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陶瓷刀具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生成的锯齿形切屑形态,切屑不同部位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分布及切屑底部的脆变剥落现象,研究了据齿形切屑变形过程,变形程度的定量化分析,切屑形态的转变,切屑形态与陶瓷刀具初期破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氧化铝陶瓷刀具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形态、耐磨性能,刀具磨损过程中刃型变化规律及其对切削机理的影响,提出陶瓷刀具“自励”的观点,讨论刀具磨损与破损的关系和陶瓷刀具耐用度标准。  相似文献   

3.
淬硬钢切削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角度和刀具的导热性分析了Si_3N_4陶瓷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切削过程,并观察了不同的切屑,证明陶瓷刀具切除的切屑有热变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CAK6150C数控车床上用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精车45淬硬钢实现了实业精车代磨,通过切湖变形系数的比较、动态切削力的正交测量、刀具磨损等基础理论的研究,研制了精车代磨刀具,解决了“崩刃”和“中途换刀”两个实现精车代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精密干切削淬硬零件表面完整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在锋利无润滑状态下精密车削硬度为HRC62轴承钢GCr15时,切削参数(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表面变质层的影响规律.在选择的切削用量范围内,以零件表面完整性为目标函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切削参数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淬硬零件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进行精密干切削加工,能获得优越的表面完整性,即优异的表面精度、深度约为0.1 mm的表面残余压应力、热损伤层完全消失的表面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表面轮廓仪,光学金相、显做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俄歇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陶瓷刀具切削淬硬 GCr15轴承钢的已加工表面层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发现,加工表面存在金属撕裂带,二次淬火层和高温回火层等组织转变也存在加工表面的富碳和富氧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检测刃口产品硬度的新方法,称为H60。该种检测方法与现今采用的各种硬度检测法的负荷大小及金刚石压头均有所不同。该种检测法,可以籍助洛氏硬度计直接检测出刃口部位淬硬钢的硬度,从而在不破坏刃口产品(菜刀等)外形完整的情况下,能方便准确地检测出刃口钢的硬度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微米/纳米复合Ti(C,N)/Al2O3陶瓷刀具,采用CA6140车床、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微米/纳米复合Ti(C,N)金属陶瓷刀具(编号为:JT1-JT3)切削45淬硬钢的切削性能和显微结构,和硬质合金刀具YT14及陶瓷刀具LT55、SG-4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刀具适合于切削45淬硬钢,切削性能优于YT14.分析了刀具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新型Ti(C,N)金属陶瓷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为后刀面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采用金属陶瓷刀具车削工件,可以实现以车代磨,不但质量得以保证,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对磨削、铣削加工得到的淬硬钢SKD11表面完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干磨削和干铣削加工工件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发现干铣削时,铣刀后刀面磨损引起的铣削温度升高对工件表面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加工温度升高,工件表面逐渐产生回火马氏体,这是造成工件表面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如果选用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完整性;如果采用较小铣刀的磨钝标准可以避免出现回火马氏体.对淬硬钢进行精加工时,以铣代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铣削淬硬钢斜面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回归模型,通过比较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均限制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对零件的粗糙度进行预测,为实际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硬态车削淬硬轴承钢GCr15(62HRC)的切削过程进行仿真,从切屑形态出发,结合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等场量对切屑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速(60 m/min)切削时,没有形成明显的绝热剪切带而形成了连续切屑;在高速(181 m/min)切削时,形成了锯齿状切屑和绝热剪切带,且因绝热剪切区的热软化效应而使材料的承载能力下降,切削力发生波动;在高速切削时,工件与切屑自由表面处出现了微裂纹,并在一定程度上沿绝热剪切带而向刀尖方向扩展,使得锯齿更加明显,导致切削力“二次下降”并推迟了下一锯齿节块的形成;硬态车削淬硬轴承钢GCr15的绝热剪切是形成锯齿状切屑的前提,而周期性微裂纹的出现和扩展则是源于绝热剪切作用下材料发生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铣削淬火钢可以显著的提高生产率及加工表面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磨削加工。但是因为淬火钢特殊的切削性能使得高速铣削淬火钢时的切屑形态、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刀具的寿命有很大的变化。阐述了高速铣削淬火钢的切削机理、刀具的选择,对高速铣削淬火钢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测轴承钢硬切削表面残余应力对滚动接触寿命的影响规律,基于高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具有平面应变特征的二维滚动接触寿命预测模型,并在二维有限元模型的表面和次表面对应施加了轴承钢硬切削实验所测残余应力,模拟计算典型服役条件下的滚动接触应力;采用基于S N寿命理论的Miner法则,计算轴承钢滚动界面的疲劳接触寿命,分析了在不同摩擦系数、滚动接触频率和外加载荷工况下,硬切削残余压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切削残余压应力可使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高10%~30%.其中,载荷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影响最大,摩擦系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含碳量对钢中马氏体/贝氏体(M/B)复合组织形态和断裂机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中含碳量不同,下贝氏体形成特点存在差异,使贝氏体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不同含碳量M/B复合组织断裂机理的差异。轴承钢中M/B复合组织对强韧性的主要贡献应归功于下贝氏体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同时还与下贝氏体在组织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于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5CrMnSi,在分析材料切削特性的基础上,选择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进行切削试验. 改变切削速度,得到使用寿命曲线和t-v曲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和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分析研究了磨损区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使用寿命在切削速度选取范围内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前刀面上受到氧化及扩散磨损的作用,呈凹坑状的月牙洼磨损,且凹坑随切屑的流动而增大;硬质相的扩散及黏结作用是造成后刀面磨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极薄磨削的工艺性试验和对砂轮表面形貌检测的基础上,分析了磨粒刃与试件表面的作用关系和材料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状态,给出了磨粒刃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极薄磨削下单颗磨粒刃的磨屑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urnin g experiments on GCr15 bearing steel hardened to 60~64 HRC. The objective was to d 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cutting parameters on cutting force, chip morphology and resultant workpiece surface quality, more specifically surface texture, micr ostructure alterations, changes in microhardness and residual stresses distribut ion. The changing rules of the main cutting force was shown in this paper which feature a increasing tendency with the improvement ...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超精硬切削参数的优选方法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获得最长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出了滚动轴承耦合具体服役工况的超精硬切削参数的优选方法体系.根据该体系优选的切削参数,在满足零件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使特定外载荷谱下的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与赫兹接触应力进行合理匹配,使失效点处应力为最小,实现滚动轴承理论上的最长疲劳寿命.以滚动轴承的典型工况为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如果硬切削参数的优化结果仅仅以表面精度为约束条件,而不依据本文提出的方法体系,将导致零件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相差约35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PCBN刀具切削不同硬度GCr15轴承钢时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工件硬度对上述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工件硬度在HRC50左右时,刀具磨损严重且工件表面质量很差,说明PCBN刀具不适合切削中等硬度的轴承钢.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AISI E52100钢在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方法(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考察了E52100钢在[emim]BF4离子液体中耐腐蚀的能力。腐蚀后样品表面形貌和产物的组成使用表面分析技术(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emim]BF4对E52100钢有腐蚀性,且氧气存在、温度升高和含水率的增大都会加速E52100钢的腐蚀,含水量对腐蚀的影响最为显著;腐蚀产物以铁的氟化物和氧化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