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洁 《科技信息》2011,(36):81-82
我国反商业贿赂的总体思路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以《反商业贿赂法》为核心的完备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检查与处罚力度。在论述我国反商业贿赂行为的具体措施的问题中,建议扩大商业贿赂的受贿罪主体范围,在接受商业贿赂时,一切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均被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建议明确商业贿赂行为主管机关之间的关系;建议完善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从与贪污贿赂罪区分的角度,阐述了商业贿赂罪的概念。探讨了商务贿赂犯罪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妨碍政府的廉洁运作。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修订进行了分析:改变了犯罪构成的层次,扩大了打击的范围,强调了国内企业应遵循的国际义务,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与贪污贿赂罪区分的角度,阐述了商业贿赂罪的概念。探讨了商务贿赂犯罪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妨碍政府的廉洁运作。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修订进行了分析:改变了犯罪构成的层次,扩大了打击的范围,强调了国内企业应遵循的国际义务,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六)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普通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取药品回扣的行为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因此不适用商业受贿罪。然而此类公共服务人员的受贿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运用刑法加以规制。一种做法是在总则中修改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同时在分则受贿罪中增加"利用业务上的便利";另一种做法是在分则中增加业务受贿罪。  相似文献   

5.
商标、企业名称、域名、商品名称、包装和装潢等商业标识的现行规定体现出相同的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规则,即原告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商业标识,被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或误认,且被告有过错的,被告要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将商业标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有助于统一商业标识保护制度,解决商业标识间的权利冲突,保护新出现的商业标识。  相似文献   

6.
李羽欣  古耀达 《广东科技》2010,19(16):27-27
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受贿罪的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下打击受贿犯罪的需要,对于受贿罪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本文对受贿罪的主体不完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贿赂"一词往往被作为一种腐败现象而与犯罪、违纪联系到一起,常常认为查处贿赂行为是检查、纪委或监察机关的职责,对商业贿赂比较陌生.其实,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规定商业贿赂的,即商业贿赂行为首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问拟从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司法实践中查处受贿犯罪时经常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两高”发布了及时查处、依法惩治新类型受贿犯罪的司法解释。细加分析“两高”受贿罪司法解释第9条的规定,不难发现其立场有违刑法受贿罪的规定,并且条文中“及时”、“掩饰犯罪”之用语不明确、欠严谨。因此,对“两高”受贿罪司法解释第9条进行反思,有助于厘清异议,正确适用刑法和司法解释解决受贿罪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受贿罪一直是我国刑法所重点打击的对象,由于我国刑法对受贿罪规定的不够完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贿发案率也愈演愈烈。而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是大陆法系在亚洲的代表,两国在历史、经济、承继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其对受贿罪的规定在罪名设置、主体、客观行为、法定刑设置等诸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种商业混同行为.商业混同行为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危害极大.然而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如不正当模仿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以及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混同行为等却因为法无明文规定而得不到有力的规制.建议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的规定,以完善竞争立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违法规避招标、规避公开招标、通过编制招标文件事先确定中标单位、泄露评委名单、串通投标、挂靠企业资质投标、招标后随意变更合同等违规现象,分析了招投标过程中的商业贿赂出现了利用合法交易的幌子受贿、未实际出资而享有收益型受贿、期货交易型受贿、非财产性利益贿赂、利用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等新形式,提出应当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并扩大对商业贿赂犯罪圈的认定范围。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校基本建设、物资采购、财务活动等日常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就其发生的区域进行梳理,概括高校商业贿赂现象具有存在普遍性、区域集中性、活动隐蔽性、贿赂多样性、人员广泛性的特点与规律。从利益诱惑、教育缺失、制度缺位、监督软弱与惩处乏力等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从教育、制度、监督与惩处等处着手治理高校商业贿赂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负面经济现象,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污染了社会风气。如何遏制商业贿赂已成为举国关注的头等大事。可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其加以遏制,如完善现行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会计信用监督体系、制定举报奖励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国法律法规中有关明令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方面存在的局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认为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有效治理商业贿赂的根本保障就是要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同时抓住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对突出的商业贿赂现象依法进行专项重点治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商业贿赂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高校商业贿赂在涉案领域、涉案人员、涉案金额、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社会上腐败蔓延、缺乏专门的惩治商业贿赂的法律规范、高校大规模的密集性采购和大规模上马基建项目这些客观因素,也有高校干部任职期内法制观念责任意识逐渐淡漠、高校自主权扩张和内部行政权利过于集中、监督不到位这些内在因素。治理高校商业贿赂,需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实行高校内部交流轮岗制度,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贿赂犯罪已成为我国目前新形势下日益泛滥的一种犯罪现象,它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本文结合商业贿赂犯罪的发案特点,分析了商业贿赂犯罪的种种原因,旨在提出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预防商业贿赂的积极意义,从社会、企业、个人的角度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市场腐败盛行与经济增长乏力并危及社会稳定。究其原因,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竞争机制不健全、公共权力干预过当以及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缺陷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土壤和根源。认清商业贿赂的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危害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蔓延之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商业贿赂现象较为严重,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商业贿赂的含义、特征、对象认定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贿赂罪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