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废液排放前经生物材料处理,可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对于受重金属污染的工业排放物及废渣,用活体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集中在细菌、真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作用,现已发展到用藻类及一些高等植物材料.非活体生物材料能快速结合重金属离子,可用于贵金属的回收、金属的富集以及从水体中去除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
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概述,具体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和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综合国内外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对生物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见。  相似文献   

3.
胶原蛋白是用途最广泛的生物材料之一,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的主要来源。胶原蛋白可制成膜、海绵、微胶囊、水凝胶等用于药物传输系统的材料,亦可制成人工皮肤、人工骨、人工血管等用于组织工程的材料。本文针对胶原蛋白在生物医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中各个领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铁兰是一种不从土壤汲取养分的气生植物,在很多国家被用于空气污染的监测研究。虽然铁兰作为生物监测被广泛报道,但却很少有关于铁兰自身结构与其作为生物监测器间相关性的研究。由于它们从降水中吸收水分、养料以及大气污染物,因此,通过检测其组织中累积的重金属即可判断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为了进行环境监测,常需要依据土地使用类型、人类活动范围以及距离重金属源的距离进行分类采样,并且要区分农业、城镇、工业及交通区域,铁兰因其广泛的生长适应性、低廉的成本、可长期在不同区域生长并易于采样,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环境污染监测中重金属富集的理想植物。  相似文献   

5.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开发、运输、冶炼过程对矿区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一般包括化学、生物及物理三大类,其中化学稳定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目前该技术研究重点为开发新型固化剂、明确多种稳定剂复合施用的方向。尽管针对重金属污染土体的修复材料研究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单一金属元素,针对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同时修复的应用机理及效果研究较少。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土体对植物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并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量方面探讨影响机理,以期为矿区土体重金属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传统的身份证件、钥匙等认证方式,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会更加便捷和安全,但其也可能存在被伪造、盗取、复制的风险,不法分子会利用照片、指纹膜、人体模型等非法获取伪造的生物特征来进行欺骗攻击。活体检测技术是抵御欺骗攻击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NABS,VEN数据库中通过对关键词、分类号、申请人、申请量的检索结果作为基础,综合运用INCOPAT、PATENTICS、EXCEL等多种分析工具,对全球活体检测专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发展趋势,重要专利,重要申请人,专利价值等,为活体检测技术的创新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废治费的目的,本文利用机械加丁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工业同废粉煤灰作为介质来处理高Cr(Ⅵ)地下水,对其去除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桂林南溪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某些鱼类、藻类、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含量,计算了各类生物的富集系数,发现不同种类的鱼,对五种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不同,相同种类的鱼对五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各不相同,鱼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但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使得根际微生物(特别是植物促生菌)面临着生物/非生物的多重胁迫,在此过程中,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调控机制影响自身代谢活性和植物抗逆性,成为根际微生物 植物间互作的重要调控系统为此,该文论述了植物促生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促生机制,着重探讨了土壤根际环境中缺氧、盐碱、酸铝、重金属/有机污染及施加生物炭等非生物胁迫、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下植物促进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响应及调控行为,旨在推动发展以植物促生菌群体感应系统为基础的微生物 植物联合修复中轻度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当其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一些重金属会向地下水中转移,造成地下水中Cr(Ⅵ)含量超标.目前,对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主要是用活性炭、零价铁等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为了达到以废治费的目的,本文利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工业固废粉煤灰作为介质来处理高Cr(Ⅵ)地下水,对其去除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路两侧树叶铅、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监测手段对抚顺主要交通干道行道树叶片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在每条采样路线上设立了7个采样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公路行道树叶片铅(Pb)、镉(Cd)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交通枢纽、车辆停靠区树叶中铅的质量分数较大,工业区、矿区等镉的质量分数较大,而绿地、水源区等质量分数均较小.通过测定树叶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可提供生物净化、生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静  鲍立婷 《河南科技》2013,(17):164-16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排出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由其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机理,并分析评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几种主流技术并提出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以期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胺腙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种新的吸附材料能使用在去除废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工信部网站公告,我院生物研究所申报的"甘肃省工业生物技术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日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多年来,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为更好的服务省内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中试放大及成套化技术在内的工业生物过程工程技术服务,在各种服务资质及服务平台的搭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到了政府和众多企业的认可。2011年作为发起单位,联合成立了"甘肃省生物基材料产业联盟",与包括甘肃昆仑生化有限公司、甘肃驰耐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在内的省内较大型生物技术企业联合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皖北某电厂周边土壤污染程度状况及特点,为该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其周边2.5 km范围内进行采样并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性的污染程度划分。【结果】在含量特征上,沿主导风下风向45°夹角方向、主导风下风向、主导风上风向和次主导风下风向,Ni、Zn和Cu含量逐渐减少。Mn、Cu、Ni三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较高,Ni和Zn的变异系数最大值达22%和21%;在污染评价上,所有方向上都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结论】电厂长期堆放的工业废料渣会对周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加剧潜在生态风险。当地须重视此类使土壤环境恶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具有优良荧光性能的生物功能化碳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和盐酸为原料,通过超声和细菌辅助反应直接获得新型的生物功能化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构建出来的生物功能化碳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粒子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这一性质使得生物功能化碳点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生物功能化碳点与传统化学方法合成的荧光碳点相比,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性和光稳定性,且生物功能化碳点的发光区域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区,这使其在生物活体成像和生物活体检测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生物功能性与生物相容性,指出NiTi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奇特的形状记忆特性、高阻尼和超弹性,在空间技术、机械器具、电子设备、能源开发、汽车工业及日常生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来,由于发现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抗磨损性、高抗疲劳性,且弹性模量与人体骨头十分接近,因此成为医学领域一种理想的生物医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骨科、神经外科、心血管科、胸外科、肝胆科、泌尿外科及妇科等.  相似文献   

19.
羽毛作为一种生物指示剂与其他的组织器官相比有着很多的优势,因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概括了羽毛作为指示剂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测定羽毛中重金属的实验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浓度的差异性,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讯     
《河南科技》2023,(13):1-5
<正>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外观和手感。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6月15日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人员表示,胶状电极有可能取代金属来刺激神经,并与心脏、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