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实验发现了中间玻色子z~0,其质量m~94Gev,寿命τ≤10~(-20)秒。最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意外发现z~0的反常衰变比重很大,规范场理论预言只有5/1000,而实验发现占1/3~1/4,约大数十倍之多。特别是z~0能衰变为重电子U~±,它的质量m_U~50Gev,目前知道z~0至少有这样四个哀变道:(1)z~0→e~+e~-;(2)z~0→e~+e~-γ;(3)z~0→e~+U~-;(4)  相似文献   

2.
在VEPP-2000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用SND探测器研究了稀有衰变η'→e~+e~-,研究中使用了逆过程e~+e~-→η'和η'的五个衰变链.90%的置信度的Γη'→e~+e~-上限被设定为0.002 e V;还研究了用SND寻找η→e~+e~-过程的灵敏度,为此分析了质心能量520-580 Me V之间积分亮度为108 nb-1的数据,没有发现当η→π~0π~0π0时,衰变e~+e~-→η过程的本底事例.在无本底情况下,VEPP-2000运行两周时B(η→e~+e~-)灵敏度即可达到10~(-6).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中曾利用积点近似方法,计算了ω,ρ,K~*粒子的各种衰变方式的衰变率,但在这些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对ω,ρ,K~*粒子的“π介子+电子对”衰变方式,(ω→π~0+e~++e~-,ρ→π+e~++e~-,K~*→K+e~++e~-)的衰变率均未进行计算。表面看来,对这些过程应该存在两个电磁顶点,同时末态为三个粒子,所以衰变率应该  相似文献   

4.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相应积分亮度为3×104nb~-1的数据.用η→γγ道测量了e~+e~-→ηπ~+π~-的波恩截面,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论相吻合;还用末态η→π~+π~-π0和ω→π~+π~-π0分别得到了e~+e~-→ηπ~+π~-和e~+e~-→ωπ~+π~-波恩截面的初步结果;e~+e~-→ηπ~+π~-波恩截面的数值还被用于确定τ~-→ηπ~-π0ντ的衰变分支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MARK·J实验组*在PETRA能量范围内关于量子电动力学检验方面的工作,由e~+e~-→e~+e~-,e~+e~-→μ~+μ~-,e~+e~-→τ~+τ~-,e~+e~-→γγ实验数据得到的切断参数A~100GeV。还讨论了关于弱电流一理论的检验,得到的sin ~2θ_w和gv、gA值支持G—W—S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6.
新粒子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发现成了高能物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其实,事情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当时,在BNL 的一个实验组,在研究[P+Be→(μ~+μ~-)+任何粒子]时,发现(μ~+μ~-)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4Gev 区域有一个“肩”。但由于实验分辨率差,没有能够看出它是一个共振。以后,到一九七四年春天,丁肇中组开始在BNL 探测反应[P+Be→(e~+e~-)+任何粒子],由于此反应截面小,所以实验相当难。他们化了很多力量使仪器的能量分辨率比七○年的实验好得多,结果到七四年八月,已经清楚地看到,(e~+e~-)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1Gev 处有一个峰,宽度与仪器的分辨率一致,而且没有连续分布的背景。以后几个月,他们又进一步做各种试验,到十月底,已完全肯定了八月的结果,他们在十一月宣布了这个结果,并把这个粒子称之为J。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电弱精确测量数据对标量轻子夸克(SLQ)自由参数的限制,研究此类新粒子对稀有衰变Λ_b→Λl~+l~-(l=e,μ和τ)的量子修正.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当前实验数据对参数|λ~(31λ)~(21)*|/M_(LQ)~2的限制是非常小,SLQ对Λ_b→Λe~+e~-衰变过程的贡献很大.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分支比Br(Λ_b→Λμ~+μ~-)在LHCb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测量,那么SLQ的间接信号就可能通过此衰变在LHCb上观测到.  相似文献   

8.
电磁达利兹衰变过程对介子结构非常敏感,可以提供了解介子结构的丰富信息,在约束(g-2)μ的不确定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北京谱仪Ⅲ研究和发表了对几个重要达利兹衰变的测量结果,包η'→γe~+e~-,J/ψ→Pe~+e~-(P=η',η/π0),η'→ωe~+e~-等.对这些过程的研究都是世界上的首次发现和测量,深化了我们对于介子结构和介子相互作用的理解.更多的相关工作仍在进行之中,预期它们将会进一步促进测量和理论的比较,也会对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有一定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τ轻子味破缺衰变,有助于探索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LFV)机制的新物理.在代非普适Z′模型中,对τ~-→μ~-(e~-)KK衰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共振和非共振的贡献以及来自B介子衰变的限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参数范围内,这些衰变的分支比都能达到目前的实验上限.最新的实验上限将模型参数B_(τμ(τe))~(L(R))限制在O(10~(-3)).其中,s夸克末态的贡献远大于u(d)夸克末态的贡献,共振部分形状因子的贡献最大.分析了τ~-→μ~-(e~-)KK微分衰变率与双K介子不变质量s~(1/2)(s=m~2KK)的关系.在双K介子不变质量范围内,矢量介子φ(1020)共振占主要地位,τ~-→μ~-KK衰变的共振峰比τ~-→e~-KK衰变的共振峰高.  相似文献   

10.
假定Zweig规则禁戒的过程是通过交换O粒子进行的,O粒子是一种中性矢量粒子,SU(4)单态,并且无价层子。给出了O粒子的质量,各种衰变几率及其在e~ e~-碰撞中的产生截面。然后用这个模型讨论了新粒子γ(9.5)的主要衰变模式并借助Drell-Yan机制估计了γ的总宽度。  相似文献   

11.
继发现带电类粲偶素结构Zc(3900)之后,北京谱仪(BES Ⅲ)又发现了一系列带电的和中性的Zc粒子.为了理解这些Zc粒子的内部结构和性质,BESⅢ实验利用其在质心系能量4.23和4.26 GeV处采集的数据样本对e~+e~-→π~±(DDˉ*)?和e+e-→π~0(DD~*)~0过程进行了研究.在DD~*系统中分别观测到1个带电的类粲偶素结构Zc(3885)~?和1个中性的类粲偶素结构Zc(3885)0,且他们的极点质量和宽度在1σ范围内一致,因此Z_c(3885)极有可能是1个类粲偶素同位旋3重态.BESⅢ实验还测量了π±Z_c(3885)~?系统的角分布,结果显示其带电Zc(3885)?的自旋宇称量子数JP符合1+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在质心能量1004-1060Me V之间的25个能量点测量了e~+e~-→K_S~0+K_L~0和e~+e~-→KK截面,系统误差大约为2%-3%.分析是基于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收集的积分亮度为5.5 pb-1的实验数据.测量的截面可近似看作Ф,ω,ρ类似的振幅及其激发态按照矢量介子主导模型的叠加,得到了Ф(1020)介子的共振参数.  相似文献   

13.
标准模型单态标量粒子Φ是Higgs Portal标量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Higgs耦合.Higgs的发现有助于单态标量粒子Φ的研究.增加满足标准模型规范对称性并能和Φ耦合的双荷电类矢量轻子,有助于Φ在LHC或者未来的环形对撞机上的探测.本文在标准模型中加入了一个标准模型单态标量粒子和一个双荷电类矢量轻子二重态,研究了这些双荷电类矢量轻子的衰变.结果表明:双荷电类矢量轻子二重态只与e_R耦合时,这些衰变过程D~-→e~-+h~0(Z~0),Δ~(--)→e~-+W~-和Δ_L~(--)→W~-D_L~(*-)→W~-e_R~-h~0可以发生,其中,D~-→e~-h~0衰变占主要地位.由于D~-和Δ~(--)质量劈裂很小,所以D~-→Δ~-W~+衰变是运动学禁戒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用Fokker-Planck方程描述高能重离子碰撞时空演化和系统的驰豫时间。并应用此模型计算了s~(1/2)=31.2 Gev的α粒子束流下及E_L=200 Gev/N的~(18)O粒子束流下末态粒子的快度分布和系统的弛豫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已给出的K—M矩阵U(λ_1,λ_2)基础上,研究了衰变过程B→Kl+l~-+X.三代情形,分支比主要依赖 m+且不确定性很小.四代情形时,比值可有较大增长,我们讨论了分支比与相位φ_(ij)以及质量m_(tt)之间的关系,特别是λ_2对分支比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最近实验发现两种质量大、衰变宽度窄的新粒子。许多理论物理工作者认为这是具有新量子数的两个层子组成的矢量介子。本文认为它们是两个层子对组成的共振态,其中一对是普通的层子,另一对是具有新量子数的层子对。因而可以将两种新粒子统一起来,并可以解释不久前发现的e~ e~-→h(即电子对湮灭产生强子)实验中出现的“平台”现象。  相似文献   

17.
引言设{ξ_k}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其均值Eξ_k=0,方差D(ξ_k)=1,(k=1、2…)。记η_n=sum from K=1 to=n(ξ_k) ξ_n=η_n/n~(1/2) 那么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成立,即 n→∞P(ξ_n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如所周知,如果X_1,X_2,…,i、i、d,EX_1=0,EX_1~2=σ~2<∞,则对任何—∞相似文献   

19.
最小Higgs模型(LH模型)中由于镜像轻子和标准模型(SM)轻子之间存在味改变耦合,会对τ+μ-Z(γ)顶角产生单圈贡献,从而使e~+e~-→τ~+μ~-过程的截面增加,这一效应能被实验探测到.利用LH模型研究了e~+e~-→τ~+μ~-过程,在Mathematica 7.0中通过调用High Energy Physics和Loop Tools,经过复杂计算得到其截面σ.通过这类过程探讨LH模型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证明在高温时,氢分子的 z_(仲)=z_(正)氢气中包含仲氢和正氢,它们的配分函数Z_(仲)和Z_(正)分别为 z_(仲)=sum from J=0.2.4…to∞(2J+1)e~(-J(J+1)θ_r/T) ……(1) z_(正)=sum from J=1.3.5…to∞(2J+1)e~(-J(J+1)θ_r/T)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