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玉米倒伏是玉米高产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省每年玉米倒伏面积都在10%左右,高产田有时达30%以上。为了解决玉米高产倒伏问题,江苏省淮阳教育学院研制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玉米健壮素。为了证明该制剂在我省玉米生产中的施用效果,1990年,我们在四个试点上开展了玉米健壮素的试验示范工作,以期为解决玉米高产倒伏问题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 推广竖叶型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发展方向。竖叶型品种比起传统的平展叶型品种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1)叶片上冲,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亩密度可达5000株左右,比平展叶型高2000株左右。(2)根系发达,耐水耐肥,较抗倒伏。(3)高产优质。一般产量1000—1200斤,而展叶型品种产量600—800斤。近年来,竖叶型品种在豫东南地区得到普遍推广,但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高产栽培措施,致使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据大量的研究示范结果证明,要种好竖叶型夏玉门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采用对路品种竖叶型玉米品种很多。实践证明:掖单12、掖单13是本区较适宜的两个品种。该品种具如下两个特点:(1)这两个品种属中熟晚熟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单产千斤的夏播玉米在我省不断出现。个别地方出现了单产1200斤以上的地块,但是全省广大地区对夏播玉米的高产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面积仍然很小。为探讨夏玉米单产1200斤以上的生理指标和栽培  相似文献   

4.
郑单二号玉米,在省内、外已推广二千多万亩,出现了大批高产典型.在河南最高单产达一千五百多斤,在甘肃省高台县已创造两千多斤的高产记录.这些高产社队在栽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适当增加密度,是他们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据各地密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郑单二号玉米,在五、六百斤产量水平的条件下,以三千至三千五百??  相似文献   

5.
小麦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亩穗数较易控制,而粒重则因品种、年份和栽培措施的不同变化很大。因而,高产小麦除保证穗大、穗多、粒多外,促进粒重对小麦高产有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在哈尔滨地区克丰2号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过程及哈市不同年份气候条件对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粒重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甘薯种性退化,病毒病感染,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种植脱毒甘薯,并有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夺取高产。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1.选好种苗。种植脱毒甘薯苗,可以从  相似文献   

7.
<正>食用菌栽培技术虽易学,但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几个关键技术。 1 选用优良菌种是高产、稳产的前提。优良菌种是食用菌生长周期长短、高产、稳产的基础,栽培时要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用温型对路、菌龄适中,品质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8.
<正> 磷肥,在玉米高产中的作用,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商丘县一九八九年夏玉米高产开发中,分别在淤地、沙地、两合上等不同土质类型进行了施磷肥对比试验。在每亩追施碳铵100公斤的基础上,于播种前或苗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县土肥站化验含速效磷12%)分别是30公斤、45公斤、60公斤,以不施磷肥为对照,大区试验,不设重复。增施磷肥对玉米高产的增产效果殊别突出。试验的结果是:随着磷肥追施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递增。不施磷肥的对照区,三个点平均亩产玉米479.92公斤;每亩追肥过磷酸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秋粮作物,具有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途径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支柱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玉米的用途结构已由主食作物逐步转变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发展玉米生产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提高玉米产量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是选用高产杂交种。根据株型不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中,分为竖叶型和平展叶型两大类,国内外玉米高产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产条件下,竖叶型杂交种较平  相似文献   

10.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秋粮播种面积的50%以上,提高玉米产量,对增加我县粮食总产有其重要作用。自一九七五年参加玉米“高、稳、低”协作组以来,玉米生产有所发展。一九七八年是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县58.8万亩玉米,仍获得总产1.8816亿斤,平均单产320斤的较好收成。并出现了一大批低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先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麦绿色高产定向栽培的种植技术,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资源,建立3D模型库。本文基于虚幻可视化引擎开发了小麦绿色高产定向栽培仿真模拟系统,为小麦绿色高产定向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鲜食玉米品种,如白粘旱玉米、黄粘旱玉米、黑珍珠玉米、垦粘一号玉米等. 二、高效栽培模式 1.玉米蔬菜复种.玉米育苗移栽的在4月初育苗,4月末覆盖地膜;直播的在4月中旬播种,播后覆盖地膜.玉米嫩穗收获前,在两株玉米中间种秋豆角或秋黄瓜;玉米嫩穗收获后,去除玉米叶,留玉米秆做架材,也可在玉米收获后种秋白菜.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霜霉病是温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最重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病情发生时一般可减产20%-30%,黄瓜不到半架就拉秧,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低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旱地小麦增产必须围绕水肥这两个关键因素,在改善小麦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措施,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推广实践,以广大种植户具体生产实际为例,采用春马铃薯-夏玉米(夏绿豆或育苗移栽西瓜)-秋马铃薯种植模式,一般春马铃薯亩产2250~2750千克,夏玉米亩产500千克,秋马铃薯亩产1500~1750千克,这种栽培模式是马铃薯中原二作区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肥、水、土基础较好的生产条件下,玉米要获得高产,关键是培育壮苗,协调根与茎叶的关系,防止倒伏。几年来,我们在夏玉米高产栽培研究中,采取三叶退土晒根、蹲苗促壮,单产均在千斤以上。一九七九年,襄县胡岗大队农科站种植二亩许单二号,采取三叶退土晒根蹲苗促壮措施,单产高达一千二百○四斤。实践证明,退土晒根较目前所采用的深锄……等蹲苗措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反复试验,晒根可比深锄增产百分之三到十一点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青贮夏玉米已经成为奶牛养殖中一个重要的饲料来源。不仅如此,青贮夏玉米栽培种植时间短,省工省时,并能为下茬作物早腾茬,或在下茬作物前加播绿叶菜,即采用小麦——青贮夏玉米——绿叶菜类(菠菜、小白菜、早熟白菜、油麦菜等)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低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旱地小麦增产必须围绕水肥这两个关键因素,在改善小麦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措施,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 玉米是我省重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亩以上,产量占秋粮总产的50%左右,不少县区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单产、总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千亩亩产500公斤;万亩亩产400公斤和小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就全省而言,玉米产量仍是中低产水平。近几年来,玉米单产一直在225公斤左右徘徊,这与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生产条件不相适应,没有发挥玉米高产的潜能。玉米是个四碳作物,具有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高、肥水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它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之王,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