隐喻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其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了隐喻理论之于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闅愬柣鐞嗚鐨勭爺绌跺凡鏈変簩鍗冨骞寸殑鍘嗗彶,浼犵粺鎶婂畠浣滀负璇楀銆佷慨杈炲鐨勪竴閮ㄥ垎鍐呭.濡備粖闅愬柣鐮旂┒宸茬粡绐佺牬浜嗕慨杈炶寖鐣?闅愬柣琚涓烘槸浜虹被璁ょ煡鐨勫熀鏈ā寮?鏈枃涓昏浠嬬粛浜嗛殣鍠荤殑鍔熻兘,闃愯堪浜嗛殣鍠诲璇█鍙戝睍鐨勫奖鍝嶅強鍏舵枃鍖栧唴娑?杩涜€屾帰璁ㄤ簡闅愬柣鐞嗚涔嬩簬鏁欏鐨勬剰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结合大量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空间维度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地位域和程度域。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在分析隐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隐喻认知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理解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词汇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策略,并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英语的一大特色。概念隐喻理论指出,一个词语诸多义项不是任意的关联,隐喻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是词义扩展的重要理据。教师帮助学习者了解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对词汇多个义项的记忆将不再是孤立的、割裂的,从而可大大减轻其记忆负担,激发词汇学习的兴趣,促进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空间隐喻作为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由空间隐喻构建的。IN和OUT均表现为一种空间意象图式,是以人体为容器原型的隐喻投射。容器的空间性状都被投射到了非空间事物或概念上,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更具体,更容易被感知。杂乱无章的语言现象归纳到了容器隐喻里,同时丰富了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