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期美国和加拿大生物学家人人生物体内分离出一组基因,将这种基因植入卵细胞的测试表明,它们显然可以制约生物体新陈代谢乃至生命进程,因而被命名为生物钟基因。通过生物钟基因研究,科学家证实DNA长期控制细胞分裂最终导致自身机能损伤,从而使细胞处于昏睡状态造成生物体衰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人体衰老过程是最令人难以捉摸和破解的疑团之一。目前科学家对诱发衰老的原因仍存在很大分歧。现行理论不下数种,各执一辞众说纷坛。有些研究人员强调死亡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制约且无法逆转的生命过程,这种理论源于2种类似体形和基因构造…  相似文献   

2.
钻石是举世公认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珍贵宝石。你有没有想过如此高贵典雅之物是如何来到地表的呢?关于钻石的来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这也是科学家想要揭开的一个谜。 为钻石着迷 1868年,一个年轻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发现了一块让他着迷的玻璃状石头。这个年轻人,现在只知道大家都把他叫做黑小子,他把这块晶莹的石头带给一个喜欢彩石的当地人,希望以此抵押作为一夜的住宿费用。但是这个叫做斯科克的当地人却让黑小子大大震惊。他竟然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家畜来交换这块石头,他的家畜包括500头绵羊、10…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发生的史实.运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景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等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生化方位,详尽剖析了交叉学科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表面气泡是混凝土结构常见到的表面缺陷,本文对其产生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霍志刚 《科学之友》2007,(10B):33-34,36
论述了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差别,对普通混凝土与复合掺加矿物细掺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各指标上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相应的作用机理,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有些研究人员宣称,我们都能健康地生活百来岁。那么,衰老实际上是能够治愈的疾病么?在阿瑟·柯南·道尔(ArthurConanDoyle)所著《男人垂暮》里,一位衰老的教授用猴子睾丸粉提取液给自己注射,企图恢复衰退着的性活力。这疗法倒有效;但是,令人不快的是,教授变成了粗野的人。对江湖郎中挨家兜售以动物性器官为基础的怪诞的长生不老药的笑料中,衰老研究常成为靶的。但是,近些日子,嘲笑正渐渐减少。医学的进步,在维持老年生活方面远远超过其恢复年轻时的活力上。严酷的现实正推动着对衰老机理的新一轮攻关。脆弱的骨骼、灰白的毛…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表明,HIV-1会对美国FDA批准的抗HIV药物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的效果。与其他病毒相比,HIV-1容易产生抗药性是由于它高速复制和RNA基因组逆转录为DNA时的易错性所致。HIV的抗药性可在体外用基因型和表现型检测法来确认。患者的药物假期往往是产生抗药毒株的直接原因,坚持用药,监测抗药毒株,多药联合治疗和不断研制是药对付抗药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冬丽  王新海 《科学通报》2005,50(Z1):147-147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的增产机理,指出羽状水平井的主支和分支在地层中广泛均匀延伸,使整个控制区域地层压力均匀、快速下降,增大了气体解吸扩散的机会,是羽状分支水平井促使煤层气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讨论了渗透率、朗谬尔常数、吸附时间等地层参数对羽状水平井煤层气产量的影响,并得到结论:地层绝对渗透率越大,相渗曲线越陡,残余气饱和度越小,含气饱和度越高,地层压力越大,对气产出越有利;朗氏常数通过改变等温吸附线在地层压力变化范围内的缓陡程度决定吸附量改变幅度的大小,从而影响气产量的变化,吸附时间对直井开采前期气产量到达高峰期的时间长短有影响,而对于羽状水平井,吸附时间对产量的变化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士星 《自然杂志》1997,19(3):153-155,156
在社会进步,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却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近些年来,大量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去,给人们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此外,也对金属和设备造成较大的危害,据资料报道,世界上因腐蚀造成金属浪费,其年经济损失占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为:美国1%~2.5%,英国3.5%,日本1.25%,加拿大3%;我国虽没有精确统计,但估计年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4%,为了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控制大气污染并加强金属自身防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称作菌聚体的由细菌集聚而成的粘性结构,正被证明与龋齿直至前列腺炎、肾感染等常见人类疾病有联系。菌间对话使细菌集聚组织成菌聚体,实乃其生存竞争之道。 迄今,对称作菌聚体(biofilm)的细菌之粘性集聚块的认识,主要限于它们覆盖并腐蚀各种导管的倾向。但是,前几年不断增多的证据表明,它们还导致一系列的医学问题。菌聚体污染导管与移植物,诸如导尿管与心脏瓣膜;侵袭肌体组织,诸如牙齿、牙龈、肺、耳道、泌尿生殖道等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传染病专家们认为:65%的人类细菌感染涉及菌聚体。 这些给人类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相储层分布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海相储层分布广泛,时代从前寒武系到中新生界,其中主要是古生界,特别是下古生界,主要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储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海滩前滨-临滨、潮汐砂坝、潮汐水道、砂坪、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浅海陆棚等环境;储层发育的沉积环境对储层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是减少孔隙的重要因素;低地温场地质背景、早期油气充注、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保存非常有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为礁-滩型储层、岩溶型储层、白云岩储层、裂缝型储层四类;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作用、构造破裂作用是控制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鑫 《科学之友》2009,(5):85-86
目前铺筑沥青路面所用改性沥青的改性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它不仅涉及机械设备的加工及配合精度,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对加工温度、供料流量及系统压力、改性剂掺配比例、作业流程设置等物化反应及物理量进行合理配置,文章就这几个问题作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药性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表明,HIV-1会对美国FDA批准的抗HIV药物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的效果。与其他病毒相比,HIV-1容易产生抗药性是由于它高速复制和RNA基因组逆转录为DNA时的易错性所致。HIV的抗药性可在体外用基因型和表现型检测法来确认。患者的药物假期往往是产生抗药毒株的直接原因。坚持用药,监测抗药毒株,多药联合治疗和不断研制新药是对付抗药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荒漠藻结皮的胶结机理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过生物学与土壤学、矿物学、糖化学和风沙物理学多学科实验方法的综合利用,对强度显著不同的多年老龄荒藻结皮、野外人工藻结皮、室内人工藻结皮进行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揭示了藻结皮胶结机理问题。结果发现强度最弱的室内人工藻结皮中藻体多分布在表面,胞外聚合物含量低,强度维持仅靠藻丝的机械束缚;野外人工藻结皮中大多数藻丝生长在深层,同时分泌更多胞外聚合物,当藻类单位生物量产生1.4倍以上的有机质时,部分胞外聚合物开始聚集结皮,表面低凹处形成一有机质层,使结皮强度提高2.5倍;当该有机质层吸附、截留了一定量尘埃、土粒和沙粒变成无机层时,使强度再次提高2-6倍,建群种-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胞外聚合物的88.5%为酸性成分,785为380kD的酸性蛋白糖,其中糖醛酸最达8%,它们的自由羧基是与基质中金属离子结合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15.
依据历年山区公路水毁资料,对山区公路的水毁型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整理归纳,提出了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理公路破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纯喜  潘洁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1999,44(19):2024-2030
目前在放氧中心的结构和放氧机理方面均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待解决。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放氧中心结构和放氧机理新模型,在新结构模型中,2个H2O分子不对称地结合于“C”形结构开口端2个低价的Mn^Ⅱ1和Mn^Ⅲ4上,并保持较大距离;2个组氨酸的咪唑环通过N原子与2个高价的Mn^Ⅳ2,Mn^Ⅳ3结合;Cl结合于Mn^Ⅲ4,并与Ca相连;Ca通过O桥和COO-相连使2个Mn202单元保持特定空间构型。整个  相似文献   

17.
18.
恶性血液病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迅猛发展,为恶性血液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和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文章主要是研究带承压板注浆工法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研究及其应用,综述了注浆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以IS-100等温吸附解吸仪和MTS815型电液伺服岩石实验系统为主要实验平台,选取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热点地区——沁水盆地南部主力煤储层样品,开展了系统的注水煤样、平衡水煤样、干煤样等温吸附实验对比研究,探索并建立了模拟储层条件下的煤样注水和注水试样等温吸附实验方法,总结了实验规律,探讨了液态水影响煤吸附甲烷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水煤样与平衡水煤样、干煤样比较,注水煤样的Langmuir体积明显高于平衡水煤样,也高于干燥煤样或与之相当;注水煤样的Langmuir压力最大,其次为平衡水煤样,干煤样的Langmuir压力最低,模拟储层条件下注水煤样的实验结果较平衡水煤样、干煤样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储层条件下煤层中的液态水对煤基质吸附气体存在显著影响,液态水可以使煤基质吸附气体的能力提升,吸附规律更符合Langmuir模型;润湿煤基质吸附力的增大是注水煤样吸附气体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推翻了前人有关液态水不影响煤吸附气体的传统认识,将导致煤层气等温吸附吸附实验方法的改进和煤层气资源评价可靠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