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的革命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特征识别,是通过计算机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收集并进行处理,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为后天形成.科学家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常见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容貌、声音及笔迹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钥的单向量子身份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没有纠缠的量子公钥认证体系. 借助公钥密码基础设施(PKI)的思想, 引入一个可信的认证中心(CA)对用户注册并辅助认证. 一个用户A随机选择一个公钥, 通过注册后CA发给A一个私钥. A利用私钥对认证消息编码后发给CA, CA利用与公钥对应的秘密值对所接收的信息施加幺正操作, 然后发送给验证方. 验证方利用A的公开钥验证消息发送者(A)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基金(英文版)》2006,14(2):27-28
The "TH ID multi-module bio-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by the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has recently passed the appraisal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移动通信中采用静态口令密码导致信息安全存在较大漏洞的现实,本论文结合动态口令技术,论述并探讨了动态口令技术在移动商务信息身份认证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详细的认证协议设计及其应用过程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提升移动商务信息服务中的信息安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通信中采用静态口令密码导致信息安全存在较大漏洞的现实.本论文结合动态口令技术,论述并探讨了动态口令技术在移动商务信息身份认证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详细的认证协议设计及其应用过程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提升移动商务信息服务中的信息安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什么?生命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从人类出现开始就是困惑的谜。历史上无数智者都想解开这个千古难题,从而不知衍生了多少诗歌、神话和宗教。几乎每一个宗教都认为自然万物是由神创造的,而且每种生命被创造出来后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就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神创论的说法不断被新的理论所挑战,最有力的挑战者就是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他跟随“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遍游了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采集标本,挖掘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需要证明个人身份的东西日益增多,银行账号、信用卡、身份证号……不胜其烦的数字令人动辄出错、头疼不已。“9.11”搞得全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何分辨守法公民和恐怖分子更是一大难题。能否用高新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个人身份认证呢?悄然兴起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在对此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复合材料显微图像自动拼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合材料的三维重构中需要对图像进行拼接, 以解决序列图像的区域对应问题. 采用一种新的图像拼接融合方法, 对两幅放大倍数为1000倍的SiC/Al复合材料照片进行了拼接. 该方法首先对两幅待拼接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提取特征点, 并对这些特征点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筛选. 在两幅图像重合的部分选取一定大小的模板进行基于像素的互相关匹配, 以选定用于匹配的特征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SVD-ICP方法获取模板图像的偏转和平移参数, 然后依据这些参数对整幅图像进行变换, 建立两幅图像的统一坐标表示, 完成图像的拼接.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数据越来越多,地物细节丰富,为遥感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道路是城市的重要设施,作为典型的人工线状目标,提取道路信息对数据库更新意义重大。文章利用ENVI EX软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并分析道路特征,根据道路对象光谱、形状、纹理特征构建道路规则知识库,提取道路信息。实验证明,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3.
荒漠地表生物土壤结皮的微结构及其早期发育特征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 其间广泛发育的生物土壤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 地表生物土壤结皮移除后, 经过1年的恢复, 已形成沙粒相互黏结的状态. 沙粒通过黏性菌体及其分泌物的黏结作用而相互连接,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的抗外力干扰能力的结皮, 但其抗压强度仅为13.42 ± 1.38 Pa. 组成胞外多糖的各单糖组成中以葡萄糖、甘露糖和一种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为主, 其次为半乳糖、阿拉伯糖, 其摩尔比依次为19︰14︰14︰6︰1. 经过4年的恢复, 藻类结皮逐渐形成, 抗压强度增加至32.53 ± 3.08 Pa. 藻结皮以陆生蓝藻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为优势种. 此时, 沙粒间依靠细菌分泌物所产生的黏结作用开始逐步减弱, 取而代之的是丝状藻体更紧密和高强度的机械束缚作用以及藻体胞外分泌物对沙粒的黏结作用, 对维持藻结皮的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藻结皮强度提高的主要贡献者. 随着丝状藻类的生长, 脱落的胶质鞘仍能够将更加细小的颗粒黏结在周围, 起到一定的固定沙粒的作用. 这为人工合成胶质鞘类似化合物用以固定沙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有的抗病毒技术已无法遏制计算机病毒的快速繁衍和传播,对当今的信息社会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研究和探讨一种新的计算机抗病毒技术,即根据仿生学原理,模拟生物系统的免疫原理,设计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计算机病毒安全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无法进行肝移植的情况下,肝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人工肝支持系统,特别是生物人工肝,则可促进肝衰竭恢复或作为肝移植的过渡辅助.生物人工肝中含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可提供生物转化和肝脏的合成功能.所使用的肝细胞既可以为人肝细胞也可以为异种肝细胞(动物源性).病人的血液或血浆循环通过生物反应器,由肝细胞代谢去除毒素并产生所需化学成分后,再返回病人体内.随着人类及猪肝细胞长期培养增殖的成功,以及具有充分生物相容性的微载体的发展,单位体积内培养肝细胞的密度在当前已经可以满足生物人工肝系统的需要.以生长在微载体上的肝细胞填充而成的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已得到广泛使用,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成为肝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模仿生物视觉的凝视红外成像全向感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近水面鱼类仰视半球空域的功能用工程方法在长波和中波红外区仿造, 实现全向凝视、对目标定向、动目标提取、目标距离感知和速度感知等鱼眼视觉功能; 再用辅助功能模块仿造人眼感知亮度的对数变换属性、亮度对比恒定特征、目标轮廓强化效应等视觉特性; 以DSP, FPGA执行所有这些有利于目标探测的视觉功能, 制成“仿生式微小型红外成像探测系统”(BMIRIDS), 它以凝视成像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向”、“实时”态势感知和动态信息提取. 采用功能仿生手段使这个体小、质轻、功耗低的鱼眼式红外系统突破现行技术和设备的某些局限, 从而建立光电侦测设备的一种新体制, 为光电信息获取和新装备研制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生物学基础不清、方剂作用机制不明、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特点的研究方法学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关键瓶颈.随着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以生物网络为切入点开展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学等前沿科学技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探索中医药科学原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生物网络的“网络靶标”理论有望突破宏微观内在关联解析的鸿沟,实现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融合,架起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研究桥梁,成为探索中医药学原理的突破口之一.“寒、热”等中医药核心诊疗概念、治未病等中医特色理论的科学内涵阐明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李梢课题组的研究,综述了基于生物网络的中医药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及其应用于“寒、热”“治未病”等中医特色理论的病证结合科学原理探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mbert W函数和多项式拟合,提出了一种太阳电池参数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Lambert W函数将电池电流输出超越方程显化后积分,得显化积分方程;其次,基于质点平抛运动轨迹与电池伏安特性曲线相似性,对曲线分3段进行拟合后积分,得分段积分方程;最后,根据测量值建立显化积分方程与分段积分方程相等的方程组,解析求解出电池光电流、理想因子、反向饱和电流、串联和并联电阻5个电性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0047A,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0.94%;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应用于变光强下磷化铟镓/砷化铟镓/锗(In Ga P/In Ga As/Ge)三结太阳电池参数的提取,结果表明提取误差随着光强的增大而下降;原因是随着光强增大,噪声对测量的影响下降导致.且发现光电流随光强的增加而几乎线性增加,而理想因子、反向饱和电流、串联和并联电阻都随光强增加而下降;原因是当光强增加时,入射光子数线性增加、费米能级抬高、空间复合减少、分流路径增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溶性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溶性导电高分子材料在荧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生物科学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很高的光能采集效率和荧光特性,同时又具有“分子导线”功能。利用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光能采集与电子/能量传递作用实现在荧光生物传感中的信号倍增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传感检测的灵敏度,并可以实现以此为基础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本论文对水溶性导电高分子材料通过电子传递或能量传递作用实现在基因、抗体、酶等方面的检测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实现固相传感和芯片化检测的可能性。在对已有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硅藻微纳结构的生物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壳体(细胞壁)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功能材料.现有研究多直接利用硅藻壳体原有结构,使硅藻器件功能范围窄、结构规模单一.本文从制造角度介绍硅藻壳体的形体、材质特性与结构,结合最新研究报道论述对壳体进行结构提取与微加工、改质处理、与器件的装配连接、排列定位与组装的方法与技术可行性,目的是拓展壳体的功能,满足更多微器件的设计要求.最后以基于硅藻的生物检测器件和光敏染料太阳能电池为例,展示硅藻微器件应用的潜力,展望基于硅藻的生物制造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