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扬子鳄在名气和长相上,都远不及大熊猫,但是它的濒危程度却高于大熊猫,因为其分布面积及在野外的数量都少于大熊猫。1973年国际上已把扬子鳄列为临危种和禁运种。在目前全球乍活的23种鳄类中,中国的扬子鳄被认为是处于最濒危状态的鳄。1972年我国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对野生扬子鳄的现状有所了解以及探讨合作研究保护野生扬子鳄的可能性,在安徽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王小明博士、盛和林教授和 IUCN(世界保护同盟)的鳄专家组成员约翰·索伯加  相似文献   

2.
影响野生扬子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被保护物种生存环境的分析是探知该物种灭绝和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手段.2002年9月间,作者在参加南陵县野生扬子鳄栖息地生境的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南陵县野生扬子鳄生存环境作为对象,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野生扬子鳄生存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食物、隐蔽条件和水体以及人的活动.在安徽省南陵县二个官方指定的保护点中长乐点尽管食物、隐蔽条件和水三大生境基本要素都较为理想,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栖息地因此这里并不适合野生扬子鳄种群的生存.比较而言,如对楂林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环境进行一定的人工修饰,此地应该有着较为合适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11月,作者在皖南地区对扬子鳄栖息地进行了质量评估,主要是对现有野生鳄的栖息地以及曾经有鳄分布的栖息地共20样点土壤中的Cd、Pb、Zn、Cu、Fe、Ca、Mg等7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对重金属元素的数据分析,采用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每个样点的污染程度以多因子评价指数为指标,发现曾经有鳄分布的样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其它样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野生扬子鳄对于栖息地的无机环境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但影响了野生扬子鳄的生物环境,也影响和改变了野生扬子鳄的无机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分析扬子鳄野生及饲养种群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扬子鳄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野生扬子鳄栖息地岛屿化严重及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缺陷;饲养种群基础设施规模的局限及没有建立完整谱系资料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改变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恢复扬子鳄丘陵人工湿地型栖息地及建立扬子鳄成片滩涂型湿地栖息地;加大对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饲养种群的遗传谱系建设,开展扬子鳄种群生存力分析及有效种群大小评估。  相似文献   

5.
扬子鳄,俗称土龙,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两种淡水鳄之一。因其曾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得名扬子鳄。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使扬子鳄的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它们的分布面积已急剧减少。目前,扬子鳄已从我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省的栖息地中消失,仅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有少量残存。由于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因此1998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14届 IUCN 鳄鱼专家组会议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皖南山坳之中的南京军区后勤部某仓库驻地,山青林绿,花艳竹翠,塘埂纵横.优美的自然环境引来了稀世珍物——扬子鳄.这些形态滑稽、鳞甲斑斑的扬子鳄,与驻守仓库的战士们结下了缘分.战士们执勤归来、工作之余,总好三五成群地来到池塘,驻足岸边,观赏笨拙地在池塘里嬉水、追逐的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目前野生的已不足五百条.主要分布于皖南.扬子鳄爱吃鱼、虾,战士们每  相似文献   

7.
十月二十八日,中国兽类学术交流会刚刚结束,我们一行便离开合肥,来到了宣城的扬子鳄养殖场.在这里,我要报告读者一个好消息:我国濒危的一类保护动物扬子鳄有救了.  相似文献   

8.
扬子鳄     
我们都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有很多人知道我国有一种极度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叫扬子鳄,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龙”的原型之一就是扬子鳄呢?经专家考证,“龙”的形象是“以扬子鳄、湾鳄为主体,融合了其他生物特征以及人们的艺术加工综合而成的神话形象”。  相似文献   

9.
黄缘闭壳龟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野生黄缘闭壳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台湾等省和琉球群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分布面积多达39万hm~2,野生种群数量约40万只.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盗猎强度的加剧,黄缘闭壳龟的分布区和栖息地遭到地毯式的搜索,猎捕手段的多样化及其过度猎捕致使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只在河南大别山区、安徽皖南山区、安徽皖西山区等地还有少量野生个体生存,稳定的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台湾和琉球群岛.导致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其性成熟周期长、种群繁殖力低、栖息地遭受干扰破坏等因素,另外,人类贪婪无尽地对其野生资源的索取是导致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濒危灭绝的重要原因.加强黄缘闭壳龟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打击盗猎行为,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黄缘闭壳龟濒危灭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鳄类养殖业的现状鳄俗称鳄鱼,在分类学上属爬行纲鳄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世界现存鳄类共有3科8属23种。我国历史上曾经有湾鳄和马来鳄的分布,现仅存中国特有种扬子鳄,其野生种已成为世界受威胁最严重的鳄类之一。大多数鳄类分布在非洲、美洲、亚洲南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我国的扬子鳄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鳄分布于温带。目前,所有鳄类物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或Ⅱ,在我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1.
美国濒危物种法栖息地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要栖息地制度是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1973年《濒危物种法》特别强调了栖息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但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野生荞麦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致使野生荞麦分布区域萎缩,种群和植株数量减少,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危险。本文在对野生荞麦资源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四川野生荞麦的资源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目前状况、濒危原因等,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贵水韭隶属水韭科唯一现存的孑遗属,中国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仅分布于云南寻甸、昆明近郊及贵州省平坝。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分布于云南省的几个野生种群已消失,贵州省平坝县东郊城关林场的砂石冲可能是我国唯一仅存的云贵水韭野生种群分布点。此次在红枫湖调查所发现的云贵水韭新种群,属在贵州分布的新纪录,对云贵水韭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P物质在初孵扬子鳄脑垂体的分布特点.P物质阳性细胞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内侧腺垂体部,阳性纤维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外侧的神经部.结果表明P物质可能对垂体内分泌细胞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杨 《大自然》2010,(2):56-57
在全球23种鳄中,扬子鳄是日前仅存的两种淡水鳄之一,体长约1.5-2米。扬子鳄曾与恐龙共同生活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灭绝后,作为恐龙家族一个分支的扬子鳄却奇迹般地一直繁衍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陕西秦岭地区兽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山地是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有兽类7目28科82属125种,占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85.0%.兽类区系组成十分复杂:北方分布型有57种,南方分布型有68种,特有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CITES附录的物种有5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43.2%.这些珍稀、特有动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15个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众多物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变化和人猎杀等.  相似文献   

17.
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是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鳄类中的“临危种”.1973年联合国把它列为世界保护和禁运动物. 扬子鳄分布的面积越来越小,目前仅生活在安徽、浙江、江苏三省交界的部分水域地区.为了挽救这种动物,浙江省建立了两个扬子鳄保护饲养基地:一个在吉安县灵峰寺,一个在长兴县管埭公社尹家大队.这一带河流纵横交错,大小鱼塘星  相似文献   

18.
黄缘闭壳龟是一种古老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黄缘闭壳龟这一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的野生种质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通过总结黄缘闭壳龟形态学及种群分类学的相关研究,概述了黄缘闭壳龟的最佳生存条件、不同种群的主要特征以及群体间的分类方法.该研究为黄缘闭壳龟濒危的种质资源保护、栖息地重建、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精确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大熊猫是全球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伞/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不仅能"伞护"同区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促进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还可进一步"伞护"生态系统,长期维持一个或几个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完整性。据2015年我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于6个山系30余个小种群,其中18个小种群的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只,大熊猫栖息地呈现碎片化与基因孤岛化趋势。2016年4月,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启动。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8年10月29日,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07,(1):16-56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濒危“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2006年7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