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2.
彭卉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49-150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创造风格著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传统写法及创作手段无法表现出伍尔芙作品紧追意识、心灵以及美的影像叙述。故分析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作为一个展现伍尔芙意识流语言构架艺术的举证。  相似文献   

3.
弗吉妮娅·伍尔芙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创作出《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女性文学的批评和文学女性的评介鞭辟入里,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开辟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奠定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和意识流小说家代表的伍尔芙和福克纳,在创作中体现出许多相似性,而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又令他们作品的艺术表现各有千秋。他们都具有非凡的艺术想象力,福克纳的想象是理智的推想,而伍尔芙有些想象虽然超乎现实,甚至类似于神话的效果,却也同样符合文学的审美要求,并且体现了作家的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是中国女性摆脱几千年男权文化规约,不断觉醒、反抗与重建女性性别角色的时代,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经历了做人——女人——自我的几个阶段的寻找与探索。一代代女性作家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殷切关注,对重建女性精神家园的焦灼与困惑,本文试图解析现代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意象,揭示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建女性人格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鲜明而充分的表达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性别歧视和传统束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分析了伍尔夫阐述的女性获得独立和解放的途径:运用手中的笔,通过女性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独特声音;探讨了伍尔芙缔造两性和谐世界的双性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7.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183;伍尔夫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鲜明而充分的表达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性别歧视和传统束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分析了伍尔夫阐述的女性获得独立和解放的途径:运用手中的笔,通过女性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独特声音;探讨了伍尔芙缔造两性和谐世界的双性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作家威拉.凯瑟在其代表作《啊,拓荒者!》中,塑造了亚历山德拉这一勤劳睿智独立的西部拓荒女性角色。她通过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观点的角度将亚历山德拉与小说中的其它男性角色进行对比,以分析亚历山德拉这个挑战男性偏见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作家威拉·凯瑟在其代表作<啊,拓荒者!>中,塑造了亚历山德拉这一勤劳睿智独立的西部拓荒女性角色.她通过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观点的角度将亚历山德拉与小说中的其它男性角色进行对比,以分析亚历山德拉这个挑战男性偏见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井》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的名作,文章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揭示了女主人公赫斯特的身份危机与内心的彷徨,揭示了一个在孤独中挣扎、被边缘化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启示女性必须摆脱源自个人内心以及来自社会的束缚与枷锁,重建自我意识,重塑生活、重塑自我,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女性的自我性别意识也有所提升,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女性保留着传统的性别观念,本文将从当代女性存在的传统性别意识现状出发,分析原因,从矫正女性自我认知中的偏差、进一步消除社会性别歧视、确立具有操作意义的女性新价值标准,提高女性个体的文化素质和职业层次等四个方面提升当代女性自我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拉康的主体构建理论对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中马南的生命轨迹进行剖析。从他对宗教的迷狂,到物化成织虫的“物性”存在,再到最后“人性”的回归,探讨了主体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对自我进行认识和定义的.揭示了主体概念背后,想像关系中的虚幻镜像和象征关系中的象征语言是如何操纵着主体的命运的。  相似文献   

13.
邓治  彭凌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118-119,129
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盛行的年代正是肖班创作《觉醒》之时。自然主义的核心概念,诸如环境、本能等,与主人公爱德娜性欲觉醒等主题情景构成鲜明的对话态势。自然主义注重探究人的生理层面,这一理论内涵与《觉醒》描写女性欲望、反映女性生活等写实风格具有某种内在的对话关系。彼此丰富的对话内容也揭示了《觉醒》的自然主义内蕴。  相似文献   

14.
江西苏区妇女职业教育是江西革命根据地时期妇女教育与革命政权结合的产物,为该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之一,是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本文在研究江西苏区妇女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该教育类型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的革命性与阶级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与普遍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等。对该教育类型的特点总结有利于强化对该时期妇女教育及革命政权建设的认识,有利于深化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将该教育类型的积极价值借鉴于当今妇女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利于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张抗抗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小说有其独特的风格。她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无性别区分的理性思考,渗透着作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并启发了众多读者对"人"的深层次思考,尤其是引起了女性读者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也对当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清新小说塑造了众多与传统迥异的女性形象,集中呈现了晚清女性生活的新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女性对自我的体察与感悟。从“我”之初现,到被“大我”淹没的“我”,到歧路上畸态的“我”,再到对“旧我”的皈依,晚清新小说的女性形象对作为个体的“我”的认知走过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7.
从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同时就蚌埠学院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对科学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世纪文学界的"黑马",董立勃的下野地系列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因为过多的重复自我也引起了非议。董立勃深思熟虑后创作的新作《暗红》终于全面成功转型:一、从男女情到兄弟义,二、从垦荒悲歌到历史反思,三、从清新柔美到坚硬冷峻,摆脱了下野地的局限,可谓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从史的角度和影片精神内核的层面看,迪士尼动画中,女性的自我构建体现出主体性、空间实践性及参照性的特点,强调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独立、坚韧品格的形成;两性关系展露出“拯救—反对—合作”的发展历程,追求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合作;女性与自然关系上,则宣示女性在自然和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必要性,这是实现从“缺席”走向“在场”的条件。迪士尼电影公主形象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女性建构”提供了可感、可思、可行的艺术借鉴意义,也凸显出女性在性别平等和生态保护领域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所在、时代要求和现实选择。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时代内涵和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