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本提出的以吸收式致冷机替代传统的冷却系统,利用电子管的热耗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动力源来驱动制冷机,将热能转为冷量,该系统既保证电子管在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又可获得冷量业调节室内温度和冷却电子设备中其它发热元,器件,试验表明:电子管与制冷机系统可在相切配的条件下工作,热利用论可达40%。该系统是待发展的大功率电子管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2.
耦合吸附吸收制冷系统的实现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吸附制冷系统采用单组分工质作为吸附质导致系统的压力偏高或偏低,且吸附、吸收式制冷效率较低的状况,根据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耦合吸附吸收制冷的新技术;同时分别采用13X分子筛、氯化钙和硅胶作为吸附剂,双组分工质氨一水为制冷工质,在不同脱附温度和氨水含量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单组分工质一水比较,系统性能系数可提高2倍以上;由于将脱附蒸汽的冷凝过程设计成吸收过程,因而使系统在常压下运行成为可能.该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制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各种常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冷源的中央空调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余热、废热、电厂、工业锅炉作热源等方面对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电动力制冷机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指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有热源或余热的电厂和工矿企业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元函数坐标轮换法对双效吸收式制冷机进行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列举了溶液并流方式的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优化计算实例.本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吸收式制冷机,为结构和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及其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晟 《甘肃科技》2003,19(9):28-28,34
分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以及同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的能耗对比,提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虽然节电,但不节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导出在另一种导热规律qΔ1T下,一类吸收式制冷机最佳传热面积与有关参数间关系以及最佳传热面积比.并根据此结果对吸收式制冷机的一些优化性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平  姜任秋 《应用科技》2005,32(12):63-6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节能型制冷机.针对蒸汽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船舶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编写了制冷机的设计计算程序和变工况的仿真计算程序,主要研究设计参数对流体流量和传热面积的影响及外界参数对制冷量与热力系数影响的变化规律.其结果与理论分析能较好地吻合,对溴冷机的设计及操作运行、控制调节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能耗问题,选取了一些典型机型同电动式制冷机组进行比较,对两种冷水机组的二次能耗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能耗是电动式制冷机组能耗的2—3倍,从而得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节电不节能的产品,在当前情况下,应适度控制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制冷机扰动工况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扰动工况下的工作特点,建立了各个部件及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编制了通用仿真软件。利用仿真软件研究了制冷机在扰动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得出了为保持稳定的冷媒水出口温度,燃料输入量随着冷却水及冷媒水进口温度而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新型服务器散热的冷却装置,以一台服务器CPU及机箱为研究对象,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通过比较空气冷却与液体蒸发冷却的模拟散热效果,分析施行强制对流协同冷板蒸发冷却方案的可行性.实验验证了模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强制对流蒸发冷却对服务器CPU及机箱散热效果明显,120 W高功耗下CPU的工作温度仍较为稳定,且机箱内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该方式不仅有利于单台服务器机箱的散热,并且在小型服务器工作站能耗分析中,相对风冷散热其空调机房能耗要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连续墙内埋管的结构形式和传热特点,建立开挖面以上和开挖面以下两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并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其解析解.该模型能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内热源、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及周围土体内的温度场分析,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形式、埋管间距以及间歇运行时间等参数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间接空冷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型火力发电冷却技术、是我国西北等缺水地区新建采用的主要电厂冷却系统形式之一.间接空冷系统在环境风特别是高温大风条件下的散热能力及变化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一个2×1 000MW大型电厂间接空冷系统实例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空冷塔及周围速度场温度等流场细节的分析,从经济型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散热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风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散热能力较好,背压波动幅度很小;大风条件下散热能力迅速恶化,高温大风条件下机组难以满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液体除湿制冷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想 .其最大特点是利用吸湿剂溶液代替冷冻水处理空气 ,取消了制冷装置 ,因而可在较低的集热温度下运行 ,其辅助加热方式可使系统在使用辅助热源时高效率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s have the advan- tages of environment benign, zero ozone depletion po- tential (ODP) as well as zero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due to the use of natural refrigerants such as ammonia, water, methanol, etc. Adsorption re…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以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内燃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换热器组件等模型,分析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在不同烟气与缸套水热源驱动下的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COP)特性,内燃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系统的综合供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CHP采用单一热源制冷时,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烟气作为驱动热源可获得较高的COP,而以缸套水作为驱动热源时COP较低;在同时具备冷热负荷情况下,高温烟气更适合作为制冷热源,而高温缸套水更适合充当制热热源;采用双热源驱动制冷与单一热源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内燃机75%负荷率、WY1工况下,COP与综合能源效率达到最大值1.28与92.0%;而在50%负荷率时采用缸套水作为单一热源驱动制冷机时,COP与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74与76.1%.模型分析得出的CCHP系统综合供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指导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向高功率和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的改进,热产生问题日益突出,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IGBT芯片是产生热量的核心功能器件,但热量的积累会严重影响器件的工作性能。因此,对IGBT模块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检测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综述了IGBT模块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散热相关技术,主要介绍了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的方法、以及IGBT功率模块的热阻网络系统和散热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减小热阻来增强散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场协同原理强化管外降膜吸收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于场协同原理设计的两种强化传热管型进行了LiBr降膜吸收水蒸气过程的传热实验研究,并与光滑铜管作比较,考查该传热管型在吸收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实验测量参数包括;溶液进出口温度、浓度,流量,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流量等.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强化传热管型在低雷诺数时对LiBr降膜吸收传热的强化比分别为20%和50%,而且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利用场协同理论和降液膜流动的波动特性分析了强化降膜吸收过程传热特性的物理机制,发现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及降液膜厚度形成的阻力对对流换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有限低温热源三热源制冷机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类低温热源有限的不可逆三热源制冷机模型,探讨有限热源,传热及工质内部不可逆性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导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以及火用损率与制冷系数和制冷率间的优化关系.由此讨论了制冷机的各种优化性能,所得结论可为三热源制冷设备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A hybrid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a 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PAFC),a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and a refrigeration-space is proposed.The four-heat-source absorption refrigerator,which is driven by the waste heat produced from PAFC,provides cooling for a refrigeration-space.A numerical model is set up to analyze both the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d transient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thermodynamic irreversibilities.Expressions of the equivalent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y of the hybrid system are determined.Moreover,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cold-space temperature is performed and the time to reach a prescribed cold-space temperature is displayed.Thus,the operation regions of the current are optimiz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that in an appropriate current range,the overall power output and efficiencies of the hybrid system are enh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