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散聚合制备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为单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了分散聚合体系中各组分,如单体、分散介质和引发剂等用量的变化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体系中的单体浓度、分散介质特性、引发剂用量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配方,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成功制备出粒径2~5 μm、单分散性良好的聚苯乙烯微球,且微球表面光洁,外形均匀对称,相互之间没有粘连.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可聚合型分散剂,甲醇为分散介质,研究了苯乙烯的分散聚合,制得了表面带正电荷的粒径为0.98~2.78μm,分散系数为0.04~0.25的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聚苯乙烯微球的形貌,探讨了分散聚合过程及分散剂浓度等反应参数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t)/m(MeOH)为0.1、m(DMC)/m(St)为0.02和m(AIBN)/m(St)为0.02时,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系数最低(为0.04),粒径为2.78μm。  相似文献   

3.
采用苯乙烯磺酸钠电荷稳定分散聚合体系,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通过后滴加功能单体4-烯丙氧基-2-羟基苯甲酮(BP-OH),制备出表面带有二苯甲酮光引发基团的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功能单体BP-OH的补加时间及总反应时间对微球形貌及功能基团结合量的影响,并将所制备的功能性PS微球在紫外光辐照下引发荧光单体7-甲基丙烯酰氧乙基-4-甲基香豆素(MCMA)反应;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荧光显微镜(FM)对微球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具有光引发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二醇(PEG)、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技术在水溶液中一步制得了聚乙二醇/丙烯酸/丙烯酰胺(PEG/AA/AM)水凝胶.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交联剂用量、聚乙二醇含量对凝胶吸水倍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凝胶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研究了水凝胶对结晶紫的脱色行为.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合成条件下,所得水凝胶的最大吸水倍率达到240 g.g-1,PEG/AA/AM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180 min时对浓度为200 mg.L-1的结晶紫的脱色率可达到94%.  相似文献   

5.
在乙醇 水介质中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单分散性好,交联度高,粒径在3~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考察了单体、引发剂、稳定剂、交联剂浓度和介质配比对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剂、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速率增大,粒径呈增加趋势;稳定剂浓度增大,粒径减小.粒径在单体浓度为100g·L-1时出现一个最小值.初步探讨了聚合方法对粒径、粒径分布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用传统方法制备微球粒径不均的缺点,实验使用自制的膜乳化装置,通过膜乳化法制备粒径在12~20μm、单分散系数小于20%的聚苯乙烯多孔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考察多孔微球的表面形貌及孔径.结果表明:膜孔径是影响微球粒径的决定性因素;适当的膜乳化压力、乳化剂和分散剂浓度是生产粒径均一微球的重要条件;在致孔剂DBP质量分数为20%时,微球的平均孔径为0.12 μm.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三钙(TCP)和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对炭黑与苯乙烯进行原位悬浮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炭黑复合粒子。探讨了分散速度和分散时间对炭黑在苯乙烯中均匀分散的影响,研究了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分散剂的用量对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高速分散机分散,分散速度越大,所需分散时间越短;当选用有机-无机复合分散剂磷酸三钙(TCP)和聚乙烯醇(PVA),质量比为2:1,分段反应升温,先在 75 ℃下反应1.5 h,然后缓慢升温至85 ℃反应4 h,最后在95 ℃下反应0.5 h,可以得到成球率100%、粒径较为理想的黑色有光泽的聚苯乙烯/炭黑复合微球。DSC测试结果表明,在加入炭黑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10 ℃左右,但炭黑用量(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5%时,聚合物Tg并不随炭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出球形度良好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讨论了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加料方式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随着初始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布变宽;随着分散稳定剂PVP浓度的增大,微球粒径变大,分布变窄。且一次加料有助于形成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吡咯(PS/PPY)复合微球,以其为载体负载钼活性中心制备了PS/PPY复合微球负载钼系催化剂,系统研究了载体性质对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环辛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亲水性的负载型催化剂在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催化体系中催化活性较高;聚合物的掺杂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硝酸铁为氧化剂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合成磁性微球的尺寸和磁性能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巨磁阻生物传感器检测磁性微球的数量.结果表明:磁性微球粒径大小为0.5~50μ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56 A.m2.kg-1.巨磁阻生物传感器对磁性聚苯乙烯微球数量具有很好的可检测性.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磁性微球数量的增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增强.在磁性微球一定数量的情况下,随着磁性微球粒径的增大,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葡萄糖、聚乙二醇(PEG)和高级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缩醛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速率;加入乳化剂可有效促进两相体系混合,防止糖苷焦化,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酯化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一系列酯化产物的酸值、羟值、皂化值和HLB值,研究了表面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碳链增长,临界胶束浓度(ccm)呈降低趋势;亲水基中乙氧基数(EO)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呈增加趋势,表面张力降低的能力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郭旭初  王林鹏 《河南科学》2001,19(2):199-201
通过聚苯乙烯塑料(PS)催化裂解制备苯乙烯方法研究,对PS热裂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对PS裂解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旭初  王林鹏 《河南科学》2001,19(2):199-201
通过聚苯乙烯塑料(PS)催化裂解制备苯乙烯方法研究,对PS热裂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对PS裂解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用透射电镜(TEM)研究聚合物的领域,四氧化钌(RuO4)是常用的染色剂。RuO4可对聚乙二醇(PEG)染色,从而提高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物在TEM观察中图像的衬度。为探索RuO4对PEG的染色行为,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RuO4染PEG的化学反应机理,发现RuO4将PEG氧化成酯、羧酸及羧酸盐。并用凝胶色谱法(GPC)对比染色前后PEG分子量的变化,发现染色后PEG除了被氧化成酯、羧酸及羧酸盐外,还有部分发生交联。采用微商热重法(DTG)研究染色前后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发现染色后聚合物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As nanoscopic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nanomate- rials have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or their spe- cific capability in the optics, electrics, calorifics, mag- netics, catalysis and mechanics …  相似文献   

16.
溶剂酯化法制备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剂酯化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量、阻聚剂量、反应时间及携水剂甲苯用量对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比为1.8,催化剂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5%,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8 h,携水剂甲苯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120%时反应酯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The catalyst {[(2-ArN == C(Me)(2C5H3N]FeCl2} (Ar = 2-C6H4(i-Pr)) with methylaluminoxane (MAO) as cocatalyst was intercalated between layers of montmorillonite (MMT) for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Metallocene catalyst Me2Si(Ind)2ZrCl2 and MAO was then added to form a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A PE/MMT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with α-olefins produced in situ from ethylene over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The catalytic system was of high polymeric activity. The resultant PE/MMT nanocomposites were stable and got increases in tensile strength and temperature of maximum weight loss (Tonset).  相似文献   

18.
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PS)刷保护的纳米银(Ag NPs)和纳米铜(Cu NPs)粒子.首先用二苄基三硫代酯为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制备含三硫代酯基团的PS;然后以PS为稳定剂,硼氢化钠(NaBH4)或水合肼为还原剂,原位还原硝酸银和醋酸铜得到聚物刷保护的Ag NPs和Cu NPs.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三硫代酯基团的聚合物不必经过还原和水解成巯基,可直接作为配体制备稳定的Ag NPs和Cu NPs,粒子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所得Cu NPs可放置数月不被氧化.  相似文献   

19.
银/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银粒子与聚合物复合,不仅可改善银粒子的分散性,还可赋予高分子材料纳米粒子的特有性能。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制备了稳定的Ag纳米胶体,并以[BMIM].BF4/乙醇为混和溶剂,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制备出银/聚苯乙烯(Ag/PS)纳米核壳复合粒子,并对复合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Concentration of certain myxoviruse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 D Kanarek  G W Tribe 《Nature》1967,214(5091):927-9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