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T 18880—2012《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磁性材料中的稀土永磁材料标准.介绍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编制原则及标准水平,分析了钕铁硼永磁材料国际标准与我国国家标准存在的两方面差异,阐述了与原标准主要内容的11点技术差异,论述了标准实施和修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健 《山西科技》2010,25(2):118-119
钕铁硼材料性能测试技术是钕铁硼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钕铁硼永磁材料测试技术及钕铁硼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易腐蚀、脆性大、工作温度偏低是制约烧结钕铁硼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主要缺陷,本文通过研究钕铁硼永磁材料主元合金成分Nd、B及热处理工艺对烧结NdFeB永磁材料晶界成分、晶界结构以及磁体性能的影响来探讨改进钕铁硼永磁材料.以及稀土锰氧化物CMR效应的研究,分析了CMR效应的成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对这几种稀土材料磁性的研究对比,分析各种磁性材料的优缺点,进而得出在不同领域不用适用环境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稀土永磁发电装置的稳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汽车用稀土永磁发电装置稳压原理的研究,采用高磁性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新的电子技术以及对发电装置绕组的创新设计,使发电装置输出电压稳定的直流电,解决了汽车的低速照明问题和用电设施需用直流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技术成果     
正稀土永磁材料物理气相沉积防护技术产业化项目行业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利信息:非专利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合作方式:完全转让技术推广方式:正在技术推广联系人:舟山科技大市场联系方式:0580-2026336成果内容简介:近年来由于关键装备的引进吸收以及制备工艺的提升,国内以钕铁硼为代表的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在磁性能方面已经可以与日本产品媲美,但在磁体耐侯性上一直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护技术与装备处于落后地位,已成为制约我国从稀土永磁大国发展成为强国的瓶颈。同时,新能源技术与尖  相似文献   

6.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一种高性能强磁性材料,被称为第三代稀土永磁和“磁王”。它在电子、仪器、仪表、机械,医疗和航空等广泛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烧结法、快淬法以及还原扩散法。在采用烧结法制备钕铁硼磁体的研究中,对钕铁硼永磁体的原料成分配比、熔炼、压制和热处理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制的钕铁硼材料产品经中国计暈科学院测试,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06,(5):F0003-F0003
太原市钕铁硼工程技术中心是太原市首批20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之一,其依托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磁性材料研究的单位之一,数十年致力于铁氧体,稀土永磁,粘接永磁等磁性材料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内科技     
日前,宁波市科委制定了科技攻关任务招标投标的暂行管理办法。首个招标项目——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防腐技术已通过今年6月28日的《科技日报》向全国发布招标书。这个招标项目涉及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类永磁材料,宁波市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由于其耐腐蚀问题一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是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属电工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纺织行业,替代FO及FOX系列纺织专用三相异步电机,达到节能目的。本发明采用异步起动,同步运行方案,其定子与普通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类似,转子除装有起动用鼠笼外,还装有永久磁极,这些永久磁极使用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制成。其转子形状及尺寸均使用场路结合的CAD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稀土永磁电机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首先,建立等效磁路模型;其次,对电机进行参数化建模,选取铁氧体宽度等电机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结果,分别采用BBD算法与MOGA-Ⅱ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和CCD多目标算法优化;最后,确定电机的最优尺寸参数,分析比较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与传统V型电机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V型结构电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与齿槽转矩分别降低14%和71%,且钕铁硼材料使用量减少14.3%。因此,所提出的新型电动汽车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有效解决了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为汽车用永磁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钕铁硼类稀土永磁合金以其优异的永磁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航天、航空、医疗、生物、机械、电子、电力、石油、化工等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其中烧结磁体的永磁性能高,但稀土含量多、成本高、耐腐蚀性差、温度稳定性低,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位于合肥市庐江经济开发区,公司下设大地熊(苏州)公司、天津市大地熊机电公司、深圳和上海分公司。目前公司具有年产2000吨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5000吨橡胶磁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国防工业、汽车工业、风力发电、各类电机、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及磁力机械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产品出口到欧美、韩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稀土永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3.
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测量原理和特点,以及测量仪器的构成和软硬件设计要点。提出了采用模拟、数字混合积分信号处理,电子电位器零位校准和两级计算机控制结构的钕铁硼材料性能测量仪,并对制做的测量仪样机通过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测试,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体现了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对于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行业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毛毛 《科技资讯》2013,(24):77-78
本文围绕永磁材料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烧结钕铁硼强磁特性.永磁材料是现代化生产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烧结钕铁硼具有强磁特性,烧结钕铁硼磁体主要由剩磁Br、磁能积(BH)max、矫顽力Hci、居里温度TC构成磁性能参量.可通过增大剩磁Br和磁能积(BH)max,减小矫顽力Hci来增强烧结钕铁硼的强磁特性.  相似文献   

15.
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是1983年底问世的第三代稀土永磁,由于它具有极优异的磁性能,所以是世界上最强的磁性材料.目前各国投入巨资大力进行开发研究,其磁能积已达50.6MGOe.本文重点介绍了Nd-Fe-B永磁体的产生背景、优异的磁性能及应用前景,还介绍了国内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6.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Sm-Co,Nd-Fe-B,Sm-Fe-N,Nd(Fe,Mo)12Nx和双相复合永磁等几种重要的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展望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磁性材料特别是以钕铁硼为代表的永磁材料无疑是新材料行业中前景看好、增长速度最快的佼佼者。宁波作为中国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化生产的发源地和国内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业已形成独具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是宁波高新技术产业中为数不多、特色突出、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的支柱行业之一。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们许多行业和企业要与世界行业巨头强手同场竞技、一比高低,挑战的严峻性和竞争的严酷性不言自明。面对挑战和竞争,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毫无作为、坐…  相似文献   

18.
钕铁硼永磁减速式汽车启动电机用于启动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系统的关键部件。当前国内厂家生产的该类产品主要为普通电励磁式,体积大,性能差,难以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而国外大批应用的是永磁减速式和电励磁减速式。 这种启动电机采用减速式结构,用具有优异磁性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磁极,代替传统启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磁极铁芯,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电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激光清洗技术对钕铁硼材料进行清洗试验,探究不同激光功率对钕铁硼材料清洗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tectron microscope, SEM)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分析清洗后钕铁硼材料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成分;利用白光干涉仪检测清洗后钕铁硼材料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清洗后钕铁硼材料的表面粗糙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后又增大;激光功率较小时,钕铁硼材料表面存在烧蚀划痕和残留的腐蚀坑,表面C、O元素不能有效去除,清洗效果不佳;在激光功率为12 W,清洗后的材料表面光洁平整,无C、O元素,表面晶相组织完整清晰无破坏,说明此时激光清洗效果最佳;当激光功率更大时,超过材料的损伤阈值,表面出现微裂纹和细小的孔洞,说明清洗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2007,(8):F0004-F0004
山西汇镪磁性材料制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50万元,是专业从事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器件设计、生产、开发、销售和开展磁应用技术开发及磁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能力达500t/a,主要产品有钕铁硼永磁材料(NdFeB),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