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青海省露地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以"绿科50"甘蓝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20%、40%、60%、80%、100%)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及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比例在20%~60%,甘蓝单球重、小区生物产量、小区商品产量及干物质量均呈增加趋势,分别提高了 2.04%~6.09...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蔬菜作物产量的90~95%靠光合作用制造。在露天大田主产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03%,即300ppm.一般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但是,在封闭的棚室中栽培蔬菜则显严重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棚室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人工补充二氧化碳已成为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证明,大棚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ppm,则可使黄瓜增产15~19%,芹菜增产40~45%,番茄增产25~35%。目前棚菜生产上施用气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深施碳酸氢铵 施用碳酸氢铵要求每平方米施用10克,深施5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4667hm^2,其中,美洲斑潜蝇嗜食的葫芦科蔬菜3333hm^2,豆科2667hm^2,菊科333hm^2。在重虫灾年株受害率一般为68%~100%,叶受害率为60%80%,叶受害面积达65%以上,受害叶片布满虫道,发黄、枯死继而脱落,造成作物投产时间推迟,生产时期缩短,且产量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集美区植保植检站承担“福建省美洲斑潜蝇综合控制技术”项目厦门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地膜覆盖对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春油菜的增产效应,文中采用大田对比试验设计,分析比较了露地和覆膜种植条件下春油菜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春油菜产量较露地处理提高13.78%;(2)地膜覆盖后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20~40 cm 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2.73 mg/kg,与露地相...  相似文献   

5.
在茶园设置塑料大棚双层覆膜、3层覆膜、3层膜并电热线加温等3个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比较了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光合特性、茶叶内含成分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覆盖明显提高了茶园日平均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虽光照降低,但晴天茶树净光合速率是对照的2.46~2.84倍; 茶叶新梢长度、百芽质量和芽密度均显著增加,1芽1叶茶芽采摘期比对照提前10~21 d; 3种处理茶鲜叶产量分别提高80%、96%、176%。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均有显著差异,双层覆膜处理的茶叶酚氨比达到高档绿茶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南疆沙区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对膜下滴灌的响应机制,为构建南疆沙区油莎豆高产栽培管理模式提供借鉴。通过设置覆膜(PF)和无膜(OF)处理,研究覆膜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油莎豆根系分布、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膜相比,覆膜处理苗期至结豆初期15 cm土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提高3.76℃~4.33℃和2.66%~3.00%。覆膜栽培油莎豆根生物量、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总体积较无膜栽培分别提高32.7%、13.3%、66.1%、17.2%和64.9%(P<0.05)。覆膜处理产量、单穴粒重、单穴粒数和百粒重均高于无膜,分别增加76.2%、147.3%、79.1%和18.0%。0~10 cm土层油莎豆根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覆膜提高了油莎豆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优化了根系构型,是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控释尿素与速效尿素应用在西瓜上的适宜掺混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掺混比例尿素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60%控释尿素+40%速效尿素时,西瓜Vc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55.59%和0.97%,西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6.33%和8.20%;施用80%控释尿素+20%速效尿素时,西瓜产量、Vc、还原糖、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0.75%、33.18%、6.69%、9.41%;施用100%控释尿素时,西瓜产量、Vc、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3.53%、32.81%、24.66%,硝酸盐含量降低10.61%。综合考虑西瓜产量和品质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释放期为3个月的100%树脂包膜尿素最适合西瓜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在不同种植时期、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马铃薯农艺形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庄浪县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其在秋季覆膜和顶凌覆膜2个时期、全膜垄作侧播和全膜平覆穴播2种种植模式及3000~5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时期、覆膜方式和种植密度均能改变马铃薯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试验证明,突破传统的尿素喷施2%的极限浓度,以5-15%(W/W)的尿素液于8月初至8月底喷1-3次均可显著地提高棉花的成铃率和铃重,从而提高棉花产量,是补充棉花后期营养的有效途径,具有安全、高效、节本、增产的显著特点,是比穴施更优越的一咱方法。最佳配比为11%的浓度于8/5、8/15、8/25连喷三次。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定西极端干旱年型下,通过大田试验处理表明,浇灌底墒水、施磷和覆膜对春小麦地上和地下部分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在春小麦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可显著增加次生根条数,根系分布层次下移,0~60cm层次根系比例增加,并推迟根系衰老,有利于干物质适当较早地向繁殖器官转移;在生长的后期,覆膜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很少,部分器官干物质量还减少,同化物有效供给不足,同浇水、浇水施磷处理相比,浇水覆膜、浇水施磷覆膜处理分别减产49.56%,40.56%,以浇灌底墒水和施用磷肥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工业用煤燃烧后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本文介绍的除烟节煤助燃剂既节能,又能消除煤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它是由氯化钠、尿素、高锰酸钾、碳酸钾和碳酸钠混合组成的。其中氯化钠1%~96%(重量比,下同)、尿素1%~96%、高锰酸钾1%~96%、碳酸钾1%~96%和碳酸钠1%~96%。氯化钠具膨松作用,尿素可助燃,高锰酸钾有氧化和催化作用,碳酸钾和碳酸钠  相似文献   

12.
陈德权 《科技资讯》2006,(9):117-118
近几年八五二农场针对本地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温度及水分”这两大问题,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保墒、增温的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经实践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00公斤以上,经未覆膜大豆增产25%左右,本文就是大豆垄上行间覆膜栽培增产机理做如下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梁德毅 《广东科技》2007,(10):33-35
中国人自主创新的SPR技术系统,仅需30分钟,即可实现污水再生循环回用,高效、经济、实用,可节约工程建设投资30%~50%,节约水处理运行费50%~80%,节约工程电力消耗60%~80%,节约工程占地面积60%~80%,节约企业排污费用90%~99%,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系统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更可制成人行道地砖。可谓一举多得,造福民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鲁北盐渍土区棉花微咸水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棉利用含盐量3.8g/L浅层地下微咸水及1.2g/L深井水进行膜下滴灌、无膜滴灌、覆膜畦灌及无灌溉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g/L膜下滴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为3.8g/L膜下滴灌,相差22%;两种灌溉水的无膜滴灌及覆膜畦灌4个处理的皮棉产量基本持平,无灌溉产量最低。3.8g/L微碱水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比覆膜畦灌增产38.6%,比无膜滴灌增产40.1%,比无灌溉增产92.5%。滴灌比覆膜畦灌省水60%左右,滴头的湿润半径能达到20cm左右,湿润深度能达到60cm左右;试验期间0-6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低于0.2%,不会对棉花生长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塑料农膜地面覆盖技术,自80年代起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日益推广应用以来,至90年代初已增产的粮、棉、糖、菜产值达数百亿元,现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地膜应用带来“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残留于农田的废旧农膜也对土壤和农作物生产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威胁,这种负效应被称为“白色污染”。试验研究表明:每亩土地含残膜3.9公斤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棉花减产4.6%-8.1%。如此下去,必将严重阻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白色污染”已…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涂层尿素比普通尿素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幅度9.07~11.51%,以播前基肥深施效果最佳,并同时提高氮素利用率7.1~9.7%,节省尿素近20%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1.选用无滴膜。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而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可提高透光率,增加进光量,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对辣椒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和尿素处理,比常规对照增产54.9%,比尿素处理增产43.4%,葛肥处理硒含量比常规对照增加1318.6%.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后一次基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冬小麦简化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不施氮(CK)、尿素一次基施(U1)、尿素减氮30%一次基施(70%U1)、尿素分次追施(U2)、70%包膜尿素与30%普通尿素掺混后一次基施(CRU)和70%包膜尿素与30%普通尿素掺混后减氮30%一次基施(70%CRU)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包膜尿素配施普通尿素处理(CRU和70%CRU)较等施氮量尿素处理(U1和70%U1)产量平均显著增加7.91%,氮素利用率提高7.90%,净收益显著提高12.33%;CRU与U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U1处理;70%CRU与U1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氮素利用率显著增加了30.4%.等氮量的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一次基施处理显著提高了返青期及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含量,且CRU与U2处理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普通尿素掺混后一次基施可满足小麦生育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追肥次数和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作务简单等优点,是调剂蔬菜淡季供应和我市西南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马铃薯生产中,一个优良品种往往在开始种植时表现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但种过几年后,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呈花叶,卷叶或皱缩,植株畸形、茎杆细弱、产量逐年下降、品种种性出现退化。发病率逐年上升,2至3年内就可达到100%,一般亩减产3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致使不少地方,需年年调种或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