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硫酸介质中仲壬基苯氧基乙酸萃取镓(Ⅲ)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含氧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硫酸介质中萃取Ga(Ⅲ)的性能和机理.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用斜率法、等摩尔系列法及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GaA3.提出了酸性条件下的萃取反应方程式.为CA-100萃取Ga(Ⅲ)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柠檬酸对土壤砷污染物的适宜萃取修复条件,通过萃取试验,研究不同的萃取剂浓度、土液比、萃取时间对土壤砷污染物的萃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1.5mol·L-1,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升高,对单位质量的土壤砷萃取量增加,超过这一范围,萃取量变化不显著,柠檬酸萃取剂的最佳浓度为1.5mol·L-1;土液比(g∶mL)为1∶10、1∶15条件下,1.5mol·L-1的柠檬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土液比(g∶mL)为1∶3和1∶5;萃取时间4h时,柠檬酸对土壤中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萃取时间为1h时,当萃取时间高于4h时,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剂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环己烷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酮的工艺中,由于存在氧化过度问题,在氧化液中存在一部分以己二酸为主的酸性物质.为了降低后续工艺的能耗和负荷,在低过氧化物消耗的同时对氧化液中的己二酸进行了回收.采用了萃取和反萃取实验方法,对萃取和反萃取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进行单级萃取和反萃取实验,采用工艺水为萃取剂,环己烷为反萃取剂,对水油质量比、温度、萃取时间和辅助溶剂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萃取中酸萃取率达到51.2%,过氧化物损失率13.4%;反萃取中过氧化物回收率10.6%,酸反萃取率6.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多级错流平衡萃取和反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当萃取级数为7时,酸萃取率为87.1%,过氧化物损失率19%;当反萃取级数为8时,过氧化物损失率12.2%,酸反萃取率8.5%.  相似文献   

4.
本文确定了钛或钛合金与微克量锆共存时萃取分锆的适宜条件是:萃取为0.05MPMBP苯溶液10ml,30ml水溶液中硝酸浓庶2.6M,硫酸浓度为2.4M,柠檬酸2g,过氧化氢2ml。反萃取剂选用12M的硝酸溶液。偶氮砷Ⅱ显色的适宜条件是:有尿素存在下,硝酸浓度为6M。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籽为原料,利用反胶团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探讨提取水相的p H、KCl离子浓度、原料量、提取时间对葡萄籽蛋白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KCl浓度0.07 mol/L、p H为6.00、萃取时间为50 min、原料加入量为0.4000 g,此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萃取率为68.32%.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单十四烷基磷酸酯(P-538,H_2RPO_4)分别和 PMBP、MiBK、DMSO、TBP、P-204 或 P-507组成的混合萃取剂的氯仿溶液,处理层析纸作为固定相,硫酸溶液用作展开剂,研究对稀土元素的协萃效应及其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实验表明二元异类协萃体系中,以 PMBP 的协萃效应最为显著,MiBk 和 DMSO 几无协萃效应,而 TBP 对 P-538萃取稀土有反协萃效应。二元同类协萃体系中,P-204的协萃效应较 P-507的好。根据协萃图的最高点提出协萃物的可能组成为 Ln(PMBP)_3·3P-538和 Ln(HRPO_4)_3·3H_2RPO_4·(2-3)P-204。测定了稀土及 UO_2~(2+)、Th~(4+)、Sc~(3+)、Al~(3+)、Fe~(3+)、Cu~(2+)、Hg~(2+)、Pb~(2+)等八种金属离子在0.325 mol/LH_2SO_4溶液中展开时的 R_F 值,除 Fe~(3+)、Al~(3+)外,其它金属离子都能获得良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模拟的工业废水,即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混合液(DMF质量分数为0.1),以自制5级箱式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装置,以氯仿(CHCl3)萃取剂萃取工业废水中DMF.研究了流比R(萃取剂与水相料液的流量之比)、萃取剂流量、搅拌强度和料液组成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由实验可知,较佳的操作条件是流比拧为2,萃取剂流量为3.6L·h^-1,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1.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8.
用溶剂萃取法从碱浸液中回收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从碱浸液中回收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将碱浸液除杂,然后利用溶剂萃取方法回收钼的工艺.介绍了除杂和溶剂萃取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相比、时间、pH、温度等对溶剂萃取的影响.实验表明,萃取的最佳条件:相比1.0,时间3 min,pH值2.0~3.5,温度常温(25℃);反萃最佳条件:相比1.0,反萃时间10 min,静置时间30 min.在最佳条件下,萃取率达到了100%,反萃率为99.5%.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厂环己烷氧化液中己二酸萃取率偏低问题,通过对环己烷氧化液-水相平衡实验数据拟合,得到Aspen Plus软件数据库缺少的己二酸、环己基过氧化氢、环己烷、水间NRTL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用Aspen Plus软件对萃取反萃合二为一工业填料塔进行了模拟与优化,当萃取段与反萃段油水比分别为20和1.5时,己二酸萃取率与环己基过氧化氢损失分别为82%和0.35%,这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APDC-MIBK萃取体系及硝酸水溶液分离反萃取食品添加剂磷酸中的有害元素镉与铅,同时试验了应用石墨平台技术测定的最佳条件,并探讨主要共存元素和无机酸对测定的影响,提出减少背景吸收和利用反萃液中残留的微量磷酸作基体改进剂,以提高灰化温度和消除基体干扰的有效方法。按本法测定镉与铅时,其特征含量分别为3.85×10~(-12)g/1%和5.47×10~(-11) g/1%;变异系数为4.83%和3.94%(n=11):回收率在wt-92%至Wt-103%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磷酸洗脱剂作用下土壤砷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的萃取剂浓度、液土比条件、萃取时间下,对萃取后土壤总砷和各形态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砷含量为98.53 mg·kg~(-1)的土壤,随着磷酸浓度的升高,对土壤砷的萃取率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趋势,磷酸萃取土壤砷的最佳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对磷酸萃取土壤砷的影响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磷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较小,变幅在9.3%以内,萃取效率最高的时间为1 h;在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为1∶3、萃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磷酸对土壤中各形态砷的去除量特征为:铝结合态>铁结合态>交换态>水溶态>钙结合态>残渣态。  相似文献   

12.
伯胺N_(1923)是金的良好萃取剂,在不同稀释剂中,N_(1923)对金的萃取能力的顺序为:环已烷>正已烷>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其萃取情况与铂相近。萃取率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随氯离子的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这可能是氯化钠的盐析作用的缘故。用恒摩法和斜率法测定被萃物中胺与金属的比例,结果都是1:1,但反萃时有一部分金不能被反萃下来,说明除了离子对缔合萃取体系之外,同时还有内配位络合萃取体系,其被萃物对前者是RNH_3AuCl_4,对后者为[RNH_2AuCl_3]。  相似文献   

13.
乳状液膜法萃取氨基酸的平衡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氨基酸在液膜体系里的传输机理为基础,把液膜提取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两个连续过程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推导出了在整个液膜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液膜萃取平衡等式.并以D2EHPA为载体提取L—苯丙氨酸为例.研究了影响液膜萃取平衡的控制因素,实现了氨基酸的提取浓缩。  相似文献   

14.
自然水体中生物膜组分的化学萃取分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萃取技术进行自然水体中培养的生物膜上各组分的分离,从而为探讨水体中生物膜各组分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准备条件。经过对多种萃取剂和萃取条件的选择实验,以选定的萃取剂和萃取条件对目的组分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1%-97%,同时对非的组分的影响较小(损失率为4.8%-7.3%),其中上满对锰、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液膜法处理了磷酸根离子,取得了比较好的分离效果。液膜是一种油包水的乳状液,膜相含有萃酸剂TBP、表面活性剂Span 80和煤油溶剂,膜内相是含2%CaCl_2和4%的NH_4OH。我们试验了内相试剂、表面(?)性剂、萃取剂、PH值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法有分离效率高和萃取剂用量少的优点。在30分钟内,它能把残液中磷酸根浓度由100-500PPm降到10PPm以下,分离效率可达98%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锦鸡儿(Caragana sinica)新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μmol/L 6-BA+1μmol/LNAA;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5μmol/L 6-BA+0.1μmol/L NAA+2μmol/L GA_3;以1/2MS+10 g/L蔗糖为培养基,增施0.15%CO_2可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锦鸡儿茎段芽诱导较容易,但增殖培养需添加适当浓度的GA_3;增施CO_2可提高试管苗生根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以含锌烟尘、贫杂碳酸锌矿及硅酸锌矿为原料进行强碱浸取,分别得到相应的最佳浸出条件为:NaOH浓度分别为6mol/L、6mol/L和8mol/L,温度均为90℃,浸出时间分别为120min、120min和240min,液固比分别10∶1、10∶1和8∶1,颗粒直径均为100~160目,搅拌速率分别为300r/min、450r/min和450r/min,锌浸出率接近85%,甚至超过了90%;以几种典型的氧化型含锌废料为原料,浸出前属于危险固体废物,但经过碱浸处理后,浸取渣为一般固体废物,实现了无害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四探针测试仪对二种无机酸掺杂聚苯胺的导电率进行了测试,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掺杂酸的种类和浓度、引发剂的量、合成温度等对聚苯胺导电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发剂与苯胺单体的摩尔量相同、盐酸浓度为2mol/L、温度为0℃时合成的聚苯胺的导电率最佳。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_2萃取番茄红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皮中提取番茄红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时间3.0 h,萃取温度40℃,CO2流量30 kg/h,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的萃取产量为26.34 mg/100 g.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冷冻熔炼萃取过程中萃取剂、萃取时间和两相比对N-二乙基亚硝胺富集效率的影响.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为二氯甲烷,萃取剂和样品的体积比为1∶9,冷冻时间为1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N-二乙基亚硝胺,在确定的萃取条件和色谱条件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5%~90%,与液-液萃取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富集效率高,溶剂消耗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