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条械新种图1图2 Acer Zhongtiaoense Fena et B.L.Li,sp.nov.Sect.Trifoliata pax Ser.Grisea Pojark.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表了文昌县昌洒镇附近天然生长的一种新植物,名为平昌锥。它的果可食;木材可供建筑与制家具,因此,它的发表,无论对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常绿小乔木。高2.5—8米,胸径3—12厘米,树皮淡黄至黄色,平滑。一年生枝红褐色,无毛;多年生枝灰黄色,具纵裂纹。叶革质,互生,叶柄扭转呈两行排列,椭圆形、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0.5(15)厘米,宽2—3.5(5.2)厘米,先端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或近全缘(在幼苗和萌生枝上,具疏钝齿),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略被白粉;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微隆起,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6—9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隐约可见。叶柄粗壮,长11—18毫米。花芽卵形,近顶生或腋生,单生或双生。花美丽,杯状,径8—9.5厘米,近无柄。苞片及萼片10—12(13),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花后宿存,革质,边缘干膜质,萼片卵圆形,长12—20毫米,宽10—18毫米,先端圆,红褐色,背部中央被银灰色绢毛,近边缘无毛;花瓣5—7(8),红色或淡红色,倒卵形,长3.5—5.7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微缺或呈2裂,最外面1—2(3)瓣背部中央被银灰  相似文献   

4.
<正> 常绿小乔木。高2.5—8米,胸径3—12厘米,树皮淡黄至黄色,平滑。一年生枝红褐色,无毛;多年生枝灰黄色,具纵裂纹。叶革质,互生,叶柄扭转呈两行排列,椭圆形、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0.5(15)厘米,宽2—3.5(5.2)厘米,先端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或近全缘(在幼苗和萌生枝上,具疏钝齿),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略被白粉;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微隆起,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6—9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隐约可见。叶柄粗壮,长11—18毫米。花芽卵形,近顶生或腋生,单生或双生。花美丽,杯状,径8—9.5厘米,近无柄。苞片及萼片10—12(13),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花后宿存,革质,边缘干膜质,萼片卵圆形,长12—20毫米,宽10—18毫米,先端圆,红褐色,背部中央被银灰色绢毛,近边缘无毛;花瓣5—7(8),红色或淡红色,倒卵形,长3.5—5.7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微缺或呈2裂,最外面1—2(3)瓣背部中央被银灰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发现桦木属一新种,并命名为武夷桦(Betula wuyiensisXiao Jia-bin)。  相似文献   

6.
中国木兰属一新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发表了中国木兰属一新种,即鸡公玉兰Magnolia jigongshanensis T.B.Zhao,D.L.Fu et W.B.Sun,sp.nov.,本新种与罗田玉兰M.pilocarpa Z.Z.Zhao et Z.W.Xie近似,但区别,幼枝淡黄绿色,被短柔毛,叶薄革质、革质,侧脉5-9对,背面被弯曲短柔毛,具7种叶型:①宽椭圆形或宽卵形,先端凹裂,似凹叶厚朴;②侧卵形,先端凹似凹叶森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采自浙江槭树科毛脉槭一新变种:武义毛脉槭.新变种与模式变种的区别在于其叶片基部平截,3裂或偶有不明显5裂,5裂者基部2裂片较小,长不及6mm.  相似文献   

8.
9.
绢藓属分为两个亚属,即绢藓亚属(Subgen.Entodon Mizushima)和红柄亚属(subgen.Erythropus Mizushima)。绢藓亚属全世界已报导的有70种,大多分布在拉丁美洲、南非。大洋洲和亚洲东部及中部也有分布。少数种分布于欧洲与北美洲。我国有记录的共8种,其中Entodon smargdimus Par.et Broth.经作者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发现它应改隶于红柄亚属。因此本亚属有记录的实际只有7种。作者研究我国本亚属标本,又增添了2个新记录、并发  相似文献   

10.
<正> 土螱属(Odontotermes)的一些种类在我国南方危害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檫(Sassafras tzumu Hemsl.)等六十多种主要用材树种,特别是对树苗以及幼树危害更大,轻则影响幼树生长,形成“小老树”,重则植株枯死。同时,土螱属的种类可在江河堤围和山塘水库的土坝中营巢栖居,所形成的主巢腔、菌圃腔,联接主巢与菌圃、菌圃与菌圃之间的拱形隧道以及群体到背水坡、迎水坡活动所构筑的隧道均构成巨大隐患,可引起漏水,造成跌窝,甚至决堤垮坝。有的种类还可破坏房屋建筑木构件。 在我国,北纬35℃以南的江苏、上海、河南、安徽、甘肃、陕西、四川、西藏、云南、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