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小的早期鸟类——娇小辽西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侯连海  陈丕基 《科学通报》1999,44(3):311-315
记述了中国科学冠同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收集的一块小型鸟类化石。该化石产于辽宁凌源大王杖子义县组凝灰质页岩夹层中,保存十分完美。具有头大、吻短、颌具牙齿、颈长、胸肌小、肱骨近端不内向钩曲和腿长等特征。其个体不但大大小于孔子鸟,而且较华夏鸟等早白垩世的小型鸟类还小,是已知中生代最小的鸟类。它的出现不但给孔子鸟类群增加了一重要新成员,也说明早期鸟类分化辐射的复杂性,给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2,37(5):435-435
1990年9月,本文第一作者在辽宁中生代九佛堂组地层中,采到两件十分珍贵的鸟类化石标本。本文择其中一块保存近完整的标本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鸟类一新目,暂包括一属一种。辽宁发现的这两件鸟类标本及随后在同一地点采得的大量标本,在时代上仅比德国的始  相似文献   

3.
反鸟的新发现与早期鸟类的辐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福成  周忠和  侯连海  顾罡 《科学通报》2000,45(24):2650-2657
报道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新反鸟化石(Longipteryx chaoyangensis sp.nov.).根据该反鸟的肋骨具有钩突、前肢较后肢长、嘴长和第4Zhi骨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鸟的特征,建立一新属种,推测:(1)该鸟具有类似于现代鸟类的稳固的胸廓,供发达的肌肉附着和具有发达的主动呼吸功能;(2)翼发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嘴长,适应水中捕食;(4)后肢的4个Zhi骨滑车  相似文献   

4.
段艳芳 《自然杂志》2015,37(5):388-391
2008年5月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率领科考队将大量精力逐渐投入至山东莱阳古生物化石大规模考察和发掘工作中。这是继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由谭锡畴、杨钟健等老一辈地质古生物学家分别主持的两次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大发现后的第三次大发现。在近20年的科考生涯中,汪筱林主持了数十次重大野外科考和发掘工作,尤其是主持了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的科考和化石发掘,发现了包括两栖类、恐龙和翼龙等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在内的大量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有力地推动了最近20多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辉煌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古生物学家对莱阳化石发掘如此重视呢?此次发掘又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呢?对于普遍存在的化石及其遗迹自然风化破坏问题,科考队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于2015年8月来到莱阳恐龙化石发掘现场,了解莱阳古生物化石发掘和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5.
6.
<正>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鸟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7
哪个先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的.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8.
一条金黄眼镜蛇从一个筑在骆驼刺树上的鸟巢里伸出它黄色的脑袋,它紧咬着两只叽叽乱叫的小鸟,并将它那长达4英尺(1英尺=30.48厘米)的躯体盘绕在遭劫掠的鸟巢里,开始探摸其他小鸟.也许,对于一条成年眼镜蛇来说,偷袭鸟巢只不过是它正餐前的一道小吃,但对于一只能建造世界上最大鸟巢的群居织巢鸟来说,鸟巢可是它们赖以为生的家.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7-57
哪个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19世纪末期,查尔斯·达尔文的朋友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实际上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近代的发现使得很多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相信这可能是真的。这就意味着6500万年前早就已经消失的恐龙,与现代鸟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侯连海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9,44(13):1378-1383
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在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虽然始祖鸟已被公认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鸟,但是新近发现一块动物化石——一只鸟的股骨,据认为年代在一亿三千万年以上,可能现在已经绝灭了。新化石是布里格姆.扬大学的詹姆斯。詹森发现的,它和始祖鸟出现在同一个地质年代—晚侏罗纪  相似文献   

13.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以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及含化石地层为主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由上河首古生物化石园区、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园区、凌源大杖子园区、AAA级的凤凰山园区及槐树洞风景区组成,中心园区规划占地67公顷.  相似文献   

14.
松辽地块白垩纪古地磁与古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大钧 《科学通报》1988,33(3):211-211
松辽地块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是中国东部大型陆相含油盆地,北东长约700km,宽350km,面积约260000km~2,属于新克拉通复合型盆地。盆地中上侏罗统,白垩系发育,覆盖在前中生界褶皱基底之上。上侏罗、下白垩统为火山岩类及湖相沉积,厚3000m以上;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为砂泥质互层类复理石建造,厚1000—1500m;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为河、湖三  相似文献   

15.
古胚胎化石——寒武纪大爆发的历史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崇玉 《科学通报》1998,43(17):1793-1794
在动物学中,通常把动物个体发育中从受精卵到孵化的这一阶段称为胚胎.现代胚胎学系研究生物胚胎的学科.而化石胚胎学在以往的古生物学研究中尚未被重视,其原因在于除脊椎动物外,无脊椎动物的卵及胚胎个体微小,且无矿化的外壳包封.因此,它们难以保存为化石,更难以为研究者所发现和认识.迄今为止,已报道的少数几例无脊椎动物卵化石仅为微小球状体,缺乏可鉴定的特征[1].胚胎化石更为罕见,已报道的一例为中寒武世的微小球体.其表面具多边形结构,该结构被解释为节肢动物胚胎的囊胚细胞[2].但是,这一报道由于化石数量较少,且保存质量较差,未能反映…  相似文献   

16.
楊锺健 《科学通报》1960,5(5):144-144
1959年,古脊椎动物学也和其他战线上一样,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續大跃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在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的正确領导和支持下,于1959年6月开始出发,首先在内蒙二連地区从事工作,以后在以东的通古尔盆地、伊尔丁曼哈、烏拉烏苏等过去美国人所考察过的地点进  相似文献   

17.
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侯连海  顾玉才 《科学通报》1995,40(8):726-729
鸟纲Class Aves Linnaeus 1758蜥鸟亚纲Subclass Sauriurae Haeckel 1886孔子鸟目(新目)Order Confuciusornithiformes ord.nov.孔子鸟科(新科)Family Confuciusornithidae fam.nov.孔子鸟属(新属)Genus Confuciusornis gen.nov.圣贤孔子鸟种(新种)Species Confuciusornis sanctus sp.nov.  相似文献   

18.
古鸟类栖息行为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4,26(6):367-368
自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发现了侏罗纪晚期第一块始祖鸟化石以来,对于古鸟类及鸟类起源的研究便成为古生物学关注的课题[1,2].其后至今,在同一地域又陆续发现了7件始祖鸟化石标本.  相似文献   

19.
正以色列出土的人类颌骨化石使智人走出非洲的时间比此前预计的提前了至少5万年。2017年年末,科学家宣布,在以色列一个坍塌的洞穴里发现了人类的颌骨化石,推测化石的年龄在17.7万年至19.4万年之间。如果得到确认,这个发现可能将改写人类早期迁移史,把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约5万年。"这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离开非洲的现代人类。"威  相似文献   

20.
山东莒南早白垩世新类型鸟类足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日辉  刘明渭 《科学通报》2005,50(8):783-787
在山东省莒南县后左山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巴列姆-阿普特期)发现保存在泥质粉砂岩层面上的5个连续的足迹. 经研究, 认为是一新类型鸟类足迹化石, 命名为Shandongornipes(山东鸟足迹). 足迹中大型、四趾, 宽约5.8 cm, 全长(含拇指)8.7 cm. 趾迹纤细, 末端均有细长的爪迹. 拇指(Ⅰ趾)向后, 趾印清晰, 各趾趾垫通常为3个. Ⅱ~Ⅳ趾间角变化范围128°~142°. 趾间无蹼状构造. 足迹最显著的特征是: Ⅱ, Ⅲ, Ⅳ三趾中轴不对称, Ⅱ-Ⅲ趾间角较大(范围91°~118°), 以及足迹长(不含拇指)与宽近等. 该足迹是中国最早的鸟类足迹之一, 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惟一的新遗迹属. 它形成于河漫滩环境, 与大量兽脚类、鸟脚类恐龙足迹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