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心提示:到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是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来进行编码的.其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连续剧《对手》中,中国的密码专家们多次破译日本的军用密电。事实上,二次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密电码始终未被破译过,日本的空军密电码则比较简单,容易破译。  相似文献   

3.
向东 《科学大观园》2007,(22):49-50
1917年发生了"情报史上最伟大的密码破译事件"。1月17日,代号"40室"的英国海军情报破译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这份电报由德国外交部长亚瑟·齐默曼经由驻华盛顿大使转发驻墨西哥大使,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驻华盛顿大使贝伦朵尔夫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将电报用新  相似文献   

4.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24):50-52
在1941年到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和日军为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双方都绞尽脑汁想破译对方的通讯密码。最终还是美军棋高一招,出人意料地起用了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纳瓦霍人充当密码员,并用他们的语言编成密码,使美军在情报战中占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7,(5):7-8
包括破译尼安德特人DNA密码、对世界上不断萎缩的冰川的研究在内的多项成就跻进了本年度科学突破排行榜十甲。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显然最能打动《科学》杂志评委的心。《科学》是最为重要的美国科学杂志,赫赫有名的“庞加莱猜想”则被称之为数学界的一个百万美元挑战。  相似文献   

6.
密码,最重要的作用无疑是保护信息和资料的安全。因此,密码的安全性是专家们一直追求的主要目标。而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但这种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为此,一种真正无法破译的、最安全的密码应运而生了。它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量子密码”。密码术的发展史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将一条1厘米宽、20厘米左右长的羊皮带,以螺旋状绕在一根特定粗细的木棍上,然后将要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7.
古老奇特的香云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7,(12):24-25
香云纱身上有着现代技术难以破译的奇特密码。曾有日本的专家专门到顺德,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分析,希望解开香云纱的秘密,并将其改变为一种大工业批量生产的产品,结果却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8.
建华 《科学大观园》2006,(12):48-50
我们从远古走到今天,我们时时在回望中发问:“远古的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生存的环境原本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古蜀文明的“黑匣子”在哪里?有没有一把钥匙能打开祖先留给我们的诸多谜团?我们好奇地望着苍穹,渴望解释属于我们的谜团。  相似文献   

9.
在4月2日的文汇报上刊载遗传学家谈家槙先生写了“从‘生物密码’谈到遗传学中的百家争鸣”一文,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生物密码”的问题在最近的一些情况,他提到苏联科学家对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如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恩格尔加尔德院士说道:“生物学将成为一门精密科学……五十年后使能把生物密码—遗传物质化学密码——翻译出来。”物理学家达姆院士说道:“不久以后,生物学将要代替物理学担任自然科学中的主角”。接着作者问道?什么是精密科学?什么是生物密码?为什么当前各国科学界这样重视生物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他又说:这些问题也是有关我国生物学今后发展的途径,必须应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Marie Hicks.Programmed Inequality:How Britain Discarded Women Technologists and Lost Its Edge in Computing(hardcover).Cambridge,MA:MITPress,January 2017.342 Pages.ISBN:97802620355452012年,一部名为《布莱切利四人组》(The Bletchley Circle)的BBC英剧自开播之后就广受好评。剧中虚构了二战后4名英国女性的传奇经历,她们战时曾为英国政府破译密码,在信息技术和情报收集方面拥有超强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11,(20):51-51
16年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现一艘身份不明的沉船。考古学家们经过对所发现的证据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分析后揭开这个谜团。北卡罗来纳州文化资源部的官员们证实这艘1995年发现的沉船就是臭名昭著的18世纪海盗“黑胡子”的旗舰“安妮女王复仇”号。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那么,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认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徐福到过日本一说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徐福的船队无法战胜海洋上的狂风恶浪。近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当时造船技术和航线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对徐福登陆地点的考证,一个个谜团相继被揭开。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古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柱石之一。很多人认为,研究柏拉图的著作并不能仅从字面意义入手,柏拉图的真正思想都隐藏在书里,那些字里行间蕴藏着神秘的“柏拉图密码”。但是对于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密码,口水仗已打了千年。可就在不久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杰·肯尼迪博士宣称,他通过五年的潜心研究,已破解了柏拉图著作中的大部分密码。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科学与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叫作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从银河亮度的起伏到星系空间的物质分布、从分子的布朗运动到原子的蜕变过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到电话通讯理论、从谣言的传播到传染病的流行、从市场预测到密码破译,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几乎无所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5.
美国版“罗塞塔石碑”在先进的增强成像技术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字迹专家的帮助下,美国考古学家正逐步破译一块罕见石碑上神秘文字和图案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王青 《科学大观园》2006,(18):51-53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从人类到细菌,从蓝铃花到蓝鲸),都源自同一种实体,一种30亿年或40亿年前漂浮在“原始汤”周围的原胞。这种实体是什么样子呢?它又是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哪里呢?科学家正一步步为我们解开这些谜团。  相似文献   

17.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夜光云一直是天文科学家的关注焦点,它在空中发出明亮、蓝色的光线,成为一道不折不扣的美丽“风景线”。然而有关夜光云的形成与发展却仍是一个谜团。  相似文献   

18.
1912年4月15曰凌晨,“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中不幸撞到冰山,很快沉没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中,致使近2000名乘客和船员葬身鱼腹。这次沉船事件,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震惊了世界。然而90多年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焦点。许多探索者著书立说,试图揭开这一谜团,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至今无法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人们提起“旋涡”,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水里的旋涡,那都是江河流动的时候,因为地势等因素所形成的一个个围绕同一个圆心而飞速旋转的涡流。然而,在陆地上也存在着一个被人们称为“旋涡”的地方,这就是美国著名的“俄勒冈旋涡”,科学家们用了种种办法,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20.
雷特 《科学大观园》2013,(19):37-37
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近期科学家们在2013年坠落于美国加州的陨石碎屑中,意外发现此前未曾预料到的有机分子物质。被发现存在有机物质的陨石碎屑来自一颗被称作“萨特磨坊”的陨石,2012年4月,这颗陨星划过加州,照亮了夜空。此次陨星坠落事件中收集到的陨石碎屑或将帮助研究人员揭开有关地球最初生命起源的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