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海燕 《奇闻怪事》2009,(11):88-88
众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同时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当力求为他们创设更好的成长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作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现了各种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作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现了各种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积极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现状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江西省450名留守儿童,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中女孩获得社会支持比男孩更多,六年级获得的社会支持比五年级更多,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2留守儿童与别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比单独的孤独感更低,跟父母一方生活与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比,体验的孤独感更低;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留守儿童内心孤独感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奖惩等方面进行比较,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小学2307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总焦虑倾向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获得的奖励偏少,受到的处罚偏多;留守儿童以留守儿童为玩伴的居多;留守儿童长大后的工作是打工赚钱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运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否能得到彻底解决,有赖于人们对问题本质的清晰认知.尝试理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思路中的几组关系,并明晰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运作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年轻农民(父辈)纷纷外出打工,其子女留在家乡由祖辈照顾--农村隔代监护由此产生,并成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的重要模式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在贵州省留守儿童比较普遍的几个乡镇开展了专题调查.本文依据访谈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产生的原因、隔代监护现象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儿童社会化理论对隔代监护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监护缺位,造成家庭社会化功能严重弱化;父母监护缺位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三年前外出打工的母亲今年春节回到家中,现已六岁的女儿好奇地问她:“妈妈,你家在哪儿?你家也喂猪吗?”这个真实的故事引发了我对“留守儿童”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李昌先 《科技信息》2012,(1):424-424,429
文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阐述了县级图书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可行性,提出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健康地成长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乡镇图书馆的现状,分析了乡镇图书馆对留守儿童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建设乡镇图书馆,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用户群体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他们的孩子大多被留在了家乡,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薄弱环节,其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泉州市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衍生物,现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现状的实际调查,实证分析了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剖析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四大成因,最后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特定的时代背景,详细阐述了这些儿童由于家庭不正常而引起的家庭教育缺失表现及影响,探讨和分析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农民工流动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大量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亲子教育缺位、教育期望出现偏差、临时监护人监护责任浅层化、教育能力低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内容片面等.因此,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均应采取相应对策,合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不断凸现,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在全局性、系统性、深入性、前瞻性方面还存在缺失,有些结论甚至还存在矛盾,有些内容如安全、营养等方面还未涉及,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利用对广西阳朔县436名儿童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为比较对象,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留守"经历在个别社会化指标上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较大影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欠缺与同辈群体和亲戚间的交往;家庭结构观念松散,亲子关系淡化;孤独感较强;缺乏合群性,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常宁市29所农村中小学的调研,发现较多"留守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一些较突出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普遍厌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的厌学问题,走出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和家庭必须进行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的保障。以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为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风险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社会关系网络的紧密程度与规避留守儿童的生存风险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生存风险系数不应只强调经济后盾,而更应重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