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初结合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早在公元5-6世纪佛陀提出缘起论,创立佛教时.唯物辩证法思想就已初见萌茅.佛对"缘起"的释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认为人间一切行为.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无论是它们的产生,还是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地,既不存在永恒的物质世界,也不存在永恒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缘起论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佛教“缘起性空”的般若观是佛教的基石,它用“智的直觉”达到圆教阶段的涅柴法身,其依据是“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人性观。佛教这种将人性神性化的思维模式,形成了般若化的自负、消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六朝时,受佛教的影响,志怪小说空间观得以扩张,上至天界,中为人间,下达幽冥之地,虚构空间大大增加。它启发了后世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其后的唐传奇、话本及神魔小说影响甚大。六朝前文学作品重现实空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而六朝志怪小说虚构空间增多,则主要受佛教影响,鲁迅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六朝前,宗教虚幻色彩对文学作品虚构空间观影响不大。六朝时,佛教兴盛,其虚构空间观的内容广阔度及逻辑严密性,对志怪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里着重说明佛教入土中国后,其对六朝志怪小说虚构空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佛教也提及“神”,但各种神的地位实际上都不高。从佛教的核心义理来说,此教主张缘起,主张性空,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由此可以说它是无神论。从佛教中大量提到各种类型的神,以及佛教中实际存在的大量崇拜对象来看,也可以说佛教是有神论。  相似文献   

5.
佛教经历了中国佛化和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过程 ,加入到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而成为内区文化。尤其是“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佛法教义与中国传统的惩恶心理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因果报应”观念。在明代人情小说中体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用“因果报应”说构架整个小说 ;二是借“因果报应”说惩恶扬善 ,劝诫世人 ;三是图解“因果报应”说  相似文献   

6.
“活佛”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发生联系的一个词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对该词的产生时间、含义、由来、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宋时期产生于江南地区的“活佛”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与中国本土文化渊源。北魏、东晋时期,佛教高僧为协调佛教与王权的关系,曾基于弥勒下生信仰、化身理论和神通思想,将佛与君王等现实人物加以对应。其后,弥勒下生信仰与本土神仙思想发生衔接和融合,民间不断出现自称弥勒佛的现象。唐中期以后,禅宗众生即佛的思想推动这类现象进一步本土化,契此和尚信仰、定光佛信仰、吴生佛信仰相继兴起,“生佛”一词开始流行并派生出“活佛”一词。从很大程度上说,“活佛”一词的产生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有力例证。  相似文献   

7.
客观物质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我国哲学界由于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因果性”札记中的思想存在着误解,因此将“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等同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前者作为因果观念的客观前提,导致因果观陷入诸多理论误区。只有坚持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客观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新因果观念,才能走出我国传统因果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相传在南北朝时代由印度的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相续了五代,经过六祖慧能的改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中唐以后,弹家几乎压倒了所有的佛教派别,变成佛教的代名词。禅家的基本思想是不立义宇,顿悟成怫,即通过主观心灵的直觉观照而达到物我会一的境界。作为中国占典诗歌的创作原则与审美标准的意境,它在创作主要求上客观相工融合,这和禅宗的物找合一的境界是一致的。事实上,弹上的思想启发了义学史上的兴趣说、性灵说、神韵说的产牛。诗歌意境创造中的情景交融、言外之急等特征都有着禅宗思想的渗…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说“日本传统,是把短暂渺茫看做美的。”这种对短暂的渺茫的美的追求便形成了日本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无常”,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中国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种“无常”观在在日本历代文学作品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佛教修行中的“观想佛相”,实际上是诱发宗教的想象和幻觉,用佛的形象引起信徒的敬畏,而在客观上也可以成为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因而其方法论原理与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是可以相通的。中国佛教信奉的是非位格的神,因此,有“自力”说的提出,即主张修行不以神为中心,而以修行者为中心;他们认为众生都具有“佛性”,问题是如何把这种自身蕴藏的佛性挖掘出来。道生和禅宗的“自力说”,对中国古代艺术心理学思想中重视主体能动性的趋向起了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包含值得今天挖掘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的两个主要宗教。两教关于“神”的观念有重要不同。婆罗门教的主流思想认为存在着一个作为世间一切事物根本凶的神,而佛教则通常认为事物是缘起的,不存在实在的作为本体的最高神。两教的神观念与其各自理论体系的基本倾向一致,也与印度古代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反现代”倾向的核心,总结核括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的两种“反现代”倾向,在此基础上以作家,文学思潮为切入点,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反现代”问题进行了溯源式的追问,从而揭示出“现代性”与“反现代”之间的非此即彼而又亦此亦彼的互补性的对抗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学者都是以一种西方哲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哲学,对于阴阳家更是如此,如“五德终始说”,有的学者片面的称之为“历史循环论”;但笔者认为阴阳家则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哲学价值。本文主要从阴阳家缘起、“四时之序”说、“五德终始”说,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旨在说明阴阳家哲学价值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教对人生的根本认识。“四谛”在借鉴了“四善知”的思想后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认识,又成为佛教医学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药师佛信仰是以崇拜药师佛为特点的一种佛教特有的崇拜形式。东方药师佛旨在解决人生在世时出现的生老病之三大苦,药师佛对人间的疾病有深入洞察,旨在为人类解除痛苦。药师佛信仰由于契合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及人类生存的最低欲望,就具有了无尽的生命力,也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永远诉求,是人们延续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直接愿望。  相似文献   

15.
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生活在一个险恶动乱的时代,又是玄学、佛教、老庄非常活跃的时代。而且,他的故乡江州浔阳又是“道教、佛教、经、玄学各种思潮互相矛盾斗争的典型地区。”陶渊明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所以,他说点什么“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话,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那不是不可理解的。如抓住乐天知命篱下采菊而发挥说他逃避消极,那是不应该的。或似乎只有如此说他思想复杂才算全面,那是多余的顾虑。其实,陶渊明归居田园后的处世态度是积极的严肃的,他是在新的人生旅途上积极奋进,表现出不屈和坚强的可贵精神。靖节先生说过:“我闻为善,庆自己蹈。彼苍何偏,而不斯报!”这是他为“闻喜则乐”而早逝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姚新勇的新著《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为例,分析批评者自身的身份选择。其中结合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亦即“汉”与“非汉”之间的“文化夹居者”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对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大国而言,族群之间及其多元的文坛内部,需要的是相互宽容;而宽容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进一步说,尊重的对象包括自我也包括他人;了解则意味着做到公正客观的知已知彼。  相似文献   

17.
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一步步走向了儒释道三结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国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民族关系、民间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何时传入我国,是个千古之谜,众说纷纭,总括起来,大致有“先秦”、“泰朝”、“西汉武帝时期”、“西汉末”、“西东汉之际”和“东汉明帝永平十年”等六说。本文考证,佛教的传入时间应在两汉之际。  相似文献   

18.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中国哲学产生以来,几乎各个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探讨过一世界观问题。纵观中国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关天人关系问题的观点大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其二是说天是自然之天还是人格之天。“天人感应”是西汉时期的儒学、神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在董仲舒看来,“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最后根源,天人是存在着相副“类合”的关系,可以互相“感应”,宇宙万物和人的产生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的。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也,万物非天不生”,  相似文献   

19.
知讷是高丽时期禅宗佛教的代表,是韩国曹溪宗的创始人。他的禅学思想,在理论上以“真心”说为基础会通禅教,提出禅教一致观;在修行上提倡“顿悟渐修”和“定慧双修”。同时,他引导了韩国佛教净化自身的定慧结社运动,给消沉的高丽禅宗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期的韩国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