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成 《甘肃科技》2003,19(12):140-140
通过1996年与北京燕山滴灌研究所的专家在甘肃会宁扎子塬进行燕山滴灌的试验示范,总结出燕山滴灌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使用与管理经验,特别是日光温室在冬季生产中,水分调控是提高综合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刘俊玲  尹元拴 《太原科技》2006,(7):30-31,34
日光温室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民对此的投入也逐渐增加。针对灌水量偏大、盲目施肥造成日光温室土壤退化的问题,提出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客土改良等防治与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
临洮,素有陇上菜圃之称,全县现有从事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4000多亩,但由于多年连作,土壤板结,土传病虫害严重,致使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品质、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减缓。2008年10月,在定西市民盟项目支持下,临洮县园艺站在积极推广无土有机质栽培、滴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目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的同时,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并在新添镇潘家庄村周宏锁、杨永强日光温室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微喷、地膜下暗灌、滴灌和渗灌等日光温室中作物的不同灌溉方式,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作物,在不同的气侯、土壤条件下应选择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调控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高肥和集约化(常年连作)的设施蔬菜生产,必然会引起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显著变化.笔者以栽培黄瓜的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研究秸秆还田、填闲作物和滴灌三种不同的调控措施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滴灌均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耕层的通透性;填闲作物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效果不明显.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尤其是0.5-0.25 mm较小的水稳性团聚体;滴灌也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平均重量直径MWD值,降低团聚体破坏率.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以显著降低表层土壤NO3 - -N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C/N比;填闲作物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NO3 - -N含量;滴灌可降低NO3 - -N向深层土壤淋溶的风险.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在改善设施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质量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面对近年来新疆棉花膜下滴灌区日益严重的残膜污染及地下滴灌苗期灌水困难的实际,提出将无膜移栽与地下滴灌有机结合的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为研究在干旱区采用此技术下棉花的耗水规律,进而验证该技术在新疆的可能性,进行了不同滴灌方式下棉花土壤水分变化盆栽试验,试验设5种处理:覆膜移栽地下滴灌(FT-SDI)、无膜移栽地下滴灌(NFT-SDI)、覆膜直播地下滴灌(FS—SDD、无膜移栽地表滴灌(NFT-DI)、覆膜直播地表滴灌(FS-DI)。结果表明:对于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而言,NFT—DI处理最大,地下滴灌节水效果明显,FT—SDI处理最小,NFP—SDI处理仅次;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整个生育期表层(0~30cm)土壤耗水量,无膜处理高于覆膜处理;苗期无膜移栽地下滴灌的耗水强度相对较大,灌水量也相应加大;在覆膜地下滴灌条件下,苗期移栽处理比直播处理耗水强度较小,耗水量也小,地下滴灌条件下,移栽相对直播更利于棉苗生长发育;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的花铃期灌水量小于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30~80cm,全生育期土壤耗水量略高于覆膜地下滴灌,而均低于地表滴灌。这表明棉花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既可充分发挥移栽和地下滴灌的优势,在干旱区完全可行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日光温室保温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墙钢骨架日光温室是青海省建造数量最多的日光温室类型,但日光温室散热途径一直难以观测和计算分析,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日光温室散热不保温和设计缺陷,寻求一种快速、不接触、经济简便的测试手段,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日光温室散热途径进行检测,红外线成像图表明温室温度分布情况,直观判断出日光温室散热不保温的原因,可为改进和改造日光温室保温性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滴灌系统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系统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实现滴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各大控制的重点。滴灌工程施工的重要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主要包括田间管网、水压试验和滴灌系统试运行指标的测试工作。要控制滴灌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应按照程序依次控制好各阶段的工程施工质量。首先必须明确滴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新疆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又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结合滴灌技术的发展,滴灌玉米在新疆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通过对滴灌玉米的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玉米种植的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对新疆滴灌玉米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滴灌小麦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增产效应,有力的支撑了新疆生产兵团八师"减棉增粮"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结合八师滴灌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从滴灌布置方式、滴灌小麦存在问题及水肥管理等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充分发挥滴灌小麦节水增产的重要功效,为兵团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棉花滴灌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是滴灌研究与应用最早的垦区。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滴灌施肥技术为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就石河子垦区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滴灌施肥方案的确定、滴灌施肥的效果和增产机理以及尚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疆喀什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光热资源,为发展滴灌蟠桃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本文基于对新疆喀什地区滴灌蟠桃种植的2年实地调查,总结出该地区滴灌蟠桃的地理分布、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为今后喀什地区滴灌蟠桃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棉花高密度节水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库尔勒市棉花单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大面积出现了每公顷皮棉2700kg以上的条田,特别是首部移动式加压滴灌技术的推广得到广大职工承包户的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加大,2005年推广首部移动加压滴灌面积3133公顷,占全市节水滴灌面积的38.5%,预计2007年推广首部移动式加压滴灌达10000公顷。其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滴灌和非滴灌 (大田畦灌 )做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滴灌较非滴灌在节约水方 ,节省肥料 ,节省机力费 ,节省人工费 ,提高棉花的单产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幅度 ,特别在节水、节肥、提高单产上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棉花滴灌是一种高新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推广迅速。棉花滴灌的可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优化管理,合理改善棉花滴灌与土地使用的矛盾,棉花滴灌发展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滴灌已成为125团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为使滴灌工程真正发挥出明显的节水、增产、增效的作用,达到职工增收、团场增盈的目的,应紧紧围绕滴灌运行管理"五统一"来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7.
以滴管大田行播作物为例,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灌水器以内镶式滴灌带和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为主。通过项目设计作案列分析,以33.33hm2为典型,水源为地下水,在分别选用内镶式滴灌带与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后,经具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计算与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内镶式滴灌带更适用于大田行播作物,每公顷节省资金4225.2元。  相似文献   

18.
滴灌小麦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增产效应,在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农业效益。结合八师石河子市滴灌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从滴灌小麦播前管理、小麦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管理等的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充分发挥滴灌小麦节水增产的重要功效,为新疆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疆168团甜菜膜下滴灌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世柱 《科技信息》2008,(3):308-308
168团灌溉用水紧缺,在该团主要种植作物甜菜上进行膜下滴灌试验与应用推广势在必行。本文对该团一年来甜菜膜下滴灌试验工程概况、试验进程进行了介绍,并对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甜菜膜下滴灌具有节资、增产、提高甜菜品质、减少病害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滴灌技术在新疆棉田推广,田间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滴灌棉田害虫发生规律。本文就北疆滴灌棉田虫害防治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新疆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