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编辑的"把关人"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我们一直遵循的传统编辑理念和工作模式,网络编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信息“把关人”,除了筛选、过滤大量信息之外,网络编辑还必须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丰富的信息附加值,以满足受众的多元信息需求,同时,还要为用户查询和浏览提供向导,变“严把关”为“巧指路”,充当网络导游和信息参谋。  相似文献   

2.
王威  何丽 《科技信息》2007,(16):172
本文从传播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分析残障者作为特殊受众的网络媒介使用特点。探讨在残障受众和网络媒介下的冷热媒介理论,提出网络信息无障碍化建设,关注残障人士网络媒介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神曲作为一种新的音乐类别受到大众追棒,其核心在于网络神曲与当下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内在一致。网络神曲的文化传播娱乐化特质体现在其传播者的娱乐化操作,受众的娱乐化心态,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包装及传播媒介的娱乐化迎合。网络神曲对音乐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网络神曲传播者要掌握市场更要了解文化,受众要追求娱乐更要追求品质,传播内容要体现娱乐更要引领创新,传播媒介要迎合受众更要主导潮流。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交流的过程。研究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优化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模式,是发挥网络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加强信息源的组织、开发与管理,对优化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思想教育中,趋异性是个各遍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受众选择趋异与选择趋异。前者主要是指受众上网动机趋异,上网层次趋异;后者主要是指受众网上内容趋异与网上选择趋异。在要看到趋异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求同性,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接受信息方便等特点.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能够满足受众交互性、主动性、个性化、媒介接近权等方面的需求,给受众的社会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接受信息方便等特点.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能够满足受众交互性、主动性、个性化、媒介接近权等方面的需求,给受众的社会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央姬 《海峡科学》2005,(10):39-40
面对一天一变的报纸、广播和强势网络,受众获知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人们渐渐疏远了电视。如今电视工作者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日益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就是不断揣摩受众口味,调整发展新闻节目的关注点。媒体和受众达成了共识:现实告诉我们,受众手中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其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完全主动和有某种选择的。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网络受众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和表达观点,同时,以头版或头条形式出现的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上也不再那么明显,网络上的信息量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因此,在网络这个环境下,我们可以根据在大众传播中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得到某些启发,研究其中呈现出的新变化。本文根据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来研究议程设置理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选择有特定的要求.为了使更多的受众群体感知到就必须选择大众化的媒介.网络很自然的成为了原创动画片的首选传播平台.本文从网络上传播的原创作品《泡芙小姐》和《BB象》入手,着力探讨在网络背景下动画的选题走向,为以后动画创作选题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屈展 《科技资讯》2008,(29):18-18
计算机网络中网络信息的分配涉及到路由寻址的问题,如何选择一条最优的路由,对此问题的求解一般不存在较成熟的方法。本文将二叉树搜索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进行最优寻址,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二叉树搜索的智能网络寻址方法,以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2.
谣言产生影响和危害的关键取决于受众的“信”,而非造谣者的“传”。受众之所以信服谣言源于受众对外界环境的不信任。网络为受众提供了表达不信任情绪的平台,在网络表达狂欢的刺激下,网络谣言被受众接受和广泛传播。网络谣言治理的目标不在于杜绝谣言的产生,而在于降低谣言的危害。增强传播活动中各要素对谣言的化解力是网络谣言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化是1995年最热门的话题,我校在这股浪潮中,建立了一个Novell局域网络系统,实践证明,网络使低配置的微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作者在此讨论了局域网的建设中主要应考虑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网络拓朴的确定及网络部件的选择等问题,讨论了教学网络的建设必须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网络传播的特性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网络传播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 ,而且与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相比 ,有其特有的优越性 .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 ,网络可实现跨时代传播 ,有利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及时、广泛交流与传播 ;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 ,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单元式 (或文字、或声音、或图像 )变为多元式 ,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多维信息 ,图文并茂 ,声像俱全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网络可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选择开发的难度,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选择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网络谣言的内涵入手,从传播学的视角,探寻Web2.0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对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从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传播者的低责任意识、不良的传播心理和习惯以及网民的低媒介素养、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和受到的压力是网络谣言形成的人的因素;Web2.0时代的新技术革命给媒介生态和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而网络传播产生的效果则助推着网络谣言的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校园广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广播确实面临着诸如主流地位不复存在、受众群体缩减、功能弱化等现实困境。但高校校园广播绝不能就此销声匿迹,而应该顺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潮流,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作出适合高校广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社会迫切需要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文中讨论了如何利用网络分层设计、地址设计与路由选择来设计企业骨干网;如何利用配置VPN相关协议,开凿VPN隧道来规划虚拟专用网;如何利用服务运营平台设计、分配内部IP地址和配置网络安协议来设计智能小区网,指出利用现代网络设计方法来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可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向高速化、智能化、宽带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信息挖掘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情分析是有效掌控网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Web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适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利用Web信息挖掘,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的起源、发现网络舆情受众及其特点、研究舆情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模式以及评估舆情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在全球的迅速兴起对新闻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新闻信息传播的视觉化,使受众能在短时间里快速地获得信息。对报纸媒体而言,“读图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探讨了新闻图片的传播优势及选择标准,并对新闻图片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