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 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 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 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d增高显著(P<0 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 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 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 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 d增高显著(P<0.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 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 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对比法、测量法、资料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有氧运动对 1 3 6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表明 :有氧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尤其适用于临界高血压和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有氧运动 3~ 6个月后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均有极显著或显著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患者养成运动习惯后 ,可在医生指导下减低服药剂量、改善体质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1月~7月诊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6个月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38±10)mmHg、(92±6)mmHg,与社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艾灸命门、足三里对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并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有效可行的手段。方法通过记录实验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运动员实验前后心率、血压、肺活量、握力四大人体运动机能指标的数值变化,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的实验数据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艾灸命门、足三里可以对运动性疲劳起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存霞 《甘肃科技》2022,(10):100-102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将在本院治疗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实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动态血压控制水平、血压变异性及血压达标率。2组治疗6周、治疗12周24 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6周、12周24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压达标率87.27%与常规组7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更好降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但是不影响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有氧训练16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规律.方法: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预试验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CE组)和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IE组)16周,分别于训练前、后期测定安静血压及外周血浆内皮素-1.结果:经16周的练习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但CE组对脉压差的影响不明显(P0.05),IE组则可以使脉压差明显下降(P0.05);CE组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下降(P0.05),IE组训练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适应良好,训练后血压下降,血浆内皮素-1的浓度下降.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 L.)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将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Ⅰ -Ⅱ级伴有超重/肥胖患者70例受试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进食或不进食麦片,5周后,两组的干预措施对调,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实验期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腰围、体重指数(BMI)、WHR、TG和TC的值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两组实验期的SBP和BMI较各自自身对照期有显著降低(P<0.05).故燕麦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供临床选择饮食干预辅助治疗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42只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SHR空白对照组(SHR组,n=8),CK高剂量组(CK-H组,n=8),CK中剂量组(CK-M组,n=9),CK低剂量组(CK-L组,n=9)及卡托普利组(Cap组,n=8)。另取8只Wiste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Wister组)。每日灌药一次,连续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收缩压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结果:CK对模型动物有明显的降压作用,CK-H、M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K能升高模型动物血清NO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CK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Ⅰ期50例,Ⅱ其44例和血压正常人26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三组间血压变异一样,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Ⅱ期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显著大于Ⅰ期高血压组.结论:提示血压变异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血压变异增大与靶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23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8mg,1次/日。治疗前后测定BMI、血压、HbA_(1C)、FBG、PBG、FINS、P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BMI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压治疗后明显下降,降压幅度达(6.75±0.03)/(7.25±0.53)mmH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后HbA_(1C)、FBG、PBG、FINS、PINS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治疗后HOMA-IR下降,IA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INS/FBG无显著性差异。(4)我国老年患者使用罗格列酮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结论:罗格列酮治疗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IR,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安全性、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温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灸预处理,观察艾灸预处理前后健美操运动后尿pH值的变化,从而探讨艾灸预处理对于运动后尿pH值的影响和机制.对8名普通在校大学生双侧足三里穴进行为期7天的艾灸,并分别于艾灸前后测定健美操运动后尿的pH值.实验结果表明,尿pH值增加,说明艾灸预处理能减少运动后尿乳酸的产生,使运动后尿pH值增加.  相似文献   

13.
郭艳 《科技信息》2011,(26):186-186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迅猛发展,脑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也随着逐年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但是单纯的靠医院康复治疗人员一方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要考虑到家庭成员因素对偏瘫患者康复恢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病人的一般情况、危险因子、症状知识、危害性、治疗与预防保健知识方面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人的总体知识水平,得分较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对血压升高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在治疗上存在误区,造成不规则服药、盲目停药所致.结论相应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是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讨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配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病人的一般情况、危险因子、症状知识、危害性、治疗与预防保健知识方面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人的总体知识水平,得分较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对血压升高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在治疗上存在误区,造成不规则服药、盲目停药所致.结论相应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是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栋山 《甘肃科技》2020,(23):140-143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武威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Hct与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监测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二合一监测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 2 4h心肌缺血发作的规律及其与血压、心率波动的关系 .152例患者中 38例发现 175次ST段压低 ,持续 (10± 12 )min ,压低幅度 (1.4± 0 .4 )mm ,以清晨和傍晚为发病高峰 .ST段下移组血糖、血胆固醇及收缩压水平增高 (P <0 .0 5) .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发生昼夜节律消失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 <0 .0 5) .ST段压低时心率明显加快 (P <0 .0 0 1) ,且ST段压低幅度与压低时最大心率、2 4h平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呈正相关 (P <0 .0 0 1,P <0 .0 5) .即使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发生 (发生率 2 5% ) ,与动态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加快有关 .  相似文献   

19.
孔亮 《科技信息》2012,(9):418-418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临床55例EH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治疗。治疗期给予拉西地平(司乐平,三晶制药),每日晨服1次,剂量为4-8mg,其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给药剂量。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蛋白(UTP)、尿α1及β2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的排泄率。在治疗第2周、第4周和第16周分别测定患者血压。结果:给予拉西地平第2周、第4周和第16周分别测定患者血压均有明显降压效果,血压降低有效率分别为34.5%(19/55)、63.6%(35/55)、92.7%(51/55)。给药后患者UTP、α1MG和β2MG的排泄率均有下降(P〈0.05)。结论:拉西地平可降低血压同时还可减轻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探讨血压与MA的关系.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集合并MA阳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组(B组)、缬沙坦组(C组),各组均为4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MA.结果(1)治疗8个月后,A组、C组及B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和C组有更强的降压趋势,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服药前后MA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和C组比较,变化幅度更大,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压的变化与MA浓度的变化正相关(r=0.59,P<0.05).说明:(1)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均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MA含量,但二者联合疗效更好.(2)高血压病患者MA含量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