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权欲、情欲和仇恨三种欲望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毁灭,是他表现的主题之一。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主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把握莎士比亚悲剧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
"窗"在《雷雨》中反复出现,共计80次。大体说,《雷雨》共有三扇窗。一扇是禁忌之窗,即周公馆的那扇窗;一扇是情欲之窗,即鲁贵家四凤的那扇窗;还有一扇隐藏在文本的叙述里,即周家在无锡时的那扇窗,暗含了侍萍对自由的渴望。但在"雷雨"这一共同的外部环境下,三扇窗之间有了内在的联系,共同成为一扇命运之窗。这扇窗意味着毁灭与死亡。  相似文献   

3.
《红字》中,海丝特·白兰追求人间美好生活,逐渐成长为一个觉醒的新女性。亚瑟·狄姆斯黛尔只承认彼岸世界的天堂幸福,是一个深受禁欲主义毒害的牧师。在十七世纪神权统治的特定背景下,他们各自以人性或以神性为出发点,围绕爱情与情欲、真诚与虚伪、期待与背叛、新生与毁灭诸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人性与神性水火不相容;他们之间的恋情必然以悲剧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雷雨》是一部反映旧中国封建大家庭的悲剧,剧中刻画得最栩栩如生的人物当属繁漪,她与传统的悲剧人物式主人公最为接近。本文从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性格因素浅析繁漪这个令人关注的人物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5.
谭淑红 《科技信息》2008,(5):197-197
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是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并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文章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学界对作品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对"美国梦"的追求与批判等方面。实际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隐含着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与时间的对抗。盖茨比在发财后既想重温与昔日恋人的旧梦,实现过去的梦想和抱负;同时又在极力掩盖卑微的出身和不光彩的发家史。这种矛盾的态度最终导致了盖茨比的个人悲剧。通过对盖茨比与时间对抗的悲剧描写,读者从中感到巨大的震撼力量,这是西方文学关于"时间"与"毁灭"母题的再次抒写,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经典所在。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从美学的角度看,都堪称悲剧艺术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悲剧美学价值,鲁迅是我国现代悲剧大师。1925年,鲁迅在《再论雪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著名的悲剧定义。指出了悲剧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鲁迅认为社会历史进程中,新与旧的社会矛盾冲突导致悲剧性矛盾,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的对立和斗争,构成悲剧艺术的客观基础、鲁迅的悲剧定义,与马克思主义悲剧现有共同之处,由于鲁迅能从社会两种力量,两种价值的冲突中去认识悲剧,因此…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9.
"人与上帝的关系"是贯穿奥尼尔悲剧创作的主题。这里的"上帝"一词,是指影响或控制人们生活的终极力量,是生活背后那股强劲而又无形的神秘之力。在奥尼尔看来,人的本能情欲、机器、物质、金钱以及盛行于美国的清教主义,作为与人对立的强大异己力量,已成为统治现代人的新的上帝。奥尼尔对这一悲剧主题的深刻剖析,表现了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作家对现代人类困境的深切忧虑与关注。  相似文献   

10.
悲剧小说是鲁迅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 ,不是指社会生活中那些痛苦和不幸事件及其对这类事件的主观体验 ,也不是指戏剧艺术中的一种形式 ,它指的是一种美的特殊的现象形态。凡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所体现人物与事件的崇高性质 ,具有肃穆、壮烈和悲愤的情调 ,又大都以正面人物的不幸为结局的那些审美对象 ,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悲剧。悲剧是美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在作品中 ,鲁迅把人生最崇高和壮美的因素集中起来 ,反映在不幸的人生形式之中。他认为 :“悲剧将人生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这是对悲剧内涵的精确概括 ,…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出为天下女儿们悲歌哭泣的大悲剧。这些在封建社会末世中最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子,让人共掬一把悲悼怜悯之泪。她们的爱情婚姻、人生道路、性格命运的悲剧结局充分展示了人间美好事物与美好感情的惨遭毁灭。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总结和概括了三种悲剧冲突类型,但他提倡悲剧表现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而冲突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悲剧人物作为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是一种灾难和痛苦,却仍是一种“调和”或“水恒正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繁漪——《雷雨》中一个独特的悲剧灵魂,对于繁漪,情与爱使得她成为悲剧的主角。情爱对于繁漪是圣洁的,但是它却遭到了背叛,因为背叛而享受狂欢的快感,可是梦终究还是会因"黎明"的到来而苏醒。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宗教和文学恐怕是历史上最能潜移默化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记得叔本华曾经说过:诗是文学的灵魂,而悲剧又是‘最高的诗’。诚然,悲剧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伟大的悲剧就称不上悲。鲁讯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同样一提起宗教,人们就往往会想起西天的伟,天上的神,然而宗教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提起家教,我们也会自然想起寺庙的烟,教堂的顶,然而宗教就在人们心中,作为历时最为久…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对人性有着特殊的把握和认定:她的凡俗人性观、创作观在她的文学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物质性鲜明地显示出她从日常生活出发看问题的立场和反映现代市民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她认为人的悲剧根源于人与生俱来的情欲,情欲与人相伴始终,因而人的悲剧是永恒的。意识到人生的不如意,而仍然肯定、依恋、执着于这份人世情,充分体现了张爱玲对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于连的身份处境使其具有强烈的身份焦虑,他奋斗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朴素的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为了成功地实现阶层晋升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戴上了人格面具,一度变成了忠心为权力阶层效劳的一分子。不管是在市长家里,还是在神学院和侯爵府,他都一方面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竭力训练自己的上层人品质,试图成为进入社会主流正项的中间人。但是,作为竭尽全力向主流靠拢的中项,尽管于连尽职尽责,才华出众,但他并没有被接纳,反而被以卑鄙的手段毁灭。于是,于连走向彻底的异项和反主流,坚决反抗。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他以个人的崩溃预见了社会的崩溃。  相似文献   

17.
一般地说,悲剧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它要唤起人们的“悲悯与畏惧之情”和对高尚精神的崇敬。它所表现的总是代表真、善、美的社会力量的不幸,“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古希腊悲剧则往往是命运悲剧。第一个崛起在古希腊戏剧史上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与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同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他出身于奴隶主贵族,传说一生创作过90部悲剧和笑剧,其中传世的有7部,在戏剧比赛中获奖13次。他的代表作《被  相似文献   

18.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本文试图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玛丽悲剧形成的原因:家庭伦理意识的缺失;个人婚恋观的迷失;婚姻伦理道德的丧失。玛丽童年的不幸家庭生活给她带来的阴影使她不能与男性建立正常的关系,迷失了个人的婚恋观,进而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最终使她走向了毁灭。  相似文献   

19.
泰州儒学强调以人为本。古代的泰州学者们十分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强调尊身、保身。他们还从人性层面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层面对其身本思想进行阐述与论证。泰州儒学肯定人的情欲,但同时也主张节制不合理的情欲,尤其反对恶欲。泰州儒学还倡导公欲,主张义利统一,要求人们处理好义利关系,坚持义利统一,做到"知本""知止"。  相似文献   

20.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三国演义》一方面赋予刘备集团以最美好的性质,同时又将其置于失败的境地,进而使人们在同情和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品尝到悲剧的韵味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