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病死率高达9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埃博拉病毒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目前虽有一个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紧急治疗的实验药物TKM-Ebola,但尚无批准上市的用于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诊断救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最终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进展,介绍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抗原检测试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其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世界博览》2014,(16):12-15
正310亿元为了配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实施,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2014年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310亿元,资金额度比2013年提高50.77%。1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自今年2月份爆发以来,西非地区已有近900人死亡。该病毒十分罕见,尚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疗法和预防感染的疫苗。埃博拉病毒最开始在几内亚的森林中爆发,现在正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迅速蔓延。德国强烈建议不要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称埃博拉病毒的蔓延仍没有结  相似文献   

3.
魏俊霞 《科学世界》2014,(11):10-15
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是此病发现以来规模最大的疫情暴发。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这是迄今发现的病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一旦感染,病死率可高达90%。恐惧的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难道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情会不会“失控”,蔓延到全球各地?  相似文献   

4.
正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蔓延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又译伊波拉病毒)疫情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国际医疗组织对此使用的形容词是"失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更是加强健康检测。一时之间,半是疑问半是恐惧的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埃博拉病毒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可怕?何为埃博拉病毒?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毒正在此地肆虐,一共318人感染,最终280人死亡,致死率88%。从此,这种高致死率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能够感染并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囊膜病毒。发现近40年中,埃博拉病毒给人类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病毒与其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机制和膜融合机制相关信息的缺失,使得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物的设计和研发工作阻碍重重。本文综述了埃博拉病毒分类、形态、病毒蛋白和病毒生命周期,着重介绍了高福院士团队在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成果。通过结构学手段解析了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囊膜糖蛋白GPcl与宿主细胞受体NPC1分子的复合物结构,从原子水平上阐明了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识别的机制,并在结构基础上对病毒的膜融合促发机制做出推测,提出以埃博拉病毒为代表的新的(第5种)囊膜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出血热去年,正当人类成功地从地球上消灭天花病毒,并信心百倍地为实现到2000年止全球规模消灭小儿麻痹病毒的目标奋斗之际,突然从非洲的扎伊尔传来了"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流行的可怕消息,顿时引起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惊恐。传染病学家们还记得,大约19年前,埃博拉出血热曾在非洲扎伊尔的小镇扬布克爆发过,但很快被平息。由于最早的感染者很快都死于非命,所以,人类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8月13日公布的数据,西非地区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已达2127例,死亡1145人。尽管致死率如此之高,但一些医学专家表示,人们无须对埃博拉过度恐慌。因为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本身传播率较差,并没有那么可怕。实际上,对于埃博拉疫区以外的地区,有一些病毒威胁更甚。这些病毒的致死率可能不如埃博拉病毒那么高,但它们的流行率却更高,而且每年死于这些病毒的人数也远远多于埃博拉。那么,你是否知道——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的病原体,1976 年首次在非洲发现,目前确认该病毒包括5 个种,其中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塔伊森林型(Taï Forest ebolavirus)和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virus)均有感染人发病的记录;莱斯顿型(Reston ebolavirus)可致人隐性感染,并与多起猕猴暴发疫情有关,曾在菲律宾的猪中检出。人类埃博拉病毒病的病死率为25%~90%,疫情均发生在非洲,主要集中在10°N-10°S 的非洲地区,本次西非疫情是规模最大的暴发流行,截至2014 年8 月20 日已报告2615 例病例。该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证据支持果蝠可能为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该病在人群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有症状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庭护理人员及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病例尸体的人是高风险感染人群。本病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发热、厌食、虚弱无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可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抗体等方法确诊。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效药和疫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预防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早期发现病例、及时调查处置、追踪和密切观察接触者,以及有效的医院内和社区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9.
李丛丛  李秋艳 《科技信息》2009,(27):350-35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致死率极高的热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温、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等,病程多种多样,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了猪瘟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发烧头疼肌肉酸痛这些看似是感冒的症状,也许会将死神带到病人身边。目前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在早期阶段“模仿”了普通感冒症状,在人体潜伏2~21天后,症状就会发展到眼牙床等外部器官出血和内脏出血进而导致器官衰竭,这一病毒的最高致死率可达90%。埃博拉致命性强,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和药物。面对如此高致死率的病毒,在病人的感染早期,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其对病人自身和病人周边的人群都有巨大的危害作用。有效的疫苗接种,是防止病毒感染和在人群中广泛传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埃博拉疫苗研发已有多年,为何迟迟不能有产品上市?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成为近期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1.
正埃博拉病毒(EVD;以往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影响范围人类;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大猩猩、黑狸狸和猴子)。治疗进展: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致死率埃博拉病毒有4个变种:埃博拉萨伊(最凶残的埃博拉病毒死亡率90%。);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象牙海岸;埃博拉Reston(只对猴子生病对人类没有影响)。历史起源埃博拉是1976年两起同时出现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子,另一起  相似文献   

12.
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人和灵长类动物出血、发热、腹泻等为临床特征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在非洲国家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对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和预防措施等开展许多研究工作。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重要蛋白功能、疫苗研究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防治艾滋病与埃博拉出血热具有潜在价值的天然植物。方法——应用量子共振检测技术作前瞻性的筛选。结果——测得诺丽果汁抵制埃博拉病毒与提升人体免疫功能均有较高量价。结论——诺丽果汁对防治埃博拉出血热均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最近,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多国肆虐,已经导致1000 多人死亡。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率非常高,且这次流行来势汹汹,甚至连在当地帮助抗击疫情的2 位美国医生布兰特利和赖特博尔也受到严重感染,被专机接回美国救治。医学界的共识是,对埃博拉出血热,迄今尚未有有效治疗办法,但美国Mapp 生物科技公司为抗击这种病毒研制了一款新药ZMapp,该药在小样本的猴子身上做过实验,但从未进行过人体试验。鉴于医治前景不容乐观,布兰特利和赖特博尔同意将ZMapp 施用于自己。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极易传染的毁灭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对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本文概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基因分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触角     
<正>面对埃博拉,我们不再束手无策自从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非洲一直有偶发性感染病例报道。但在2013~2016年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造成了约1.13万人死亡,疫苗需求激增。2016年12月23日发表于The Lancet上的一项几内亚大型研究显示,一种试验性埃博拉疫苗r VSV-ZEBOV被  相似文献   

17.
《天津科技》2001,(3):55-5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一种以病毒为载体、来势凶猛、传播性极强的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18.
正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新机制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在非洲已肆虐了近4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研究团队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5种机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研究成果发表于1月14日《Cell》上。NPC1分子是负责胆固醇转运的多次跨膜蛋白,具有3个大的腔内结构域(A、C和I)。埃博拉病毒囊膜  相似文献   

19.
 2014 年3 月22 日,几内亚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发生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以往称作埃博拉出血热)暴发,随后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尼亚等西非国家出现埃博拉病毒病疫情。2014 年8 月8 日,WHO 宣布本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是近40 年最严重的一次暴发,构成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截至8 月 20 日,上述4 国报告2615 个病例,其中 1427 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埃博拉病毒被科学家所关注是从1976年9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一所微生物学实验室接收了一份来自非洲国家刚果(金)的血液样本包裹,这一血液样本是从刚果埃博拉附近一种流行病患者体内采集的。这位患者是在刚果工作的一位比利时修女,她感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并被诊断为疑似黄热病。她尽管接种了全部疫苗,最终还是死亡了。病毒学家通过显微镜照片看到,这种病毒呈长丝状体、像虫子一样结构,和黄热病病毒完全不同,而与马尔堡病毒类似。马尔堡病毒是德国学者在1967年秋发现的新病毒,一些药厂工人被出口自乌干达的一批猴子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