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顺序存储二叉树非常适用于二叉树的树形接近于满二叉树时的处理.本文介绍了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优点、二叉树的遍历方法、顺序存储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和递归遍历算法,以及层次遍历算法的一些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2.
索红军 《江西科学》2021,39(3):530-533
目前,对二叉树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二叉链表)2种.其中顺序存储结构主要用于完全二叉树,而链式存储结构可用于所有的二叉树,是比较常用的存储结构.但是这种二叉链式存储结构由于叶子结点指针域不能被利用,存在大量的空指针而导致整个树存储密度低下.同时,应用这种二叉链式存储,对二叉树进行遍历、结点查询等操作时,需要用到显式或隐式栈,进而增加各种算法额外的空间,导致空间复杂度较高,而且各种操作过程也相对较复杂.为了提高二叉树的存储密度,降低各种处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简化对二叉树的遍历、结点查询、线索化等有关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结合完全二叉树存储的思想,采用增加虚拟结点的方式对二叉树的实际结点编号,提出改进的二叉树存储结构——顺序表存储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用OOP法建立二叉树的过程.并用二叉树顺序存储的特性来实现VB下的可视化编程,解决了OOP法实现所碰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数据结构中二叉树的链式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叉树是树型结构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二叉树的操作是以二叉树的存储为基础,其存储主要包括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常用的是链式存储。目前研究者对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缺少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对二叉树的动态链式存储和静态链式存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序列或结点度表示法都无法还原为唯一的一棵二叉树,中序遍历和结点度表示法二者结合组成一个序列,此序列也无法还原为唯一的一棵二叉树,但是用堆栈的方式可以将已知一棵二叉树包含结点度的后序遍历的序列还原为二叉树。而且此二叉树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已经提出了一些由一棵二叉树的某两种遍历序列以及某种遍历序列和结点的某种信息构造该二叉树的算法.这些算法当然适用于严格二叉树.根据基于遍历序列的唯一确定严格二叉树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由一棵严格二叉树的某两种遍历序列以及某种遍历序列和结点的某种信息构造该严格二叉树的算法,为构造严格二叉树提供了更多的途经.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通过一棵严格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这棵严格二叉树的结点的层数构造这棵严格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举例说明新算法的执行过程.对于有n个结点的严格二叉树,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比相应的递归算法的低,新算法的最差情况空间复杂度为O(n),与相应的递归算法的相同.  相似文献   

8.
构造与遍历一棵二叉树历来为数据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构造二叉树经典的算法通常都是以遍历二叉树为基础的,先决条件已知二叉树结点的左右孩子情况,或者是由先序和中序遍历序列、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惟一确定一棵二叉树。通过对二叉树结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构造二叉树的算法,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顺序存储的满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序遍历的定义出发以及满二叉树的自身特点出发,得出了关于顺序存储的满二叉树中序遍历的性质,从而推导出一种全新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的、与递归解完全等效的非递归、不需使用堆栈的算法,以及该算法在其他问题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满二叉树顺序存储序列与中序序列之间解析关系的研究,推导与证明了完全二叉树的一些重要性质,给出了一种可快速访问的满二叉树中序序列存储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遍历算法。基于该方法,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中序序列仅需要线性时间复杂度O(N)即可遍历,相关计算过程可嵌入在可重构系统中形成可重构计算单元。还给出了算法的C++实现过程及可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效的树木总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高质量的DNA是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浓度离液剂异硫氰酸胍(GuSCN)存在的条件下,核酸具有与硅珠(SiO2)颗粒结合、并能在较高温度下被低盐浓度溶液洗脱的特性。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树木叶片总DNA提取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经过浓度、纯度测定,以及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明,从不同树木叶片中均得到了高质量的DNA样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原市森林公园周边空气污染的特点,采用人工熏气法和现场调查法,筛选出适合太原市森林公园的抗大气污染的37种绿化树种,为绿化项目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重庆乡土树种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乡土树种资源有2300余种,其中乔木600余种,灌木1700余种;朴树(Celtissinensis)、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等一、二级树种抗逆性强、生态效益好、观赏价值高,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大力推广应用,垂柳(Salixbabylonica)等三级树种作为补充配置树种运用。重庆市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增加城市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城市森林景观,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刘建敏 《广西科学》2011,18(3):294-297
以2009年忻城县集体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库的小班为样本单元,分松类、杉类、速生桉、阔叶树4个优势树种组,应用Logistic和Richard曲线回归模型拟合小班林木年龄(a)与林分每公顷蓄积量(M)的生长模型,然后根据各生长模型计算忻城县集体林区、欧洞林场、桃源林场3个林区林分连年生长率、连年生长量和平均...  相似文献   

15.
激光雷达在获取树高和冠幅等森林资源信息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构建基于树高和冠幅的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可为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蓄积量估测应用中提供计量依据。通过测定广西桉树(Eucalyptus)典型分布区448株样木的树高、冠幅、胸径等因子,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树高一元材积模型、胸径树高二元材积模型、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冠幅一元材积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评价。建立的5个模型确定系数分别为0.969,0.875,0.994,0.945和0.588,总体误差分别为0.29%、-1.94%、-0.26%、1.88%和-2.82%,模型预估精度分别为97.75%、95.38%、99.14%、96.95%和91.72%;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的模型总体检验、分树种检验、分段检验、分区检验和五折交叉检验,均符合林业数表编制的相关要求。树高冠幅二元材积模型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树高一元材积模型和冠幅一元材积模型,与胸径树高二元材积模型接近,完全符合林业数表编制要求,可应用于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种典型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15块临时样方内的乔木树种,分别测量出树高,胸径等因子,通过异速生长模型进行不同乔木树种生物量测定,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五种典型森林植被中,生物量大小依次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在落叶针叶林中,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这一生物量分配格局既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的自身生长,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乔木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对狮子关库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和结构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演替过程包括从针叶林阶段,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到顶极常绿阔叶林阶段等6个过程;2)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呈现规律性变化;3)演替主要标志体现在乔木林层优势树种的更替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动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单木生物量是遥感反演大尺度森林生物量的基础,为提高森林单木生物量估测精度和效率,利用无人机LiDAR点云精确估算桉树、马尾松的单木生物量。首先通过优化算法,提取树高和冠幅,然后采用改进的凸包算法计算树冠面积与体积,把单木结构参数引入CAR模型,构建单木生物量估测模型,并与线性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桉树样地树高、冠幅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2、0.72;马尾松样地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4、0.78,算法提取的树木参数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较好。(2)改进的CAR模型的精度优于线性模型,桉树和马尾松样地R2分别为0.821、0.830,RMSE分别为17.731、19.149 kg/株。(3)CAR模型引入冠幅面积、体积等树冠因子的生物量模型拟合度更好、精度更高,其中桉树、马尾松样地R2提高了0.102、0.115,RMSE下降了4.484、5.683 kg/株。利用无人机LiDAR数据提取单木结构参数进行生物量估测可取得很好拟合优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朱晋存 《太原科技》2007,164(9):24-25,27
从太原市森林公园绿地环境中山体、林地、草坪、水体、园路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多年来建园时选择树种的经验.找出了适宜森林公园绿地造景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轮伐期内不同类型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混交林的生长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选择于2012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青山实验场采用生态营林制度营造的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Eucalyptus×Dalbergia odorifera,MED)、桉树×望天树混交林(Eucalyptus×Parashorea chinensis,MEP)、桉树×红锥混交林(Eucalyptus×Castanopsis hystrix,MEC)和桉树纯林(PEU)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桉树第一轮伐期内的3次林分调查(2014、2016、2018年),分析不同混交林桉树和珍贵树种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监测期内,4种林分类型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均随林龄显著增加;混交林中降香黄檀、红锥及望天树均可显著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MED>MEC>MEP;不同混交类型中珍贵树种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均表现为MEC>MEP>MED,林分总蓄积量表现为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