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洲际滑翔飞行器(IGV)在超高速飞行过程中,由于气动加热严重,红外辐射显著.我们的分析和计算表明,美国正在试验部署的空间探测和监视系统(STSS)对于IGV的红外探测信噪比,在2.7μm附近的短波波段,达到10~3–10~5,而STSS跟踪和识别的红外探测信噪比阈值分别约为3和30,这意味着STSS对于IGV非常有效.在IGV突防能力的公开论述中,"轨道机动难于预测"是核心立足点.但IGV的横向平均加速能力仅约0.15g,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已具备将探测系统获得的目标信息及时传递到其指挥系统和拦截弹的能力.通过定量估计容易证明,利用天基红外探测,IGV轨道机动不仅可预测,而且精度高,故"难于预测"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象信噪比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噪比是衡量遥感仪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图象信噪比反映图象中信号与噪声的比值.本文回顾了从图象本身来获得信噪比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采用图象分块统计与半方差图两种方法对两块TM 与SPOT影象的信噪比进行了计算,同时,给图象加入高斯随机噪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图象信噪比与信号水平以及地物覆盖类型相关,所得出的结果能够正确反映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3.
红外双波段探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外双色探测技术中的红外辐射,激光测距,大气能见度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好研究和分析,采用双叠层探测器设计的以双波段红外辐射探测系统,能在测量辐射量的同时,实时修正环境,大气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原理、特点及对定标内容的要求,从图像的均匀性定标、光电响应的线性度及绝对光谱辐射度定标几个方面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定标的内容与方法,得出了光电响应的线性拟合曲线方程,以及均匀性定标的校正系数和绝对光谱辐射度定标的系数,并将校正系数应用于图像数据的处理;分析了影响干涉成像光谱仪定标精度的主要因素,以此确定仪器的绝对光谱辐射度定标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背景不确定性对高光谱目标探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背景复杂度高光谱图像的异常目标检测结果。为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对航空高光谱图像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获得具有不同背景复杂度的高光谱系列图像,而后在图像中嵌入目标,得到背景不确定性不同而目标相同的系列高光谱图像。用异常检测算法对得到的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结果表明:(1)背景不确定性越低,异常目标被探测到的可能性越大;(2)混合像元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并使得探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3)当空间分辨率的尺度大于2倍目标尺度时,即便背景不确定性很小,由于目标背景的光谱混合,目标检测结果也变得完全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衡量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噪比。探测系统的信噪比与探测器噪声特性、空间目标光度特性、天空背景特性、目标距离等因素有关。从信噪比的角度出发,根据光度学和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以及CMOS图像探测器的噪声特性,建立了CMOS可见光探测系统的信噪比数学模型,然后根据Johnson法则,得出系统探测距离与系统探测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MATLAB在可见光500~600 nm谱段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用绘图显示了系统探测能力与系统信噪比、积分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在给定参数和条件下算出系统的极限探测距离。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结果可以为星载空间目标可见光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分析和估计提供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信噪比(SNR)归一化的布站方法,对基于平均目标信噪比布站方法存在的外源雷达接收站恒位于探测区域中心的缺陷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雷达可探测范围比较了在同一配置环境下,当发射源为2个时两种方法的布站性能,并推广至多辐射源条件下的布站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Matlab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克服了原方法的缺陷,并在发射源集中于同一侧的条件下提高了雷达可探测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影响双波段辐射比的各种因素,重点研究背景的影响,并为其应用提出理论根据,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导出了背景对红外双波段绝对辐射比和辐射并比的影响公式,计算了几种特定情况下的3-5μm的8-14μm双波段的辐射比,结果 背景大小对绝对辐射比影响较大,而对辐射差比影响较小;辐射差比受背景辐射率的影响较大,背景温度对二皆有较大影响。结论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背影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哪种辐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基于局部频率估计的干涉图滤波方法在低信噪比区域滤波容易产生频率估计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分析了低信噪比条件下二维频率估计产生错误的原因.对局部干涉图的特征参量进行了提取,建立了描述局部条纹特征的方向图和频率图.在局部条纹方向和频率平稳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方向和频率估计可信度为测度,进行频率估计准确性判定的方法.通过适当调整估计窗口改善局部信噪比,实现对像素点错误频率的修正,从而提高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仿真和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强的滤波和相位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医学超声图像的信号噪声比,研究了调频超声发射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发射具有包络的线性调频超声,在不提高发射声压的情况下增加了发射能量,接收超声解调后形成图像信号.利用超声传感器的冲激响应模型和调频信号成像的调频解调原理,进行了超声成像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调频信号形成的图像与发射普通脉冲形成的图像相比,信噪比大致提高10dB.利用自行设计的调频信号发射超声成像实验系统,得到了仿体的B型超声图像.结果显示:该方法使图像信噪比提高大约5~8dB,随着成像深度增加,该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非高斯噪声背景下的自适应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对非高斯背景噪声干扰条件下用信号的提取,将BP神经网络作为自适应噪声对消滤波器,以与干扰噪声强相关的噪声源作为参考噪声,实现对背景噪声的抑制,达到了有用信号提取的目的。BP神经网络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不仅适用于线性相关参考噪声,同时也适用于非线性相关参考噪声,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递和接收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3.
14.
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单模激光增益模型的光强功率谱及信噪比,以噪声、信号频率和时间周期调制频率为参数讨论信噪比R随量子噪声强度D的变化,发现负关联情况下会出现随机共振,对噪声间关联程度的时间周期调制是引发随机共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 ,分辨率与信噪比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 ,为了在反褶积处理过程中控制信噪比 ,从理论上分析了反褶积后剖面信噪比降低的原因 .以不同相位子波为例 ,从时间域出发 ,利用最小平方反滤波原理计算出反褶积算子 ,并验证了反褶积后剖面信噪比的降低是受反子波能量的影响 .为了兼顾分辨率和信噪比 ,进而分析讨论了反褶积中的白噪化问题 ,提出可以用加入白噪的方法来控制信噪比 ,但白噪不易加入过大 ,否则 ,由于加入白噪后求出的反子波不再是原来子波的逆 ,从而又将影响剖面分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像管的信噪比传递函数及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光电成像器件研究领域中对像管的探测灵敏阈评价公式的不完整性,推导了微光工作区域上象管的信噪比传递函数解析表达式,并对具体的像管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计算和温度结果基本一致,探测灵敏阈的计算曲线表明,理论曲线吻合前人给出的实际工作曲线形式,证明了信噪比传递函数在微光工作区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视频信噪比(SNR)是微光摄像机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对它的测试与分析在评价和设计新型微光摄像机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数字存储示波器与微机联合测试视频SNR,从而建立性能完善的微光摄像机信号噪声特性测试系统,并论述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用于测试视频SNR时外触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
本文基于周期图谱估计和自回归参数谱模型,在频域中引入目标函数,利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得到一种新的自回归参数谱估计方法。这是种更适合于低信噪比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future the fifth generation( 5 G) communication systems,channel models may be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equivalen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of a random fading channel. Therefore,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SINR of a random fading channel are very necessary.In this paper,an enhanced algorithm on the exponential effective SINR mapping( EESM) model for random fading channels was proposed. First, the optimal adjustment parameters of typical channel fading models including extended pedestrian A( EPA)model,extended vehicular A( EVA) model and extended typical urban( ETU) model we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Then the proposed solution was used to actualize channel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multipath delay and the average power of the random channel. The solution can determine the typical channel closest to random channel for obtaining the optimal adjustment value of EES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one can improve the whole system throughput significantly and meanwhile the accuracy of the link prediction algorithm is also guarante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