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明智 《科学通报》1994,39(1):85-85
电针引起的镇痛和电击脚掌引起的镇痛机制的研究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在调制痛的感受方面存在两种功能相反的神经肽,即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在多种抗阿片肽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被认为是作用最强的一种.上述研究多用行为学方法作为测痛指标,当某种行为不出现时,很难确定是由于感觉系统或运动系统发生了障碍.为克服这一问题,我们以记录单细胞放电为指标,从而排除了运动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已有资料表明精子顶体反应伴随Na+的跨膜流动, 但至今缺乏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和鉴别人精子膜Na+流的报道. 实验提取的人精子膜蛋白重装配于脂质体脂双层膜, 再通过脱水-复水法将脂质体融合成直径>10 μm的巨脂质体, 利用膜片钳技术在NaCl溶液系统中记录到两种不同单位电导和开放机率的单通道电流, 但都对河豚毒素(TTX)敏感, 并具有强整流性质, 平衡电位接近Na+的平衡电位. 此外, 电导较大的一类通道具簇状发放和通道亚态,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均有两个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3.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发电装置,是利用化学反应把燃料直接换成电能的一种新兴高科技发电系统。它不像通常的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方式,故被称为与火力、水力和核能发电不同的第四种新型发电方式,它将受人们的青睐。燃料电池结构简单,由电解质分隔开的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构成一个独立单元,上百个单元堆叠起来组成一个电池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4.
已有资料表明精子顶体反应伴随Na+的跨膜流动,但至今缺乏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和鉴别人精子膜Na+流的报道.实验提取的人精子膜蛋白重装配于脂质体脂双层膜,再通过脱水-复水法将脂质体融合成直径>10mm的巨脂质体,利用膜片钳技术在NaCl溶液系统中记录到两种不同单位电导和开放机率的单通道电流,但都对河豚毒素(TTX)敏感,并具有强整流性质,平衡电位接近Na+的平衡电位.此外,电导较大的一类通道具簇状发放和通道亚态,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均有两个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5.
带递归检测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的星座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爱华  陈咏恩  沈坚 《自然杂志》2004,26(3):144-14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能够提高带宽利用率的调制方式:带递归检测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这种调制方式通过去映射器(一根天线系统)或者MIMO检测器(多天线系统)和"Soft in/Soft out"解码器之间的递归检测来减小系统的误码率.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Turbo增益,二进制序列和星座图中的点的对应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通过一种新的基于二进制交换算法的方法,找到高阶的星座图中最合适的序列对应关系.最后我们提出了16 QAM的两个比较合适的序列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字和通信     
钱文浩 《科学通报》1956,1(10):18-18
一作为通信工具的文字文字是人类通倌的工具。用文字来传送(交流)思想,是各种通信方式中的一种.一般把文字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如果仅仅这样理解,则是不够全面的。事实上,文字之记录语言,仅仅是人们利用它达到通信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如果把文字仅仅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倾向:为记录语言而记录——如果是拼音文字,就有可能使文字成为一种语音学上的标本,却未必能成为一种好的工具。语言学家反对把文字和音标(或昔标文字)看成  相似文献   

7.
邵惠民 《科学通报》1995,40(9):784-784
自Putilin和Schilling等人发现了Hg-Ba-Ca-Cu-O系统的T_c可达130K以上的超导性以来,世界上掀起了一个研究Hg系超导体的高潮,这不仅因为它创造了T_c的最高记录,而更重要的是该化合物系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十分有趣的物理特性及超导机制.然而,由于HgO的熔点低、易挥发、且毒性大,所以造成制备这一系统的超导样品的难度相当大.目前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制备该系统的超导样品:①高压法;②封管法.前者由于压力太高(一般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用于洗浴等,使得大量热能白白浪费.为提高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能量转换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两级地热闪蒸和地热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以单位热水发电量、热效率和产汽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地热水温度对两种不同地热发电系统的性能指标影响以及地热尾水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发电系统的选用条件作了论述.结果表明,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单位热水的发电量随温度升高的增加量大于两级闪蒸的增加量.当热水温度在80~130℃时,两级地热闪蒸发电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比闪蒸-双工质联合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多达19.4%;当热水温度在130~150℃时,闪蒸-双工质联合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比两级地热闪蒸发电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多达5.5%.两级地热闪蒸发电系统闪蒸产汽量总和约为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闪蒸产汽量的2~3倍.当热水温度低于130℃并且热水量较大时,可以采用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当热水温度高于130℃,并且地热水中的不凝气体含量低于3%时,可以考虑两级闪蒸发电系统;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尾水相比,较高温度的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尾水资源梯级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双掺杂LiNbO3:Fe:Cu晶体中的漂白效应及其非挥发性全息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观察到了双掺杂LiNbO3:Fe:Cu晶体中的漂白效应,并利用该效应实现了非挥发性全息存储.不同于通常的双掺杂铌酸锂晶体中观察到的光色效应,LiNbO3:Fe:Cu中的光致吸收率的变化呈现漂白效应,即当该晶体被紫外光照射后对可见光的吸收减少.基于这种漂白效应,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一种新的记录方案以实现非挥发性全息存储.该方案包括两束相干红光的记录以及均匀紫外光和单束相干红光的固定等两个主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怍为一种新的物理机制,漂白效应可以实现非挥发性全息存储并具有高记录灵敏度和低光致散射噪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慕士塔格冰芯中的甲酸、乙酸记录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慕士塔格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其22.56 m长的冰芯中所记录的甲酸、乙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60.1和136.4±133.9 ng/g. 冰芯上部的甲酸、乙酸和硝酸根离子的含量都比较高, 并且甲酸和硝酸根离子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可能与这两种离子都是来自于内陆有关. 甲酸、乙酸含量随深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它们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慕士塔格冰芯中这两种酸的含量都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 可能与慕士塔格是中低纬山地冰川及其周边地区人类活动有关. 初步推测慕士塔格冰芯中较高的甲酸记录可能与近些年我国建筑装修、装饰业的兴起大量使用甲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流域位于亚洲季风西北边缘区, 已有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一些研究提出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亚洲季风, 早全新世气候较湿润(11.6~7.1cal ka BP); 另一些研究则提出湿润期发生于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7.0~5.0 cal ka BP), 与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西风模式相似. 石羊河流域现代气候受亚洲季风和西风带气流的共同影响, 古气候记录却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全新世气候模式——季风气候模式和西风模式.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模式共存于一个区域? 本文选择石羊河流域终端湖猪野泽的QTH02, QTL-03 和三角城剖面及石羊河中游地区红水河剖面开展全新世孢粉学对比研究, 以期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研究发现猪野泽地区QTH02 和QTL-03 剖面全新世孢粉记录相似度高, 三角城剖面中全新世孢粉记录与上述两剖面差异较大, 但这一差别主要受控于湖泊不同位置孢粉组合的差异. 根据这4 个全新世孢粉记录的综合分析, 发现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期间在千年尺度上受到亚洲季风与西风带气流的共同影响, 体现了季风模式和西风模式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VISUAL FOXPRO6.0的教学中记录指针位置的移动是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文章从记录定位命令和非记录定位命令引起记录指针位置移动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记录指针移动教学的策略,并对其作了规律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的应用范围、系统组成、系统冗余方式与切换原理、系统功能如控制模式、运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处理等,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大家对列车运行监控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学术评价应更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尔丹  胡海  张俊 《科学通报》2014,59(1):96-106
学术评价是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学术活动结果的价值.本文探讨了学术评价的要义和应该遵循的规则,介绍了学术评价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基于科学内容的学术评价和基于形式的学术评价,以及两种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综述了学术评价在欧美国家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现有学术评价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基于形式为主的评价方式向基于科学内容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问题,并就我国医学学术评价方式的转变和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污染组分对氢燃料发动机燃烧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雄  贺伟  李宏斌  李象远  乐嘉陵 《科学通报》2008,53(18):2257-2260
选择氢气及氢气-乙烯混合气体两种燃料, 在风洞加热器中加热空气来开展氢气燃烧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气体获得的发动机燃烧室稳定压力基本一致, 推力收益基本相同. 但是, 不同加热方式下壁面压力达到平衡值所需的时间明显不同, 采用氢气-乙烯混合气加热时, 燃烧室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 表现为点火延迟时间比氢气加热时增长. 初步从燃烧反应链传递步骤的连续性和含C自由基活性两个方面讨论了两种加热方式对点火延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更新世以来, 源自南大洋深层水对流的冰消期δ13C 低值事件广泛记录于低纬热带和南半球大洋沉积物中. 然而, 末次冰消期δ13C 宽幅低值事件也出现在远至北半球中纬度的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区. 在西北太平洋的古海洋记录中, 受来自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影响的记录很多, 而来自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却很少. 黑潮源区连接着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南太平洋, 该区MD06-3054 孔高分辨率的浮游有孔虫记录有助于探明南半球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 对该孔上部1030 cm 岩芯中浮游有孔虫进行了AMS14C 年代和氧碳同位素的测试, 结果发现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 和次表层种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 两种的δ13C 记录在约20.0~6.0 ka BP 都出现明显的负偏移, 但26.5 ka BP以来表层种与次表层种δ13C记录变化的整体趋势相反. 而且, 表层种记录与大气CO2记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变化在时间上也明显超前于次表层种. 黑潮源区的水文状况分析显示, 该区末次冰消期δ13C 宽幅低值事件是对南极周围南极深层水对流的响应. 而表层和次表层种记录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δ13C 低值信号传播路径的不同. 末次冰消期黑潮源区次表层水体接收到的δ13C 低值信号主要来自南极中层水的传播, 而表层水体则可能更多地受到大气CO2 的影响. 黑潮源区的记录不仅证实了冲绳海槽表层水末次冰消期δ13C 宽幅低值事件主要是受西太平洋表层水体直接影响的推论, 同时还说明来自南极高纬度地区的信号也可以传送到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地区温度分布的不均衡性,直接导致了新投蓄电池系统充放电方式的不同,地区温度极低或极高的情况下进行蓄电池系统的建设工作,显著影响在建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文章选择气温分布明显差异地区的3个新投运500 kV变电站,考察三地温度年度分布,结合变电站铅酸蓄电池系统施工投运及运行资料,按同一周期进行了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及相关性能统计记录,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新投运变电站蓄电池系统地区温度分布之间的局部经验关系,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吕坤提出的"五刑不如一耻",从法律的层面上研究,属于社会调整方式范畴.社会调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律调整,另一种是道德调整.法律调整是通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整.道德调整是通过人们长期、普遍形成的道德规范对人们的内心和行为进行的调整.法律与道德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保障.法律和道德有着不同的调整范围.法律调整和道德调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只注重一种调整方式而忽略另一种调整方式,法律调整具有及时性,道德调整具有长期性.法律调整和道德调整并举,才能实现社会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朱琳  高圆圆  胡昕宇  马卓晨  张永来 《科学通报》2019,64(12):1254-1267
复眼系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视觉成像系统,与单眼相比,它具有体积小、视场角大、景深大以及对快速运动物体灵敏度高等优点.人工仿生的复眼结构在机器人视觉、三维成像、目标跟踪、导航、监测、医学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复眼透镜制备技术相比,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三维制备、高精度加工、可程序化设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使得飞秒激光技术成为重要的仿生复眼制备方式.本文总结了飞秒激光加工仿生复眼透镜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激光增材和减材两种制备方式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仿生复眼透镜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探讨了飞秒激光制备复眼透镜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南极冰雪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冰盖与全球气候环境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建成  王芳  郑琰明  吴涛 《自然杂志》2005,27(6):351-356
南极冰雪圈作为地球系统的最大冷源主导着全球水汽环流的变化.处于大气环流沉降区的南极大陆,以其巨厚的冰盖,保存着详细的过去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记录.通过对南极冰盖冰雪气候环境记录代用指标、南极冰盖气候环境区域分异与冰盖地球化学分带和冰芯的综合研究,目前已揭示了过去80万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这些成果将为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预测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南极冰盖在全球气候环境记录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