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往往采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一刀切"式教学,面对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新生,在教学时经常顾此失彼。该文通过向大学新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及日常计算机使用习惯,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在数据统计上进行细化分析,探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向上的区别,以此作为数据支撑,让任课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基于专业差异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
章雁 《海峡科学》2015,(2):67-70
该文通过连续三年对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调查,分析近年大学新生计算机使用情况及基础应用水平,并结合专业特点,对美术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陈萍 《科技信息》2010,(18):98-98
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按专业班级组织教学的方式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分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组织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根据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创造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4.
陈德城 《科技资讯》2011,(35):210-210
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我院招收的新生,入学水平差异明显。尤其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方面,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能熟练的掌握各种网络知识的应用等;而有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各学校的基础教育资源还存在着不平衡。而且,这种状况将会在今后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因而需要在我院招收的新生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上进行分类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军平 《科技信息》2009,(26):I0332-I0333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留下隐患;二是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的现象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解决方案:双模块群模式;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冰  刘庆华 《科技信息》2009,(27):106-106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教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大一新生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更好的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分析音体美专业的学生现状入手,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虽然全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受区域差异、家庭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情况,高校计算机教师必须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深入研究,改革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宋佳  陈玉华 《科技信息》2011,(30):57-57,59
由于当前大学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教学方法中表现出一定的不足,新阶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论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计算机授课内容重复及新生基础差距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课件,课件按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程度设计,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工程学院281名大学新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新生教学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性别上,男生的数学学习倦怠总体水平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在生源地上,大学新生的总倦怠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成就感低水平上,城镇的学生低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为调查对象,围绕新生入学学习一个学期后的专业学习自我感受,以新生的视角,从学生、教师和学院3个层面,分别对新生专业认知、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过程管理和学院学生管理等多个维度,共15个题项进行了专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并建立专业满意度模型.运用SPSS...  相似文献   

13.
大学计算机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介绍了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阐述了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相关知识来解决专业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求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明确模块教学目标、模块划分、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模块化教学的教学评价、完善教学平台等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在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现新的特点,对教学提出新要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分层分类教学法的使用,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上机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同时要利用现有网络和学校的支持开发CAI课件,为同学们创造好的自主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林涛  魏亮 《科技信息》2010,(7):167-167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日益受到学生欢迎的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要求人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来获取知识。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也要求高等院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然而多数三本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矛盾,例如: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授课内容过时;软硬件设备落后;教学大纲不科学等。长期以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变成了培养学生如何使用过时的office软件,与三本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相违背,因此,现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改革以解决之。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结合多年大学计算机基础、网页设计、ACCESS数据库应用等课程教学经验,探索三本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在教学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和数理统计研究方法,以武汉某所高校体育保健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高年级学生与大一新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稳定专业学生成绩与新办专业学生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较高,但极差较大,不同体育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西昌学院"1+X"模式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的具体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