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对消"原理结合"局域屏蔽"技术的主动防雷击新方法,采用雷电电场实时监测技术并配合有源防护装置,把直击雷防护由传统的"小电流定向引雷"转变为削弱武器装备附近的雷云电场,并对带电雷云下行先导产生排斥作用,从而破坏在防护区域产生雷击放电的条件,从根本上消除了雷电对被保护装备的危害.通过对不同激励条件下空间电势曲线的理论分析以及空间电场分布的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主动防雷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从事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设计和施工的实践,介绍了WP3103型自动气象站的组成,根据河源雷电活动的规律和周边环境因素的特点,自动气象站的防雷系统应采取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方案,雷电防护包括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从接闪、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SPD防护的角度来考虑雷电防护,并提出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军用移动电站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自身的特点,对军用电站直击雷与感应雷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避雷针防护范围计算方法,并以某型车载方舱军用电站为防护对象,法国"克雷士"避雷针为模型进行了雷电防护仿真分析研究,为军用电站机动防雷提供了相关技术手段,提高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安双平 《科技资讯》2012,(17):233-233
结合加油机、加气机,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天然气储气瓶组、配电和电子信息系统,介绍加油站、加油加气站合建站的防雷检测项目,阐述站区内除应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之外,还应采取接地、屏蔽、等电位联结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等综合防护措施。以实现防静电感应、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的目的,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存在的漏洞,分析了感应雷入侵并破坏电子信息系统的机理;列出了感应雷击入侵通道和侵害方式;对避雷针接闪时产生的感应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电子信息系统感应雷防护技术,给出了电子信息系统的具体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介绍了双湖水晶塔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针对湖边建筑的特点,除对该建筑采用必要的监控、测试用的计算机辅助等的现有的雷电防护技术手段加以改进外,还重点分析了避雷针的设计、塔内办公室内重点敏感电子设备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供电系统的直击雷与感应雷防护。所设计的综合防雷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韶关市乳源县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中某化工厂遭受雷击的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和实地勘察,并综合各种调查结果,对雷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该化工厂直击雷防护,并对该化工厂统提出了雷电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接地、屏蔽等4个方面阐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配套设施的雷电防护,防止或减少雷电对高速公路系统正常运行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郝喜军 《科技信息》2012,(26):337-337,328
根据《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设计及计算》,本文先分析了雷电的形成以及形成后对电力系统的危害,然后为变电站直击雷的防护设计和计算。通过设计,新建一座长120米,宽80米的变电站,在变电站四角距围墙4米处各装设一支高度为36米的避雷针进行直击雷防护。  相似文献   

10.
马挺 《科技资讯》2010,(12):148-148
该文分别讲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防雷机理,从富兰克林避雷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防雷技术和"消雷"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从古人之自然消雷系统及地磁场概念、空间电场和大气空间场去研究及完善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火灾、爆炸、电子设备损坏等事故频繁发生。本文通过对雷电产生原理及其危害的概述,使大家对雷电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结合相关雷电理论,对714天气雷达的防雷设施建设进行了阐述,对天气雷达采取必要的防雷设施不容忽视。天气雷达阵地属于二类防雷建筑,本文分别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等电位连接三个部分,对三明天气警戒雷达的防雷设计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栈道的防直击雷措施实施起来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狭长的形状显得异常困难,本文以池州市牯牛降风景区栈道为例,分析景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雷电活动特点,结合实际施工难度,从可行性的角度探讨栈道直击雷防护措施,为旅游景区栈道直击雷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清远市城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中某五金厂遭受雷击的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和实地勘察,并综合各种调查结果,对雷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电源及信号系统防感应雷设施方面,对该五金厂电子信息系统提出了雷电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网络通信设备运行的特点,提出感应雷防护措施。以解决营业网点网络系统因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零-地电压高等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15.
雷电的危害形式主要有三种,既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接收天线、旷野中的传输干线与机房均应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线,可以有效的避免直击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雷电防护一直是各国关注的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电灾害与以往相比,主要体现在与高新技术关系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计算机、电子工业等,因而防雷工程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雷电灾害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本文对雷电的破坏形式和防护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科技在线     
《安徽科技》2007,(8):26-27
从7月26日国防科工委在合肥召开的“ARJ21飞机雷电分区实验评审会”上传来消息,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内唯一的且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大型专业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除已具备开展飞机结构、燃油系统、机载电子电器设备以及外挂等部件与设备的雷电与静电防护研究、设计、试验和对飞机整机进行雷电防护研究、设计与试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变电所直击雷、雷电波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对断路器操作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进行了阐述及分析,并介绍了限制措施、各种注意事项及设备选型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方便、快捷和节约能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如果不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该设备遭受雷击,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阐述了雷电的破坏作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雷击途径,总结归纳出:应采取直击雷防护、雷电波侵入的防护、等电位连接及屏蔽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雷电及浪涌灾害是一种低概率、高危害性的事故,在发生时往往导致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雷电侵害计算机设备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大,需要积极的加以预防。雷电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直击雷防护、反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接地等技术措施。保护建筑物、设备、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计算机设备产生的各种影响及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