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证实,虎皮鹦鹉能配合外部节奏啄击物体. 除人类以外,能配合外部节奏做出动作的动物很少见.上述发现有可能帮助人类探索与节奏有关的神经构造及其作用,以及大脑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些鹦鹉和八哥之所以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鸣管构造与人的声带构造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
养乌是我几十年来的爱好,我七八岁开始养麻雀,而后又养过画眉、百灵、芙蓉、虎皮鹦鹉等等。说来也奇怪,上了年纪之后反而最痴迷麻雀,或许是因为儿时的情节,或许是因为我喜欢挑战养乌的真正难度。现在我家里大大小小三四个鸟笼里养的都是麻雀,老麻雀生蛋孵出小麻雀,一代代繁衍不息。我在此介绍一些自己养麻雀的趣事、心得,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鹦鹉很善于模仿人类说话。因此,从古时候起,人们就把马上和别人说同样的话这一行为叫做“鹦鹉学舌”。 不过,鹦鹉只能模仿很短的一句话,而另外一种叫做阿苏儿的小鸟却能模仿很长的一句话。此外,乌鸦、白头翁等鸟类也有模仿短话的本领。还有一种叫做伯劳的野鸟,它能把其他小鸟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些善于模仿发音的鸟,大脑中枢特别发达。它们把耳朵听到的声音利用耳神经传达给大脑中枢,再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21,66(25):3241-3250
虎皮楠生物碱自从1909年被首次分离报道至今,已有300多个已知家族成员.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以及复杂多变的多环骨架结构,其独特的氮杂笼状稠环结构以及骨架中包含季碳中心的多个手性中心使得其合成极具挑战性.在虎皮楠生物碱的众多家族中,含有20多个成员的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是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之一,而himalensine A则是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的代表性成员之一.该分子被岳建民课题组分离报道以来受到了众多合成化学家的关注,迄今已有多篇合成研究与全合成工作报道.本文主要介绍关于calyciphylline A-型虎皮楠生物碱himalensine A近期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这些工作为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并展示了许多开拓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郑国章 《科学通报》1965,10(8):729-729
在我们以前发表的工作中,证明了在不同种鸟的肺动脉主分枝部以及在肺动脉基部的壁内有包囊感受器存在。然而,压力感受器是否还存在于鸟类肺动脉的其他一些部位,以及它们是否延伸至动脉壁的内层,还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合技术的需要,我们选择体型较小的鸟(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作为研究材料。摘取带有整个肺动脉系和部分心脏,肺和气管的组织块,立刻放入酸酒精中固定,然后按Cajal-Fawor-sky氏法用硝酸银液浸染,切成10微米厚的连续制片。在这些制片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的整个行程  相似文献   

7.
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吗?能。"鹦鹉学舌"是人所共知的,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就驯养了一只"鹦鹉语言专家"。这只绝顶聪明的鹦鹉会用汉语说"热烈欢迎",用英语说"该死",用阿拉伯语说"真主保佑",并能  相似文献   

8.
从内陆炎热的沙漠到盛产树胶的林区,再到白雪皑皑的山巅,我们的脚步不可谓不遥远,但这次考察的收获也同样令人满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鹦鹉最多的地方,这些鹦鹉各具特性,在一只雌性折衷鹦鹉的后宫里,我们在其佳丽三千中亲眼目睹了它的7个男妃的风采。粉红凤头鹦鹉、王鹦鹉、无花果鹦鹉、淡水玫瑰鹦鹉、虹彩吸蜜鹦鹉,它们汇聚在这个独特的大观园中,华羽闪耀,流光溢彩,倏然飞掠中,的确堪称怡红快绿……  相似文献   

9.
说到鹦鹉,人们立刻就会想起养在笼中或鸟架上、能学着人说话的那种乖乖鸟。其实,真正的鹦鹉并不是为取悦于人而生的。它们搏击长空、穿梭丛林,以华丽的身姿在广阔的自然天地里刻画出精彩纷呈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聪明的鸟类     
众所周知,鸟类是爬行动物的直系近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我们对身边的这些朋友有多了解呢?它们是否也会像爬行动物那样愚笨呢?在过去,人们总认为鹦鹉学舌是一种模仿行为,科学家们通过试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名科学家和一只鹦鹉参与了这项试验。试验开始时,科学家甲向科学家乙提出各种问题,如果答对则有食物奖励,否则就会被责骂。鹦鹉很快就参加进来,并很快学会比"竞争者"更快说出应说的单词。通过这项试验,鹦鹉也学会了100个单词。不久,它  相似文献   

11.
正新西兰独有的极度濒危鸟类——鸮(音xiāo)鹦鹉,是世界上最肥(最重)的鹦鹉,并且由于它们的体重问题,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没错,作为生活在丛林中的鸟类,它们居然不会飞!可谓是全世界最不像鹦鹉的鹦鹉了。鸮鹦鹉长着亮绿色羽毛,生活在新西兰几个无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的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向观众们展示了巴西的城市——里约热内卢的美丽、多彩与热情。小蓝金刚鹦鹉布鲁和它的伙伴们:红冠蜡嘴鹀佩德罗、金丝雀尼科、巨嘴鸟拉斐尔在里约的狂欢节中跳着欢快的桑巴,逃避大反派葵花凤头鹦鹉奈杰的追捕。美丽羽毛,生命代价影片中的小蓝金刚鹦鹉,又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最早于1638年在巴西被欧洲的博物学家描述,1832年的时候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小蓝金刚鹦鹉比常见红绿金刚鹦鹉和黄蓝金刚鹦鹉小,体长约50cm。它们原先主要生活在巴西东北部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研究睡眠,1972年2月13日,米歇尔·西佛伊(Michel Siffre)爬进位于德克萨斯州西南部的一个洞穴,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暗无天日穴居时光。西佛伊是一名法国科学家,同时也是生物钟学研究的先锋,这是关于生物节奏的一项研究。在这些生物节奏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生理节奏,它控制着人类的睡眠周期。西佛伊的使命就是探寻生理节奏是如何起作用的。在最好的情况下,西佛伊的穴居生活仍是一种斯巴达式的生活。他住在木制基础平台上搭建的帐  相似文献   

14.
葵花鹦鹉     
葵花鹦鹉是一种攀禽,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的北部、东部岛屿等地。因为葵花鹦鹉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可呈扇状竖起来,像盛开的葵花,故名“葵花鹦鹉”。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的语言是怎样起源的?悦耳动听的鸟语或许为科学家提供了线索,有助于他们破解这个有关生命进化的最大奥秘之一。在大自然中,只有六类物种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复杂的发声能力,这就是:鸣禽、蜂雀、鹦鹉、鲸类动物、蝙蝠和人类。其中,人类的语言能力比其他所有动物——包括人类近亲的一些灵长类动物——都先进得多。不过,研究认为,孟加拉雀也具有非凡的"语言"能力,它们的鸣唱拥有一些简单的句法结构,它们能够创造性地将一些音调进行变化组合,形成复杂的曲调,  相似文献   

16.
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家凯瑟林从一本科普杂志上读到一位博物馆馆长所写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死掉的鹦鹉在荧光灯下会发光,凯瑟林开始对鸟类羽毛的颜色发生了兴趣。 凯瑟林来到悉尼和墨尔本的博物馆,用死鹦鹉来研究鸟类羽毛。她将超过600只分属于60多个不同种类的死鹦鹉放在黑暗的房间中,用紫外光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即使是一个乐盲,在听到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时,也一定能感受到乐曲所蕴含的一种洋溢着欢腾喜悦的情感。我们听爵士、蓝调、古典、流行和各种各样的音乐,不同的音乐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但为什么我们懂得欣赏音乐?人类的大脑如何把复杂的节奏、旋律、音质和音调拼凑成一个美妙的整体呢?有许多研究人类神经学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使军队装备日益完善,然而在战争中,某些动物所起的作用有时可使一些武器装备望尘莫及,常给变幻莫测的战争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鹦鹉的听觉十分灵敏,经过严格训练,能及时报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尚未发明,德军经常空袭法军,使法军损失严重。后来,法军把训练过的鹦鹉放在埃菲尔铁塔上,用来报告德军飞机空袭的消息。当德军飞机从远处起飞,人们还未察觉时,鹦鹉就已敏锐地听到低微的马达声,立即飞回法军指挥部报告,使法国人民及时躲避空袭。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6,(3):6-7
澳大利亚的折衷鹦鹉真是一种奇异的鸟儿——雄鸟的羽色是端庄、朴实的适度绿色, 而雌鸟的羽色却为华丽、抢眼的蓝色和红色。也许你会问:这有什么奇怪呢?其实,和人类的  相似文献   

20.
@@@@一只鹦鹉的寿命有多长?鸟类学家给出的答案是30~50年,87岁的英国鹦鹉“帕秋”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长寿的鹦鹉。帕秋先后数度易主,它很可能是世界上见证过最多悲欢离合的鹦鹉。它的最后一位主人丽贝卡怀着无限感伤地回忆了帕秋充满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