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改进常规的ε-己内酰胺聚合方法,采用苯甲酸-水体系作反应催化剂控制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和端基的化学组成,合成了具有不同Mn的单端羧基聚己内酰胺齐聚物,并讨论了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 聚芳酰胺- 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 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 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聚芳酰胺-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5.
在一定的温度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以浓磷酸为催化剂,水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酰胺减压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温度、时间和浓磷酸的量对己内酰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时,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粘均分子量为6.9×104...  相似文献   

6.
合成具有确定端基的液晶性和非液晶性齐聚物对进一步合成液晶嵌段共聚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两种端基为羟基的齐聚物:非液晶性的聚碳酸酯和液晶性的共聚酯酰胺。采用双酚A过量和控制酯交换聚合过程,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碳酸酯齐聚物;通过在熔融酯交换反应中加入乙酰化的对苯二酚,可以提高反应体系中的羟基的浓度,以控制最终得到端羟基的共聚酯酰胺。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聚合物端基的羟基结构。通过1H核磁共振谱验证了所得到的齐聚物结构,并通过偏光显微镜证明所得到的共聚酯酰胺具有向列型液晶织构。  相似文献   

7.
甲酸为共溶剂,蒸馏水为共沉淀剂,通过溶液共混和液-固相转变法(L-S)制备出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PVA/PA-6)合金.采用黏度法、折光指数法、DSC法、FTIR法、TG法和接触角法研究了PVA/PA-6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及亲水性.结果表明PVA与PA-6有很好的相容性;PVA/PA-6合金膜材料比纯PVA热稳定性好;PA-6可有效地降低PVA/PA-6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8.
以对苯二甲醛(PDA)和对苯二胺(TPA)为原料在环氧树脂(EP)基体中原位聚合聚甲亚胺(PAM),得到PAM分散良好的改性EP体系。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位聚合的结果进行了表征,并用GPC测定了原位聚合生成的PAM的相对分子质量。以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原位聚合PAM改性的EP,原位聚合过程中未加稀释的改性体系与纯EP相比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原有PAM改性的EP,原位聚合过程中未加稀释剂的改  相似文献   

9.
聚马来酸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金属纳米晶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催化马来酸酐非均相聚合,以降低成本及简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通过低温缩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并导电的聚5-羧基吲哚(PICA)与聚乙交酯(PGA)的共聚物.合成的产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 IR)、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质谱仪(M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经25 d降解了41.7%,测得掺杂的共聚物电导率为9.1×10-4 S/cm.将乳仓鼠肾细胞(BHK21)黏附于合成的齐聚物膜上,细胞增殖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1,2,4-苯三甲酰氯(TMAC)、对苯二甲酰氯(TPC)和二苯醚(DPE)为单体,通过亲电缩聚反应合成了系列含羧基侧基的聚芳醚酮酮辚共聚物,并用IR、DSC、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MAC摩尔一小于30%时可制得结晶聚合物,随着主链中TMAC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Tg、Tm、结晶度逐渐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溶性。  相似文献   

12.
二元羧酸取代类化合物常被选为桥联配体,用于制备多孔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无水丙酮中与K2CO3和2-溴丙酸甲酯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甲酯,该酯在强碱水解后再酸化得到产物2-(4-羧基苯氧基)丙酸.通过2步反应得到一个二元羧酸类刚柔配体:2-(4-羧基苯氧基)丙酸,产率为78%.产物经熔点(212~214℃)、元素分析(w(C)=56.98%;w(H)=4.36%)、红外光谱(1 726 vs;1 665 vs;1 505 m)、核磁共振谱(δ1.53 CH3,δ4.97 CH,δ7.88 Ar-H,δ6.96 Ar-H)和质谱(m/z210、209、137、93)表征,结果和产物一致.  相似文献   

13.
酞菁-二茂铁型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1,1'-二乙烯基二茂铁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引入酞菁铁,用元素分析、IR、TGA及其μ′、μ″、ε′、ε″电磁参数对这种新型吸波材料进行表征,并初步分析了该聚合物的结构与微波吸收性能,为合成新一代轻质及红外兼容的高分子微波吸收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釜法",以氯甲基三氯硅烷(Cl33SiCH22Cl)和(氯甲基)甲基二氯硅烷(Cl22Si(CH22)CH22Cl)为原料,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液态聚碳硅烷(PCS).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由此制备的PCS进行表征并证实其具有超支化的分子结构.调节Cl33SiCH22Cl和Cl22Si(CH33)CH22Cl两种共聚单体的比例,可以有效调控聚合物的结构、组成以及分子量.随着Cl22Si(CH33)CH22Cl比例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但降低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产率.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为溶剂,三乙胺作催化剂,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邻羧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C15H9N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单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2.496(3),b=7.8820(16),c=12.862(3),α=90.00°,β=103.243(4)°,γ=90.00°,Z=4。标题化合物中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和邻羧基苯基部分之间的二面角为59.2(2)°。分子间存在弱的C─H…O和O─H…O氢键作用,使得单晶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聚松香苯甲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Lewis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进行松香与苯甲醇酯化反应合成松香苯甲酯,研究松香与苯甲醇的酯化和聚松香苯甲酯的合成反应。筛选出最佳反应时间(90min)、催化剂用量(4g)及产品分离纯化方法。同时以酯化产物为原料,在50℃恒温下密封催化搅拌反应5h合成聚合物,测定了聚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溶解度及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碘掺杂聚二茂铁-茴香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掺杂法合成了碘掺杂的聚二茂铁-茴香醛,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TCA、DSC)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掺杂前后聚二茂铁-茴香醛的红外光谱和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碘掺杂后聚二茂铁-茴香醛的红外光谱与本体聚二茂铁-茴香醛的红外光谱相比,虽然主峰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吸收峰合并,谱峰数目大大减少,吸收强度大大减弱,随着掺入的碘量的增加,吸收率有所增加;碘掺杂聚二茂铁-茴香醛的热稳定性与聚二茂铁-茴香醛相比,低温耐热性能下降,而高温(300℃以上)耐热性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反应物的不同配比,用乙酰基不同程度地取代了聚酚氧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得到了不同酰化程度的聚酚氧,用NMR及FTIR谱图对合成的乙酰化聚酚氧进行了定量,并用FTIR、DSC对其分子间氢键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用DSC对系列酰化聚酚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聚酚氧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主要来自羟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缩聚法,在常压条件下,以二甲苯为溶剂、癸二酸和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预聚物为单体,连续加热蒸馏二甲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癸二酸]共聚物[P(CPP-SA)].合成产物分别用FT-IR、高分辨率1HNMR,GPC,DSC和TGA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用富马酸聚乙醇酯(PEGF)与双丙烯酸聚乙醇酯(PEGDA)共聚合成了可注射水凝胶.探讨了引发剂量、温度、物质的量之比、单体浓度、复合β-磷酸三钙(β-TcP)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