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的历史阶段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其中,唯物史观中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中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中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决定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原则,“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我们建党和执政以来在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秦树广  尚玉峰  赵彦军 《科技信息》2009,(9):127-127,115
本文从唯物史观角度解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和历史渊源,探讨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涉及到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也有一个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的基本宗旨是以人为本;基本方式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克 《安徽科技》2005,(1):52-5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预示着中国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民营科技工作的基本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和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防震减灾工作已越发凸显它的重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预示着中国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民营科技工作的基本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建设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在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兼顾构建课程体系。指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坚持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坚持协调发展,发挥图书馆整体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实质进行分析,强调其主题是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开创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国辉  陈亚树 《科技信息》2009,(31):272-27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全面开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成  赖小明 《科技信息》2008,(23):173-173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文章从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党建工作重大指导意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当前高校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阐明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发展,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从而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元 《科技信息》2010,(8):296-297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表现为科学教育观。科学发展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我们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阐述,指出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必然联系,且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古代中国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及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分析对比,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中人的发展观点的进步意义,并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具有丰厚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最切近的哲学基础,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领会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才能够科学、准确地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它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的思想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是实践的“革命性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图书馆事业中,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将其内化为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化认识并顺利贯彻到图书馆发展的实践中去。所谓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解决图书馆发展中一系列问题所形成的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图书馆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图书馆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树立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