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立明 《科技资讯》2005,(22):120-121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1997-2004年选育并经审定的优质红心甘薯品种岩薯5号、龙薯1号、龙薯3号、龙薯9号的种质来源,审定情况,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旨在加快各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新品种──兰椒1号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用自育的自交系33号为母本,22号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兰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于1995年5月31日审定通过。特征特性:株高70—100cm,侧枝为无限分枝型、茎...  相似文献   

3.
辣椒新品种──兰椒2号品种来源:系兰州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自交系28号为母本,32号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兰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于1995年5月31日审定通过并定名。特征特性:株高44cm左右,侧枝为无限分枝型;茎粗0...  相似文献   

4.
王思慧 《定西科技》2005,(3):55-55,58
定豌2号,原系号871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豆类组人员,于1987年以晚熟的77-441作母本,中早熟的青-64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定豌2号。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2010,(6):I0001-I0001
由甘肃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世界首个杂交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和陇亚杂2号”日前正式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标志着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在甘肃省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6.
临麦6号为临沧市农技推广中心麦类课题组,于1995年用86鉴22作母本,84-346作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育种编号96鉴21,200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进行登记,命名为临麦6号。2004年获云南省农业厅推广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05,(1):57
日前,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并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宜油13号(原代号杂9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油菜研究室用自育不育系“宜4A”作母本,恢复系“198-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组合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超高产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川审油2003.007)。该品种由成都丰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海南早稻稻瘟病、晚稻白叶枯病发生严重,目前的常规稻抗性差,米质偏硬。通过将金 稻香与hfc水稻株系杂交,应用系统选育法选育得到常规稻新品种“绿金占1号”。2019年稻瘟病和 白叶枯病鉴定发现,绿金占1号苗瘟病鉴定为3级,白叶枯病鉴定为3级。品质检测发现,绿金占1 号稻米透明度为3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绿金占1号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2021年通过 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优质稻宁粳27号是永宁县种子公司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特种水稻研究室引进的育种材料,经反复系统单株定向选育于1997年育成。1998年开始在灌区永宁县及其它县市示范推广种植。2002年3月5日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粳27号,1998——2004年累计在区内外推广种植总面积80.8948万亩,其中宁夏引黄灌区累计推广种植总面积70.0948万亩,  相似文献   

11.
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公布第三十一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知》(川农业函2008170号)获悉,由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攀枝花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成果,两个丝瓜新品种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岷山4号是阿坝州农科所小春育种课题组以980-19作母本,江麦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97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早熟春性小麦新品种。1988-1996年在马尔康,小金,松潘,黑水等地春播试验及在金川县和甘孜州丹巴县的冬播试验中,均表现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高产稳产特性,该品种适宜在我州两熟区冬播和部分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13.
杨立明 《科技资讯》2005,(22):120-121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1997~2004年选育并经审定的优质红心甘薯品种岩薯5号、龙薯1号、龙薯3号、龙薯9号的种质来源,审定情况,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旨在加快各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闫昱 《榆林科技》2004,(4):29-31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2004年符合品种标准的羊只存栏达15万余只,改良型绒山羊达200余万只。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遣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批准为新品种,并向社会公告(农业部第254号公告)。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武夷科学》2007,23(1):39-42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从岩薯5号茎尖组培发生的突变体中选育而成,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成功尝试。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参加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经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鉴定分析,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薯形均匀美观,内在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2003~2005年累计在福建省推广面积3.64万hm^2。  相似文献   

16.
榆单9号(原代号YD401)系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YD12作母本、YD28作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春播玉米新品种。2006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试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7.1%,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排名第一位;同年参加春玉米生产试验,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0.8茗,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8.0;%,排第二位。该品种于2008年3月13日通过陕西省第4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优良新品种-陇辐2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第一例采用重离子束育成的小麦优良新品种,新品系920已于2003年2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陇辐2号".  相似文献   

18.
用明恢63/泰引一号/IR26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泥水田谷型不等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二汕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产高蛋白大豆“鲁豆10号” “鲁豆10号”夏大豆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7588作母本、7517作父本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1993年由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先后获山东省第二届发明技术展览会发明一等奖.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销会银  相似文献   

20.
凤稻22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通过合系35/合系40//鹤16/鹤89—24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耐寒、高产、稳产等优点,一般亩产750.0千克左右,高产田达961.17公斤,综合性状明显优于鹤16、凤稻14、15等高海拔原主栽种。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