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评价的方法,包括经验评估法、规范验证法、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施工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9根留有施工缝柱和整浇柱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轴压比、施工缝接缝面处理方法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构件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轴压比较低的情况下,有施工缝柱的承载能力会降低3%~7%,位移延性系数降低最大可达30%;在较高的轴压比下,施工缝对构件的抗震性能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施工方法、受力性能、界面处理等方面,对有施工缝柱抗震性能低于整浇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计制作了两个钢梁-钢筋混凝土柱框架中间层中节点试件,水平加载装置采用MTS力学加载系统,对结构试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在节点区的型钢腹板、翼缘和箍筋上预埋应变片,用以观测节点区的应力应变状态。通过在节点区的梁端上下翼缘处布置拉杆传感器观察钢梁的受力过程。利用MTS自身配置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结构试件的力和位移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研究表明: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有利于结构抗震,同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3根不同足尺碳纤维片材的加固混凝土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试验柱的抗剪承载力、柱顶位移、延性、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环绕包裹粘贴加固柱对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提高较明显,柱的初始刚度增加,柱的变形能力和延性明显提高,钢筋混凝土柱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增强,使柱的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二层包裹与一层包裹碳纤维片材对比分析表明,这2种方法对结构影响区别不大,原因在于柱包裹碳纤维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主要是套箍作用增加了混凝土柱的约束,且增加层数对增加约束的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5.
高轴压比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7个1/3缩比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试件的试验,重点研究在高轴压比下,常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以及轴压比变化对框架柱滞回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设计轴压比达到0.9时,即使是具有良好的配筋构造,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屈服后也将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强度及刚度退化。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框架短柱复合受力强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桁架-拱模型,利用平衡条件,协调条件和砼软化应力,应变关系以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筋砼框架短柱剪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方法对国内所做63个普通砼框架短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陶粒砼的软化应力-应变关系,对作者进行的9根钢筋高强陶粒砼框架短柱试验结果分析,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技术可靠,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合成法建立了计算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常温加载和恒载升温两阶段,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与实验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24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的RC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柱的弯曲位移、剪切位移及滑移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下RC柱会发生弯曲、剪切及弯剪3种典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轴压比较大且配箍率较小时,RC柱易发生弯剪破坏或剪切破坏,试件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较差,表现为滞回环面积和极限位移较小.当RC柱发生弯剪或剪切破坏时,弯曲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较小,剪切位移所占比例较大,钢筋拔出产生的滑移位移所占比例约为30%~40%.  相似文献   

10.
11.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破坏形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框架在梁、柱破坏形态下的结构变形及内力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梁破坏形态具有延性特征,柱破坏形态具有脆性破坏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要极力避免柱破坏形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10根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与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及普通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全面分析了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在和普通钢骨混凝土框架柱及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比较的基础上,对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的变形能力、耗能性能、累积损伤模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强钢骨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抗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框架柱脚节点的受力机制、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复位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主要来自阻尼器的屈服耗能,不同轴压比下该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能力大致相当;高轴压比导致框架柱产生轻微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变形增大,相应的复位能力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明确柱箍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RC)柱的力学性能影响,以柱箍筋不同配置形式为主要研究参量,浇注4根RC柱试件。对各试件进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剪切变形、轴向变形、刚度退化及能量耗散系数等。结果表明:对柱箍筋进行加密,有增大试件的最大承载力和控制试件破坏之前的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作用;随着箍筋加密区的增大,试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提升。而柱箍筋加密对试件的屈服荷载、初始刚度、第二刚度及刚度退化等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其它重型工业建筑结构中,柱一般都承受很大的竖向荷载,故轴压比设计问题是柱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目前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结构设计时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超限现象,进行了3个采用复合配箍框架柱在高轴压比下和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观察了框架柱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分析和研究了复合箍钢筋混凝土柱的高轴压比和配箍率等因素对复合箍钢筋混凝土柱滞回特性、延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现象研究,对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压比限值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超限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显式动力分析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流场压力分布和柱的破坏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近距离爆炸空气冲击波荷载作用下,柱中棱边混凝土单元首先发生剪切破坏,然后柱底发生弯曲破坏;框架柱柱端约束与柱动力响应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温后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个强梁弱柱框架和2个强柱弱梁框架,预先对其中2个框架进行明火升温试验,然后对所有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了各榀框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与高温和梁柱尺寸等因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强梁弱柱型框架的承载力下降更为明显,且屈服位移增大,极限位移减小;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塑性铰出现顺序改变为柱底—梁端—柱顶,柱端更容易出现塑性铰.常温下强柱弱梁型(破坏形态为梁端先出现塑性铰)框架在火灾后可能转化为"强梁弱柱"型破坏.  相似文献   

19.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3榀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在ISO834标准升温过程下的明火试验,考察了荷载水平和梁柱刚度比对框架破坏形态、关键部位变形历程,以及耐火极限的影响。主要的试验结果表明:(1)破坏阶段框架梁呈现出类似悬链索的受力形态;(2)框架节点不同方向水平线位移和转角的大小与该方向相邻框架梁的轴向膨胀量密切相关;(3)总竖向荷载对框架耐火极限影响显著,而梁柱刚度比却对框架耐火极限影响不大。从结构层次进行抗火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火灾行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端板高强螺栓连接的狗骨式削弱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通过2个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和破坏形态.两组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此种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试件EJ1在钢梁狗骨式削弱区的塑性还没有充分发展前发生了连接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差;而试件EJ2由于提高了节点连接质量,在梁端狗骨式削弱区形成塑性铰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好,抗震性能优良.建议采取措施提高钢梁和端板的焊接质量,尽量采用工厂焊接来保证钢梁狗骨式削弱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