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4,4’-联苯二甲酸的合成工艺。以联苯为原料,经氯甲基化、醛化及双氧水氧化制得4,4’-联苯二甲酸.结果表明,醛化反应时六次甲基四胺与4,4’-二(氯甲基)联苯的物质的量比为3.5∶1,氧化反应时温度控制80~85℃下反应8.0 h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三步反应的总收率达到38.2%(以联苯计),w(4,4’-联苯二甲酸)>98.0%.  相似文献   

2.
先将乙酰氯与联苯在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CS2为溶剂的条件下发生付-克反应生成4,4’-二乙酰基联苯(BACETBP),然后将4,4’-二乙酰基联苯用KMnO_4氧化得到4,4’-二羧基联苯(BCBP),之后再用氯化亚砜将4,4’-二羧基联苯酰氯化得到目标产物4,4’-二氯甲酰基联苯(BClBP)。目标产物以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的复配催化剂合成了4,4’-双(氯甲基)联苯(BCMB),考察了复配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复配催化剂能使产物收率达到60.5%,而且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4.
联苯型双醚二酐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羟基联苯(联苯二酚)和N-甲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主要原料,在非质子性溶剂中,经缩舍得到联苯双醚二酞酰亚胺,再经水解、酸化、脱水等工艺制得联苯型双醚二酐(BPEDA)。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符合要求。该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缩聚所得聚酰胺酸特性粘度为0.72dL/g。将PI制成薄膜,室温下拉伸强度为98.5MPa,成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氧化法合成2,2'-联吡啶-4,4’-二甲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原料,以二氧化锰-硫酸和三氧化二锰-硫酸体系作为氧化剂,直接氧化得到了2,2’-联吡啶-4,4’-二甲醛,通过熔点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原料,以二氧化锰-硫酸和三氧化二锰-硫酸体系作为氧化剂,直接氧化得到了2,2’-联吡啶-4,4’-二甲醛,通过熔点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陈衍华  黄朝  谌开红 《江西科学》2008,26(6):957-960
以2,4-二氟联苯为原料,以乙酰氯为酰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lCl3作为催化剂,经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得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AlCl,与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05,乙酰氯与2,4-二氟联苯的摩尔比为1.34,原料液滴加温度为15℃,于25℃下保温反应2.5h,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使4-(2’,4’-二氟苯基)苯乙酮达到最佳收率98.2%(基于二氟联苯),熔点为70℃-72℃,纯度为93.5%。  相似文献   

8.
以4,4'-二氯甲基联苯(4,4'bis(chloromethye)-biphenye,BCMB)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醚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4,4'-二(烷/芳氧基甲基)联苯.对化合物4,4'-二(甲氧基甲基)联苯、4,4'-二(丁氧基甲基)联苯以及4,4'-二(苯氧基甲基)联苯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缩短了反...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自制催化剂作用下,以联苯和液溴为原料制备4,4′-二溴联苯,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联苯、液溴、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2.3∶0.001 25,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40℃,液溴的滴加时间为4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得产物的收率达到94%,产品的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10.
在常压管式反应器中,考察苯高温氧化偶联合成联苯过程中液时空速、N2气时空速、反应温度和载气类型等反应条件对苯的转化率和联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的选择性高达90%以上;当液时空速和气时空速太大时,不利于联苯的生成,温度升高时苯的转化率和联苯的选择性均增加.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液时空速30 s-1、N2气时空速200 s-1、反应温度990℃.在此条件下,苯的转化率为16.4%,联苯的选择性为90%,联苯收率为14.7%.  相似文献   

11.
应用Ullmann反应合成了化合物2,2'-j二甲氧基-4,4'-二硝基联苯(3),经Zeisel法裂解后与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氯缩合生成化合物2,2'-二(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氧基)-4,4'-二硝基联苯(5)。对比研究化合物(3)和(5)的1H-NMR,(3)中6个甲基氢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表现为一个单峰(δ=3.88),而(5)中12个甲基氢分为磁不等性的两组,表现为两个等积分面积的单峰(δ=3.31、3.13);X-Ray晶体结构表明由于空间位组,化合物(5)的两个苯环二面角φ=13.12°,预测其有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4,4'-二(咪唑基亚甲基)联苯(bibp)为客体,通过自组装合成了4,4'-二(咪唑基亚甲基)联苯和环糊精的[3]类轮烷,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ESI-MS,IR,TG-DSC进行了表征和固体热稳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bibp客体分子链较长,含有两个苯环,所以可穿入两个β-环糊精分子,形成[3]类轮烷.  相似文献   

13.
以3,3′-二甲氧基联苯二胺盐酸盐为原料,以氢碘酸为溶剂,在回流状态下发生碘代反应,再经乙酸钠中和合成了3,3′-二羟基-4,4′-联苯二胺(DHB),其结构和纯度分别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元素分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加以表征.  相似文献   

14.
对改性环糊精溶液中的2,2’,4,4’-四氯联苯进行了研究,在紫外光(254nm)的照射下。2,2’,4,4’-四氯联苯的光降解产物经检测确定为含氯较少的2,4,4'-三氯联苯及氯离子.在降解初期,各时段试样的紫外-可见扫描曲线存在明显的蓝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从邻位氟原子开始的脱氯反应为所试四氟联苯的主要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1,3-二(4-吡啶基)丙烷(1,3-Di(4-pyridyl)propane,dpp)和4,4'-联苯二甲酸(4,4'-Biphenyldicarboxylic acid,bpdc)混合配体与硝酸铜经水热反应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u(dpp)bpdc]n.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u(dpp)bpdc]n为一锁链型配位聚合物,锁链之间通过分子间的C-H…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水热条件下,以硝酸银、2,2’,4,4’-联苯四甲酸和4,4’-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例具有二维网络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Ag3(Hbtc)(4,4’-bpy)3].5H2O}n(H4 btc=2,2’,4,4’-联苯四甲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72(2)nm;b=1.7700(4)nm;c=2.2186(4)nm;α=90°,β=94.06(3)°,γ=90°;z=4,Dc=1.837 mg.m-3,μ=1.405 mm-1,F(000)=2420。对于I>2 sigma(I)的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0954,wR=0.1438;对于所有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1419,wR=0.1611。在配合物中,Ag(I)原子被4,4’-联吡啶的氮原子连接成了无限的1D链,2,2’,4,4’-联苯四甲酸上的羧基氧原子与1D链上的Ag(I)原子配位,将结构拓展为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联苯二酚为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了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 并对影响产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的化学结构,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台偏光显微镜表征了其热致液晶性质。结果表明,第1步合成4′-丙氧基-4-羟基联苯的适宜条件为: n(联苯二酚)∶ n(溴代正丙烷)∶ n(碱)=1∶1.2∶1,碘化钾用量为4.5%(以联苯二酚质量为基准),加热回流8h;第2步制得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的适宜条件为;n(碳酸钾)∶ n(8-溴辛酸乙酯)∶ n(4′-丙氧基-4-羟基联苯)=2∶1.5∶1,相转移剂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10%(以4′-丙氧基-4-羟基联苯质量为基准),加热回流24h,将产物在甲醇中水解制得,产率40%, 纯度可达94.9%。  相似文献   

18.
以4,4'-二(氯甲基)联苯、亚磷酸三乙酯、2,4-二氯苯甲醛为原料通过Arbuzow重排和Wittig-Horner缩合反应合成了新型荧光增白剂4,4'-双(2,4-二氯苯乙烯基)联苯.该化合物用IR、1H-NMR、13C-NMR、MS、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分析表明其强度比常用的荧光增白剂VBL高4.5倍.  相似文献   

19.
2,2′-联吡啶-4,4′-二甲醇在SeO2氧化作用下制得2,2′-联吡啶-4,4′-二甲醛,2,2′-联吡啶-4,4′-二甲醛与丙二腈在无催化条件下,成功地进行了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2,2′-(2,2′-联吡啶-4,4′-二次甲基)二丙二腈,通过MS、1H NMR、元素分析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了结构及性能表征,并探讨了其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20.
使用模板浸渍法制备两种杂多酸锌盐Zn1.2H1.8PW12O40和Zn1.1H1.9PMo12O40.利用它们作为催化剂,进行了近临界水中4,4′-二溴联苯(4,4′-DBB)氧化降解的实验研究,其中Zn1.2H1.8PW12O40具有很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并且稳定性很好.因此,采用Zn1.2H1.8PW12O40为催化剂,研究了近临界水中4,4′-DBB氧化降解的工艺条件与动力学.优化工艺条件为物料质量比m(H2O2)∶m(4,4′-DBB)=200∶1,反应温度320℃,反应压力11.9 MPa,反应时间1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为55.9 mg/L,达到了GB 8978—1996的排放要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4,4′-DBB在近临界水中催化氧化降解的反应级数为1.70,表观活化能为44.04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