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川的盐边、岩源及云南的盐庆、华坪、永胜等地,生活着一个独特的人群———他留人。他留人自称塔鲁粟(他留语,“粟”为人的意思),他称他留人,他鲁人。1954年民族识别时,他们被认作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他留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与外界交流通用云南方言。他留人的宗教信仰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留人现有7000多人,他们生活在偏僻、封闭的山区,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既有与彝族相似的,也有他们本身所特有的。从生活起居到经济生产、从婚丧嫁娶到意识形态,在任何一个方面,他们都存在着与主…  相似文献   

2.
黄开宁家住海南省琼海市椰子寨,1996年8月的一天,他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尾巴上的伤疤留着血渍。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他就带回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当时这条蛇四两重。如今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它哪里都不睡,就喜欢睡在枕头上,要不就睡在棉被上。”从此黄开宁的床都是蟒蛇睡一边,他自己睡一边。名副其实的“蛇保姆”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  相似文献   

3.
刘恬恬 《少儿科技》2008,(11):34-34
小鸟菲菲和河马大大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块玩耍。雨季来了,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动物们只好躲在家里。突然,洪水冲垮了堤坝,冲倒了许多树木,整个森林都被浸泡在水中。动物们纷纷逃命。小鸟菲  相似文献   

4.
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赛玻嫫》,共有1550行。“赛玻嫫”是彝语,译成汉语是蛇和人做夫妻,一般称“七妹与蛇郎”。诗中的故事大意是:远古的时候,龙王带着蛇郎到人间游玩,蛇郎被人间美景吸引住了。回龙宫后,他茶饭不思,心神不定,整天寻思着要在人间找个好姑娘成亲,好永远留在人间。狠心的龙王看出了蛇郎的心思,不准他去人间,还发大水淹死世间可爱的动物和人类,只有一对男女活了下来。洪水退后,这对男女配婚成家,生下了一个儿子和  相似文献   

5.
我们班有个睡觉狂人,因为长得跟卡通里的超人相像,故而大家叫他“超人”。他的睡功可不是一般人能修炼得来的哦。他一次在班级展示他的“睡技”的时候,曾被斜后方扔过来的纸团打了个正着,可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睡意,懒懒地睁开眼道:“什么东西,烦!”然后继续睡,后来又被前桌把鞋带系到了凳子上,当老师喊下课时,弄得嘻里哗啦噼里啪啦,锅碗盘瓢交响曲也只能这个程度了。尽管他已被老班逮到多次了,但他仍对睡觉一往情深。再说说我的同桌。她以“能吃”闻名整个高二(2)班,就在前不久,她竟然公然向语文老师“挑衅”——大开“吃”界,吃了个大大的…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攀枝花米易境内的尼罗人,虽然与彝族杂居在一起,风俗与生活方式也有相近之处,历史上尼罗人却从不与彝族通婚,语言也不相通,尼罗人本身也坚决否认他们是彝族人。但在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时,他们被识别为彝族。这种政府的强制行为,使尼罗人的民族身份发生了变化,也是尼罗人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由于人口少,逐渐被单向同化,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06,(3):12-12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缺乏睡眠的人相比,一个睡了8小时的人在醒后睁眼的一瞬间,他的认知功能和短期记忆会更加糟糕。它表明,被一致推崇的“灵丹妙药”——一夜好觉——实际上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只要有水,就会生草,水多些就能长树,树多些才会有人。”这一新疆民谚,寥寥数语深刻地提示了人、植物和水的三者关系,讲透了水与人是休戚相关的。难怪中国的“大禹治水”和西方的“摩西洪水”、“诺亚方舟”都是有关水的故事。一部人类史就是人和洪水、干旱奋斗的历史。实践告诉人们:一切得看水的“脸色”办事。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们到了地处滇桂交界地区的广西那坡县的两个彝族聚居村寨和曾有“彝族千家寨”之称的云南富宁县板仑公社龙羊彝寨,对彝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一次调查,并亲身参加了当地彝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跳公节。我们发现,这一带的彝族习俗与其他民族和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彝族习俗都颇有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其中尤以跳公节的特点最为显著。它与这个地区彝族的整个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都有密切关系,而且对今天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发现,冬天的黎明和黄昏会造成部分人无精打采和轻微的精神沮丧,甚至在某些人身上还会引起严重的意气消沉.此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季节性情绪失调症”.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进入秋天和冬天时就会处于一种似睡非睡、时睡时醒的状态,不但精力明显消退,而且也无多大性欲要求,但他们不象其他的精神沮丧症患者,他们的胃口很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年轮     
人们所熟悉的年轮,莫过于树木的年轮了。一棵树被锯倒了,人们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那么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在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燥发、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植物中不仅树木有年轮,水仙花也有年轮,它的年轮在它的“蒜头”上。,有1个年轮的,开花期短,有3个年轮的开花期长。因此,有经验的育花者,就会挑选年轮多的水仙花根茎来栽培,以便使水仙花花期长些。不仅植物有年轮,动物亦有年轮。鲤鱼等鱼类  相似文献   

12.
午休时间,萝卜又照看学生。学生既知萝卜对睡觉重视,都伏头假寐,惟有一精力充沛男,躁动不安,东张西望。恰好他同桌的女生没来,萝卜遂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道:“怎么了,一个人还睡不惯?”全班小范围窃笑,哪知萝卜又来了一句:“要不要我陪你睡?”全班爆笑!男生大窘,脸上的汗一下子冒出来了,连连摆手道:“不要!不要!我睡!我睡!”说完迅速伏下,三十秒进入假寐状态。快要下晚自习时,一男生举手说要上厕所。萝卜道:“还有几分钟,坚持一下。”男生一脸苦相,答道:“其实我刚上晚自习就想上厕所,一直忍到了现在。”萝卜答道:“那就继续忍,善始善终嘛,中国…  相似文献   

13.
树木杂技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奇特的被人称之为“树木杂技园”的公园。当然,在其中充当角色的既不是人,也不是动物,而是梣树、白(?)树、法国梧桐、接骨木、柞树、杨树等总共52名“树演员”。这些“演员”经过人工处理,用自己的躯干和枝条或弯曲、交叉、接合,或编织成两株并生的连理枝,四株、八  相似文献   

14.
李绍明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149-153,148
近来美国学者郝瑞(Stevan Harrell)以四川攀枝花几个彝族支系为例,为中国彝族的认同提出质疑,认为这不符合“族群”的概念,因此彝族的“聚扰”带有任意性,他还从“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出发,认为中国并无“族群”概念,本文认为,彝族虽然支系众多,但历来即有认同,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还是加强了彝族整体的认同性,“民族”与“族群”的概念确有差别。我国以往在翻译和使用上曾将其混用,这一问题现已不存在,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民族志资料构建族体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彝族灵魂观认为,人死有“祖灵魂”。“祖灵魂”被附于“竹根”之上,做成象征亡灵之魂的祖灵牌供于神龛之上,受家人祭祀和敬拜。彝族“竹”崇拜的实质是灵魂不灭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朱熹各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他的认识论与其整个哲学体系是相一致的,从总体上看,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但其中也包含有不少合理因素.关于未表认识论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实质,已有不少学者论及,本文主要就其合理因素谈一点看法.一、在认识要素的构成问团上,朱流首先分析了人和物之间的同与异,强调了“人之所以与物导者”,就在于人“识妇睡,有知识”,“无不知,无不能”llj,进而确立7人与物之间的“主”与“客”关系.在他看来,“天地之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  相似文献   

17.
(21) 苍翠欲滴的“巴哈”到过壮乡的人会看见:每个村子的后面都有一座苍翠欲滴的山林,景致十分幽雅。这种属于村上集体所有的山林,壮话叫“巴哈”。对于“巴哈”,壮人十分爱护。平时缺柴,宁可到远一点的山坡找柴草,也不肯到“巴哈”上偷砍,这实际是约定俗成的“村规”。根据“村规”,每隔二、三年才能上“巴哈”集体砍伐柴火一次,时间安排在春节前五、六天。那时,按人口计划砍伐,不能乱砍,对名贵的树木和药材要保护,只能有选择地砍一些可做柴火的树木。严格的是,每天  相似文献   

18.
管斌 《青年科学》2011,(6):24-25
睡眠一直是科学界的一大谜题——当然动物界的睡眠也一样。生物学家发现,所有动物都要睡觉,不管是哺乳类,鸟还是鱼类。但它们怎么睡,就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动物睡在一只腿上,一些头朝下垂,一些直接睡在水里……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伪科学在中国大地上疯狂肆虐: 80年代末,有自称“玉皇大帝女儿”的张香玉, 90年代初,有“邱氏鼠药”的发明人邱满囤, 90年代中期,有“水变汽油”的王洪成, 90年代末,有自称“法轮大法”的李洪志,…… 于是,一场科学与伪科学的较量开始了,在这场较量中,有一批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们尊敬地记下他们的名字,正是他们带领和唤醒着更多的人勇敢地捍卫着科学的尊严。他们是:于光远、龚育之、何祚庥、郭正谊和司马南。 反伪元老 于光远 于光远,85岁,原中顾委委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中共中央科学小组成员。他被中国科学界誉为反对伪气功和特异功能最早、最坚定、最积极的“挂帅”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有一群人,每天都奋战在铁轨上,您可能从来不知道他们,也可能听说过但从未见过他们工作的情形。他们顶着寒风酷暑、踩着枕木碎石、推着七八十斤重的设备、每天步行八九公里,只为了给一段段钢轨“把脉”。他们就是被称为“钢轨医生”的钢轨探伤工。“五一”前夕,记者来到长沙火车站采访了长沙探伤二工区的钢轨探伤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