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开展的前提。工业部门是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重点领域,且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碳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行业配额分配作为一种有效的分配机制对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建立了历史累计碳排放、工业产值、碳强度、技术投入、出口程度等5个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极大熵模型对中国2030年的工业部门碳排放进行了配额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排放权分配方式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方法】首先刻画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模型,进而在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条件下得到生产企业产量变化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对社会福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3种碳排放权分配方式都将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其中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对消费者剩余会造成相同程度的减少,而当政府利用基准分配法分配碳排放权时,消费者剩余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此外,还讨论了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不同分配方式影响生产者剩余变化的一些充分条件。最后证明了3种分配方式都将减少社会总福利,当政府采用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时碳排放机制对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相同,而且比采用基准分配法时社会总福利减小的幅度更大。【结论】主要结果推广了一些先前研究的成果,并充实了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下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社会福利分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碳排放权分配方式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方法】首先刻画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模型,进而在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的条件下得到生产企业产量变化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对社会福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3种碳排放权分配方式都将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其中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对消费者剩余会造成相同程度的减少,而当政府利用基准分配法分配碳排放权时,消费者剩余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得到更大的保障。此外,还讨论了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不同分配方式影响生产者剩余变化的一些充分条件。最后证明了3种分配方式都将减少社会总福利,当政府采用历史排放法与拍卖分配法时碳排放机制对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相同,而且比采用基准分配法时社会总福利减小的幅度更大。【结论】主要结果推广了一些先前研究的成果,并充实了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下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社会福利分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制约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运用博弈模型、Spence劳动力市场模型和Akerlof"柠檬市场"模型对比分析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关系及信息不对称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号传递十分复杂且困难,企业谎报碳排放需求量及政府不传递分配信号导致一级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分配额度偏高,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碳市场的信号传递提供可靠的保证;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权威导致了二级市场交易不公,通过建立完善的评级制度、构建统一的第三方平台、形成合理的监管机制等方式,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湖北等七省市陆续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引入,会在短期内造成覆盖行业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对行业利润造成影响.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行业受碳排放交易体系影响的具体机理,并建立起古诺多寡头垄断模型,量化分析不同情景下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对电力、水泥、有色金属和钢铁四大高耗能行业的经济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省目前的碳配额价格水平和免费配额分配比例下,四大高耗能行业的利润降幅均不到1%,受到的短期经济影响很小.敏感性分析显示,行业利润变化率对免费配额比例的变化较为敏感.四大高耗能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受到的短期经济影响最强,在未来逐步加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碳税和碳限额政策下损失厌恶零售商的双采购资源模型。求解需求不确定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进而得到期望效用和碳排放。将两政策下的最优决策分别与无碳约束情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碳政策在有效管理碳排放的同时会降低零售商的期望效用;与碳税政策相比,碳限额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高效用利润与低碳排放的效果。对比单采购与双采购资源两种模式,得到各自效用利润与碳排放量的优势范围。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别描述碳税、碳配额和零售商损失厌恶系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肖勇  裴飞  胡伟  王函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355-8362
本文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基础,针对电量预测与碳减排目标设定难以结合的问题,从减排责任、减排能力与减排潜力三个方向入手,提出一种基于熵值法的碳配额模型,并且通过灰色预测的方法解决历史数据少的问题从而实现电量预测,最后通过综合考量碳配额在电力预测中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碳配额的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后验差检验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引入碳配额分配方式后的灰色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指导地区制定能源政策,并在兼顾地区历史发展水平与GDP水平的同时完善碳配额制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二级易腐品供应链,建立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制造商为主导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当市场需求依赖于制造商的减排技术水平、零售商的促销努力、销售价格以及库存水平时,分析模型最优解的相关性质并设计算法求解制造商的最优减排技术水平和批发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购时间、订购次数、销售价格与促销努力.利用数值算例验证理论结果并分析相关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增加碳配额取值有利于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增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则会使制造商的利润降低;碳配额对零售商的利润没有影响但增加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能够使其利润增加;碳配额对供应链的碳排放没有影响但增加碳排放权价格能够减少碳排放;制造商更愿意对变质率大的产品投资减排技术来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对港口企业采纳绿色技术行为决策中的作用,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地方政府与港口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结合前景理论思想弥补了传统演化博弈理论中收益值为期望效用的缺陷,采用更加贴切的主观感知价值构建基于碳配额约束下博弈双方的损益矩阵.结果表明:当港口企业采纳绿色技术获得的主观感知收益与购买碳排放额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下考虑碳排放的延时补货库存控制模型,并与不考虑碳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两者最优订购量和总成本在不同环境下发生的变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有效地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最优订购量取决于临界值的大小,碳配额影响总成本,企业可将多余的碳配额在市场上出售获得收益,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生产库存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碳排放由于占比大且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焦点.面对现有减排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反弹效应,基于总量控制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将成为未来道路交通碳排放治理的重要手段.综述了道路交通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现状,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受控主体不同,将其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种交易机制,分别论述了这3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比总结了各自的配额原则、作用机理与优缺点.为实现道路交通碳排放3个驱动因素即燃料排放因子、车辆能耗强度、交通活动需求的协同优化,提出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总量、交易主体、政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构建我国碳汇市场.对实际构建过程中的碳汇市场主体的界定、环境制约因素、相关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一种新、均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交易作为促减排的成熟手段之一,量化其对城市生产中碳排放及影响路径对我国未来促发展保生态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对减排效果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方法厘清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并且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可通过提高试点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量和降低碳排放强度以提高减排效率。本研究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鼓励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引进和国外先进的“绿色”生产链以及根据其发展需求不同调整第二产业占比以降低碳排放量和降低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预算平衡条件下,构建包含政府和双寡头交通工具生产商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间效率差异以及负外部性差异对低碳交通领域政府碳税和补贴规制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碳技术开发成本的不断降低,政府对传统高碳交通企业的最优碳税强度不断增大,而对低碳排放技术生产企业的最优补贴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成倒U型关系。政府参与市场规制是解决市场失灵、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有效途径,但应根据低碳技术发展水平合理配置碳税与补贴两种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5.
 钢铁行业能耗大、碳排放高,是碳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分析辽宁省重点钢铁企业的碳排放核查数据发现,2013-2017年辽宁省重点钢铁企业主营产品粗钢产量为5465.49~5876.37万t;辽宁省重点钢铁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排放总量为10046.39~12468.14万t,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从碳排放类别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占企业总排放量的80%以上,其次是净购入电力、热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13%。从不同工序看,炼铁工序碳排放量最大,平均占比40.82%,且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辅助工序碳排放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企业碳排放总量和总能耗均与主营产品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以2017年辽宁省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为基础,发现纳管的15家企业的配额总量约为10700.51万tCO2,总体表现为配额盈余。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 许多国家推行了多种新能源扶持政策, 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价格补贴(feed-in tariff, FIT) 政策和可交易绿色证书(tradable green certificate, TGC) 政策等, 用以完成绿色能源发电的配额要求. 为了研究不同的新能源扶持政策对寡头竞争电力市场的影响, 采用古诺竞争均衡理论分别建立了考虑FIT 和TGC 两种政策的电力市场竞争均衡模型, 并采用两层优化结构实现了市场管理者通过调控补贴价格或证书价格来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政策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得到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该研究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7.
将实物期权的思想引入碳排放权价值的研究.先通过B-S模型分析不考虑碳减排处理技术的碳排放权价值,再进行基于碳减排处理技术的碳排放权价值分析.得到含有碳减排处理技术的碳排放权的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私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运营停车设施系统中,考虑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私人企业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停车资源分配情况、停车收费设定标准,以及停车需求数量的大小.结果表明,租赁费率变化对于停车费、停车需求量、停车位分配比例无影响;收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停车需求量下降;私人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导致全社会福利水平相应降低;停车设施总体数量增加时,全社会福利有所增长;停车搜索时间增加导致全社会福利下降.此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停车设施的规划、停车费率的设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全球变暖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碳排放交易机制已成为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控制碳排放手段。建立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随机性库存控制模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最优订购量与期望成本的变化,得出当碳交易价格增加时,最优订购量会减少;碳排放配额增加时,期望成本会减少,而最优订购量保持不变。最后用算例说明碳排放交易机制使政府更重视企业微观层面的节能减排,引导企业更倾向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