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家还记得本刊2016年第1期《山居生活的好邻居——复齿鼯鼠》吗?还记得"抹布""毛巾"还有"飞毯"的故事吗?其实,那篇文章中有一个错误:文中的鼯鼠并不是复齿鼯鼠,而是橙色小鼯鼠。我国西南山地几种常见的中型鼯鼠的外形很接近,该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2.
在神农架山区的悬崖峭壁上,生长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金钗.它的学名是金钗石斛,属兰科,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有的也附生于原始森林的古老树干上,是生津益胃、滋阴清热的名贵中草药.药农为了采集此药,只能从悬崖顶上放下长绳,攀绳而下,十分危险.奇怪的是,药农缘绳采药时,往往会遭到飞鼠凶猛的袭击.飞鼠,学名鼯鼠,为啮齿目鼯鼠科动物,有棕足鼯鼠和红白鼯鼠  相似文献   

3.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中国药用的艾蒿类植物包括菊科蒿属 Artemisia Linn.与绢蒿属 Seriphidium(Bess.)poljak.两属的药用种类。蒿属全世界有38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亚洲最多,欧洲、北美洲次之,其中以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最多,亚热带平原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北美洲的亚热带南部或热带高山地区以及非洲北部、东部或南部地区;我国有185种、44变种,遍及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最多,其他省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少。已知国产入药的种娄有61种11变种(品种),约为全国蒿属种类的32.97%绢蒿属全世界约100余种,主产亚洲中部与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或高山草原与荒漠地区,苏联哈萨克斯坦最多,我国西北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我国有31种、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永顺县长官区红白鼯鼠的冬季栖息环境、洞穴、活动情况、摄食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发现红白鼯及少具迁移性,睡眠时间较长,爱摄食枳。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12,(9):32
<正>2012年7月10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智能城市和社区欧洲创新伙伴行动"(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简称SCC-EIP)。"欧洲创新伙伴行动"(EIP)是欧盟委员会根据"欧洲2020战略"在新能源、可持续农业和老龄化等重要战略领域部署实施的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计划,旨在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重要战略领域形成战略联盟,统筹研发与创新资源,为解决欧洲面临的能源安全、资源效率和老龄化等重大挑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智能城市和社区欧洲创新伙伴行动"将集成欧洲在新能源、智能交通和信息通讯(如物联  相似文献   

7.
1、海洋殖民地2、大西洋隧道海洋殖民地是理论上人类永久性在海洋"殖民居住",像这样的殖民地可能漂浮在水面上、或固定在海底以及存在于海底与水面之间。是一种理论上的交通通道,它跨越大西洋、北美洲和欧洲之间,能够承载火车等类型的交通工具,使用先进的技术,预计交通工具的速度可达到300-5000英里/小时(500-8000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8.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16,(1)
正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关心澳门地区黑脸琵鹭生存状况的人们而言,值得忧虑的事件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也越来越多了。珍稀的"海上大熊猫"黑脸琵鹭隶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属(Platalea),由荷兰鸟类学家施莱格尔(TemminckSchlegel)于1849年在日本发现并命名。全球共有琵鹭属鸟类6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白琵鹭;分布于澳洲的黄嘴琵鹭;分布于澳洲和东南亚的澳洲琵鹭;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的粉红琵鹭;分布于非洲南部数个国家的非洲琵鹭及分布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宣城向阳第四纪网纹红土中红、白组分进行分离,并运用ICP-AES分别分析了红、白组分内Fe、Mn、Al、Sr四种元素的含量特征.结果发现,向阳剖面网纹红土中红、白组分的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白色组分铁含量较红色组分小,且随着深度的增加以及网纹化程度的增加,其含量与红色组分差别也加大.Mn元素在红、白组分内的总体差别不大.Al、Sr元素表现出了白色组分较红色组分小的特征,但这两种元素在白色组分内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呈现明显的类似"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旋回变化特征.在红色组分内,Al、Sr元素随深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池春姬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0):91-91,83
英语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是一种表示存在的句型,这种句型以非重读there为形式主语(FormalSubject),谓语动词通常是主动词be或含有"存在"含义的动词的一定形式,动词之后跟有通常叫做"真主语"(Real Subject)或"实义主语"(Notional Subject)的名词词组,"真主语"之后通常跟有地点状语(LocativeAdverbial),有时还带有时间状语(Temporal Adverbial)。因此这种句子叫"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的句子结构通常是:There+Be+NP+Iocative Expression+(Temporal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2.
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属啮齿目鼯鼠科。据有关资料记载,只有我国的陕西、贵州、西藏和四川的西南山地及万源大巴山山地等处有发现。但2000年5月,笔者在四川西北边缘岷山山脉上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45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3只。灰头鼯鼠的成体一般重570克左右,体长34厘米、尾长41厘米,吻、鼻、口缘、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学或医学奖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第4种方法癌症是人类面临的终极杀手,被称为"众病之王"。然而传统的3种疗法(手术切除癌组织、放疗、化疗)离真正意义上的治愈癌症有不小的差距。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Allison)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分别发现并研究了免疫细胞所表达的CTLA-4与PL-1这两种"刹车",因"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而获奖。目前,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与PL-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等药物已经上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16,(1)
正埃德蒙顿龙的研究始于1917年,堪称最重要的鸭嘴龙科恐龙。目前这个属的化石记录仅限于北美洲坎潘阶与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中。那么,为什么它们只存在于北美洲大陆?它们是如何演化的?它们的祖先是谁?与它同宗的"兄弟姐妹"又有哪些?平头鸭嘴龙类中的大块头儿鸭嘴龙类是一类演化非常成功的植食性恐龙,广泛存在于北美洲和亚洲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欧洲及南美洲也有少量化石发现。根据头骨的形态特征,人们将鸭嘴龙类分为两大类:头顶平  相似文献   

15.
附地菜属及鹤虱属是紫草科、紫草亚科中的二个大属。附地菜属约57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北婆罗洲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我国有34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云南及四川。鹤虱属约61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的温带,非洲及北美洲也有。分布中心是苏联的中亚地区。我国有31种,集中分布在新疆,多生长在半荒漠或荒漠地带,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及山西等省(区)亦有。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2017,(4)
正在"老鼠"这个大家族中,既有臭名昭著的破坏分子,也有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种类,如呆萌的河狸、壮硕的巨松鼠、会飞的鼯鼠和嗜睡的睡鼠等等。令人心痛的是,它们都在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行列中,有许多还尚未被人类认识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鼠年话鼯鼠     
十二生肖中的鼠年到了。您知道吗,在全世界的1720余种现生鼠类中,既不乏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贵种类,也不乏那千姿百态而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可爱鼠类,这其中就有“飞松鼠”——鼯鼠。在啮齿类这个庞大的家族中,鼯鼠仅是一个较小的门类,隶于啮齿目鼯鼠科,全球共有13个属,约35种。因其主要形态特征与巨松鼠、诸种松鼠及花鼠等相似,许多分类学家仍把该类动物划归松鼠科。  相似文献   

18.
杜鹃花科是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中的一个大科,约50余属,1300余种.杜鹃花亚科约17属900余种,其中杜鹃花属是最大的属,约860余种,这么丰富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很广,到第三纪时,已大量发展并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了现代,其分布范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欧洲种类少,只有9种;北美洲也不多,有27种;主要是产于亚洲,而亚洲又以我国最多,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国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簇胸吸蜜鸟因胸前有一团白色的羽毛而得名,如同一位佩戴领结的绅士;此外,簇胸吸蜜鸟叫声响亮,听起来跟它的英文名"图伊"很像。本文的主角簇胸吸蜜鸟又名"图伊鸟",其叫声响亮,听起来就像它的英文名"Tui"(来自毛利语)发音。簇胸吸蜜鸟是该属的唯一种,因胸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中的科学"(SIS)是欧盟第七科技框架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为此,欧盟于2010 年1 月启动了为期2 年的"欧洲社会中科学的政策和研究活动监测"项目,有38 个国家参与,涵盖了欧盟27 个国家以及与欧盟第七框架相关的11 个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