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瑰丽的人文景观,是国内外广大旅游爱好者向往和仰慕的地方,但长期以来,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却又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同类地区.文章在对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南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海南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布局及其发展重点,主张对该区旅游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发展珊瑚礁旅游,积极开发、推广生态旅游业,完善服务设施,搞好旅游区环境保护,力求为海南西部地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山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占重要的地位。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然而其拥有的旅游资源与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不相称。本文简要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该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12省、区、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是我国旅游资源战略后备基地西部各省、区、市应抓紧我国21世纪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放到重要位置,在开发中,开发与保护应同时并举,注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鼎新  杨光 《甘肃科技》2003,19(12):1-3
旅游业作为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倍受人们的关注,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旅游业应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西部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是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日益成为第三产业最具有发展活力的行业。它不仅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最有效地安置剩余劳动力;而且也是一种集成性产业,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带动人、物、运输、信息、资金的流动与经济繁荣。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垄断性。西部地区要立足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新疆国际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WTO的机遇与挑战,章在分析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资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了新疆国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定位了国际旅游在新疆旅游业乃至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疆以特种旅游资源、旅游整合优势等开发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崛起的支柱产业.但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大跨越和西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的青睐。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势头的推动下,拥有富饶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四川巴中,完全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内、外在条件。但巴中旅游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从战略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巴中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是该地区经济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提出建立旅游经济强省的背景下,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建设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1)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点轴开发战略,构建珠江源头地区旅游圈;(2)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其它旅游业为辅的发展格局;(3)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健全旅游资源深开发机制;(4)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和化投入;(5)培育特色旅游基地,加强区域内外合作,确保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6)把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西部开发的支柱产业,在分析西部旅游业“丰、大、远、贫”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发展中西部旅游业要继续采用“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经验,通过开展主题促销,以创新精神,结合西部的资源条件,开发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文化遗产考察和修学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探险旅游、会议旅游等项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陕西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从陕西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实际现状出出发,结合省情和所处区位环境,对今后全省旅游业的基本模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以进一步推动陕西省旅游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陕西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从陕西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结合省情和所处区位环境,对今后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以进一步推动陕西省旅游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旅游业在西部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配套、营销策略不佳、旅游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民族旅游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伊犁地区位于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富有开发价值。本文在分析研究旅游资源现状空间分布、分类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探讨本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进而对本区旅游资源作出评价,并指出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而后,依据区内的自然、经济、人文景观特色,划分出5个旅游景观区,无疑对发展地区旅游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旅游环境资源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体育旅游所赋存的地理、自然、人文等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原生多样,聚居民族、历史文化和遗留风情习俗呈现多元化;2)西部体育旅游业已粗具规模,已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显得较为零散,尚未形成气候.并提出了发展西部体育旅游业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旅游发展效率、旅游环境质量、旅游交通基础和旅游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值法、莫兰指数和障碍度诊断分析法,分别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具体障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逐年提升,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优于西北地区且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性,具体的障碍因素为旅游从业人员数、旅游劳动生产率、航空客运能力、铁路客运能力和公路客运能力.最后根据障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珠江源头地区作为我省经济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业却长期滞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如何加速珠江源头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通过竞争优势分析,对旅游生产要素进行深度开发,强化旅游创新,从而增强珠江源头地区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洞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山区是以贵州省为中心,包括滇、川、湘、桂四省区,而贵州是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形成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洞穴资源,针对贵州目前的经济水平、旅游现状以及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系统和科学的开发贵州潜在和特征性的洞穴控险、相关科技考察、教学和喀斯特地貌旅游将使贵州的旅游业找到了一个新的启动点并发挥出巨大资源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现状,提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为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及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