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 《科技知识动漫》2009,(17):134-135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我们的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于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教育的基础,那么如何教好数学就成了我们每位老师的一块心病,数学本身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我们应该把它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4.
钱彩多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25-25,30
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留意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数学知识与才能的获得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化抽象的数学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种活动,数学学习就是数学知识与人之间的能动交流,数学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把数学知识和学生激活,从而实现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创造性地发展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马娟 《科技资讯》2009,(4):213-213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探索把游戏引入课堂、把新课引入与生活紧密相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又把生活融于数学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灵魂与本质所在,其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最为突出,比任何科学都更加凸显。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可指导学生解题练习。教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指导基础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这样学习会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美,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智力,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学习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曹艳 《科技资讯》2007,(7):223-224
在数学的教学中,有效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新课探究。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承上启下,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类比,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方法;利用活动、创设情境问题,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从生活中提取问题元素,创设问题情境。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体会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我们的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于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躁乏味的数学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实际操作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让学生动手操作,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信息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体化,才能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更简单化,才能在学习上减少一些坡度,化难为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程光政 《奇闻怪事》2011,(4):29-29,12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联系生活讲数学,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6.
林建红 《海峡科学》2009,(9):90-90,92
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教科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该文从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课堂、用生活原型注入数学课堂、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施永辉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83-83,85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留意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再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为了能给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开放课堂,还数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