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照亮黑暗的宇宙、解码神经疾病、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核糖核酸、单分子凹槽和发光、宇宙中的爆炸、老鼠干细胞发育出精子和卵子、“左手”材料面世、破译Y染色体及癌症治疗新药物,《科学》回顾——  相似文献   

2.
<正>数亿年以来,它们在黑暗中一直保持着当初的模样,是现代机器和科学家们将它"吵醒"。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成为研究所又一个镇馆之宝,一张白净的纸片上写着:三维立体翼龙蛋,发现地——哈密。科学家们在新疆发现了世界最大翼龙化石群——天山哈密翼龙化石以及首次发现的三维翼龙蛋。三维翼龙蛋虽然仅长约6.5 cm,约一枚鸡蛋大小,但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眼里,它却有独特的美丽,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2,(2):4-4
最近,在新西兰遥远的小巴里尔岛上,前公同管理员马克·墨菲特偶然发现了以重量计算的世界最大虫子——一只巨沙螽(长须大蝗)。新西兰有超过70种沙螽,其中巨沙螽最重.而这只体内装满卵子的雌性巨沙螽的体重竟然达到了71克,翼展长近18厘米。与其他沙螽不同的是,巨沙螽只见于小巴里尔岛上,  相似文献   

4.
女孩出生时,她的卵巢内就充满了能满足她今后一生的生殖所需的未成熟的卵子。正常情况下,这些卵子到女孩约13岁时开始逐渐成熟并以每月一次的几率排出。排卵的过程一般持续到50岁左右为止。但有大约1/100的女性,卵巢停止排卵的年龄较正常提前很多,也就是患了早熟卵巢缺失病(POF)。病因是过早地排净了与生俱来的那些卵子,从而导致不育和早衰。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性”,也就是说为什么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动(植)物会有雄性和雌性?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圣经》上不是说过,上帝先造男人,怕他孤独,又从男子身上取了一根骨头造了女人,造物之神就是这样造就自然界生命的。当然,造物之神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出现是地球环境变化的产物,是“性”结合的产物。大家知道,“性”活动时,男(雄)性产生的精子与女(雌)性产生的卵子相互结合而受精,此时,精子所携带的DNA(基因)注入到卵子中。然后,精子与卵子的DNA配成对,双方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6.
我就像跑在一条分岔的小路上,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各种可能性,想象着自己在每一条路上历险.只是,我却总是一头扎进黑暗——思考的黑暗.因为我只能知道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却无法预料周围会不会有什么风吹草动扰乱我的计划,虽然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照亮黑暗的宇宙、解码神经疾病、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核糖核酸、单分子凹槽和发光、宇宙中的爆炸、老鼠干细胞发育出精子和卵子、“左手”材料面世、破译Y染色体及癌症治疗新药物。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射了一枚空间飞行器——斯塔达斯特(Stardust),旨在收集、研究慧星的尘埃。“斯塔达斯特”飞行器的使命能够进一步扩大科学家对太阳系历史甚至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童星可能含有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原始物质;一些人还相信,远古时代降在地球上的管星尘埃在生命的起源方面“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童星是由大冰球和尘埃组成的,它以高达每秒9000)米、比射出的子弹快大约10倍的速度飞行,要想捕获快速飞行的童星尘埃却颇为棘手。那么,“斯塔达斯特”飞行器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工…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先锋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v Brooks)正在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进行演讲。他先将手伸进衣袋摸着兜里的零钱.找出一枚硬币把玩着.这是他一贯的开场方式。  相似文献   

10.
血腥杀手 在南非夸祖鲁一纳塔尔省的赫卢赫卢韦(Hluhluwe-Imfolozi)野生动物保护区,动物学家斯波里·兹旺驾驶着越野车,穿行在崎岖不平的丘陵土路上。多年来,他一直都在这里研究非洲野狗——非洲大陆最濒危的野生食肉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7,(10):16-16
臭氧是一种需审慎对待的气体:在同温层中,臭氧保护着我们免遭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在地面上,臭氧却是一种讨厌的污染物。目前的研究告诉我们,臭氧还削弱植物吸收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CO2)的能力,这给满怀希望的设想(即植物会从空气中吸收足够的CO2,从而抵消一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2.
图中这只皮肤透明、腹中胀满卵子的蛙,是最近在刚果(金)被重新发现的五种“消失”的两栖类之一。它在1950年得到科学描述,但直到最近才在刚果(金)南部河岸上被发现。其他四种蛙也都在1950年至1952年首次得到科学记录,但此后它们者阱中秘“消失”,直到最近几年的科考活动中才被再度发现。  相似文献   

13.
张春美 《科学》2006,58(4):41-43
新年伊始.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公布了关于黄禹锡研究组的最终调查结果。调查认定,黄禹锡研究组2004年和2005年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上的论文数据属伪造。其“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思考黄禹锡事件始末,可以看到,揭开其造假真相的起点乃是“卵子风波”这一生命伦理问题。在这一事件中,韩国生命伦理学家围绕着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保证伦理评审客观性、坚持科学研究道德规范等方面,最先对黄禹锡等人的研究发出伦理质疑,发挥了伦理规范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体现出以人的尊严为内涵的伦理关怀。彰显出伦理责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担心,特别是随着新的千年期愈益逼近,伪科学和迷信将年复一年变得更有诱惑力.非理性的诱人歌声更加白亮、更蛊惑人心。……蜡烛的火苗渐趋熄灭。微弱的烛光摇曳不定。黑暗笼罩.鬼怪开始作素。——卡尔·萨根:《鬼怪作崇的世界》(1996)一、“科学超新星”的陨落“世界上最有力、最雄辩的科学和理性之声永远沉默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卡尔·萨根(CarlSagan)博士,在与骨髓病斗争了2年后,因患肺炎抢救无效,1996年12月20日病逝于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享年62岁。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韩国发行的一枚邮票触发了人们对一幅人类进化卡通图案的回忆:一个弯腰屈背的猿人以六个步骤进化成直立的双足智人.该枚邮票(下图)展现了一位截瘫病人慢慢地从轮椅上爬起,挺身而立,最后以一个跳跃动作表示庆祝.邮票的左边是一枚经过细胞核转移的卵子,似乎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多亏了黄锡禹的人体干细胞研究,无性繁殖像是一件已经发生了的医学奇迹似的.然而,麻烦就在于,事实上奇迹并没有发生.4年过去了,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可能不久我们就能从实验室无限地培育出完全健康、能够受精的人的卵子。当然,我们是否这样做,那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女人的卵巢,与其说是生的摇篮,毋宁说是死的坟墓。甚至还在娘胎里时,女胎卵巢里毁灭就已开始。人的一个女胎,约有700万叫做卵母细胞的前卵。在女胎快出世前,存活的前卵就不超过200万了,其余的,都被神秘的细胞自杀过程所吞噬。女婴出生,过程继续。到了青春期,存活的卵母细胞最多只剩25万。终女人一生,长成熟、能受精的卵子,约400枚,其余卵母细胞,则陆续死去,到绝经时,实际上已荡然无存了。“成熟的卵细胞”,…  相似文献   

17.
单性脊椎动物的进化遗传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般认为,在高等动物中,都是进行异配生殖的,即由雌雄两性的配子——卵子和粘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而开始个体发育的。然而自然界总是比人们想象得要复杂,在高等动物中竟还存在着单性生殖,这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单性脊椎动物的进化遗传学》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8.
<正>天文学家反复研究M87星系中的那个超大质量黑洞后证实,它仍旧符合爱因斯坦理论的预测。你好,黑暗,我们的老朋友,又来看你了。M87是一个距地球5500万光年的巨大星系,它的中心是一团直径380亿千米、质量相当于65亿个太阳的黑暗——那是通往无尽的暗门,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黑洞”。2017年,负责操作事件视界望远镜(实质是一张分布遍及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网络)的天文学家团队得到了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照片,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得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相似文献   

19.
100年以前,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开启宇宙学大门之时,宇宙看起来还是一个极其简单而宁静的地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中只有一座由恒星和星云构成的岛屿--银河系,而银河系之外则是无尽的黑暗。  相似文献   

20.
高低天平     
《科学24小时》2009,(10):44-44
有红、绿、黄三色棋子各一对,从外表来看,所有棋子是一模一样的,但事实上,每对棋子都有一枚是较重的(为了方便说明,以“重子”和“轻子”来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